|
|
罗田县粮食局副局长李先明先进事迹 |
|
一位老粮食的炽烈情怀 李先明,1959年出生,其父为建国初参加粮食工作的基层干部。作为一名“粮二代”,李先明除开参军的三年外,都一直在粮食部门工作,先后担任粮站保管员、站长、基层企业副经理、经理,从1999年3月起至今担任罗田县粮食局副局长。多年来,他饱含对粮食工作的深厚感情,脚踏实地,扎实苦干,在漫长的事业之路上留下了一条闪光的轨迹。 ──热爱事业,忠诚奉献,相伴成长。李先明同志既是一名“粮二代”,又是一位“老粮食”。从小时候在粮站玩耍,到中学毕业后在县粮油加工厂做工,直到参军复员回乡后被安排到粮站工作,他的工作生涯都是与粮食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多年来,他对粮食工作饱含深情,一直忠诚地奉献。在基层粮站工作时,他就是一位好保管员,好站长,并光荣地入党,他的事迹还被一名同事以《我的站长》为题,发表在省粮食局主编的《理想之光》征文集。在担任企业副经理期间,他凭着对粮食工作的深厚感情和在部队锻炼形成的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把分管的企业工作抓得有声有色,备受上级领导的关注。 ──创新工作,实干兴企,业绩斐然。1995年到1998年,他先后在匡河、凤山两个粮油公司担任经理。针对企业所处地域环境、粮源条件和自身资源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粮油加工兑换为主的多种经营,办起了小面粉厂、面条厂、小酒厂,盘活了已经瘫痪的大米加工厂,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开展外购外销经营,筹措新办了一个绿豆粉皮加工厂,安置了富余人员,调动了粮食职工的积极性,拓宽了企业的创收门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期间,该公司连续被评为全县粮食系统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被省粮食局、省人事局评为全省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1999年,他担任县粮食局副局长兼任县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针对粮库刚刚扩建,工程任务重和局机关分流到粮库人员多的实际情况,他一手抓好县局分流到粮库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一手抓好企业经营管理和配套工程建设,使粮库面貌焕然一新,为粮库适应新形势不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克难致胜。在2002到2004年粮食企业改革潮流中,作为局党委一名成员和副局长,他组织干部职工积极推进改革,先后带头完成了白庙河粮油工贸经理部的改制试点任务;排除各种干扰,实现了县油厂破产顺利完成和职工安置到位;组织了全县粮食收储企业全员置换身份的改革工作,完成了职工择优返聘和企业机制重建;2008年,又主动领头开展收储企业改革和化解老债工作,以极小的代价消化了拖欠农发行的1100余万元贷款债务,完成了全县粮食收储企业撤并和新的国有独资公司重建,使罗田国有粮食企业在做大做强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推动工作。作为分管购销工作的副局长,他善于根据不同时期的政策要求和市场形势特点,组织企业认真执行政策,开展市场经营,全县不仅年年圆满完成粮油购销计划任务,而且较好地完成了一些突击性工作。如2002年下半年,在粮食销售市场极为疲软情况下,他组织企业积极争取大米加工出口计划,并按时完成任务;2003年又组织企业全面完成陈化粮销售工作;2004年在收储企业改革后新机制初建、老粮卖空、粮油购销缺乏政策支持的困难条件下,他亲自外出寻找粮食销路,组织企业开展粮食市场经营,短短几个月就购销粮食3000多万公斤。2005、2006年组织企业开展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使全县粮食收购和储存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又先后组织了大规模粮食跨省移库和最低收购价粮食拍卖出库,全县调出粮食数千万公斤而没出一点差错,赢得了上级主管领导和调入方的好评。在分管局机关工作期间,他牵头负责机关基建工作,在顺利完成老住户拆迁、闲置土地出让和供水供电管网改造基础上,还新建了办公楼,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此外,他分管仓储工作以来,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历年清仓查库工作任务,而且实现了粮食仓库和储粮连续多年安全无事故,粮食帐帐、帐卡、帐实相符;他所分管的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一直在省市榜上有名,2007年至2009年连续3年被省粮食局评为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先进单位。2009年,他又针对县内粮食仓库极为破旧、收储有效仓容严重不足的问题,牵头组织5万吨仓容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经过努力,2010年得到国家的正式批复。 ──坚持原则,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在漫长的工作历程中,李先明同志经历了从一名普通保管员到政府部门领导成员的角色变换,经手过难以计数的粮食买卖交易和审批签字手续,却始终做到手脚干净,一尘不染,在全县粮食系统树立了廉洁清正的良好形象。多年来,他外出办事不住高级宾馆,吃饭专找便宜小店,谢绝客户安排的游览娱乐,更不接收各种来意的好处费。担任县局副局长后,虽然分管令人艳羡的审批调控权,经常要与一些经营客户打交道,但不管是客户求,还是企业经理找,他都是按党委集体决定和原则办事,从不违反原则乱审批、乱签字,更不接受任何礼物和“红包”。担任县局副局长十余年来,他没有到企业报销过任何的私人费用,一家6口人有5人在粮食企业改革中买断工龄,其中4人还外出打工,他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照顾安排和经济上帮助的要求。 ──忘我工作,吃苦耐劳,竭诚奉献。作为经历过部队锻炼的退伍军人,李先明同志养成了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和务实苦干的工作作风,特别是担任副局长后,作为分管工作最多的一位班子成员,李先明同志工作更忙。多年以来,他都是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上,即使是双休和节假日,他都很少休息,被人们戏称为粮食部门的拼命三郎。从2003年起,李先明同志患上了痛风病。为了坚持工作,他经常不得不大剂量服用副作用极大的“秋水仙碱”。一次他跛着痛脚下乡检查,回到家脚肿得不能脱下靴子,最后还是用剪刀剪掉靴子才让他的脚得到解放。近年他又患了荨麻疹,由于过敏源太多,有时外出跟别人一起吃饭,他都不敢吃菜,只勉强吃一点白饭,但还是带着满身的丘疹忍着奇痒工作。2009年7月,正是酷暑难当的夏季,他的荨麻疹正发作,但他作为申报储备库建设项目的负责人,仍然带病跑省城报项目。在省粮院帮他搞好项目的工程设计报告书后,学院领导看到陪着他们一天一夜的李先明同志身上遍布包包鼓鼓的红丘疹时,被深深地感动,结果原说要3万元的制作费最后一分也没收。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