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宏伟粮库先进事迹



勇于创新 争做一流

  辽阳市宏伟粮库原名为辽阳市辽化粮谷加工厂,建于1976年,是一家具备购、销、加、储多种功能的综合型国有粮库。占地面积75,000平方米,与沈大高速、本辽高速距离均不超过10公里,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目前拥有固定资产4,000万元,年经营量达18万吨以上,产销率达到100%,销售收入1.8亿元以上。企业现有职工111名,其中技术人员60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14名,专职保管员6名,专职检化人员14名。

  1998年,辽阳市宏伟粮库顺应国家粮改政策,将原来的企业一分为二。经过主辅分离后的宏伟粮库流动资金都是用商品顶过来的,帐面价格每吨高出市场300多元,光这快潜亏因素就有近500万元,设备落后陈旧,产品市场几乎萎缩殆尽,附属设施一无所有,债务缠身;享受不到任何国家政策,人员包袱重,职工情绪低落等等。面对困境,企业选择了拼搏。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团结敬业、务实创新、勤俭高效,企业效益一年比一年提高,由过去的多亏变少亏,由少亏变微亏,又由微亏变不亏,由不亏变2009年不剔任何因素盈利32万元,职工收入翻了一番,年收入达到了20,000元以上,企业终于冲破重重难关,又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由于企业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连年被授予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辽阳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市级“一符四无”先进单位等殊荣。

  一、坚持理念创新,营造一种诚实守信、力求和谐的企业文化

  在市场经营中,企业以诚为本,坚持诚信经营,把诚信融入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赢得了客户,开拓了市场,创出了效益。

  第一,对老百姓讲诚信。这么多年来,宏伟粮库从没有跟农民耍过心眼。周边的农民,跑几十里路、跑上百里路,都愿意把粮食卖到宏伟粮库,舍近求远,图的就是服务好,一手粮一手钱。老百姓把宏伟粮库叫做“放心粮库”、“诚信粮库”、“满意粮库”,为此,粮库每年粮食收购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第二,对客户讲诚信。企业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对工作处处严要求、高标准,不欺、不瞒、不糊弄,注重粮食质量,讲究货真价实,重合同、守信用。高质量、好信誉为企业带来大市场,大米销售量由2000年以前的2,000吨发展到现在40,000吨的水平。

  二、坚持管理创新,打造一支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队伍

  宏伟粮库时刻不放松企业管理,紧紧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中心,在加强内部管理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在思想管理上,始终坚持组织每周三政治业务学习,大力倡导广大职工参加自学。近3年,先后有18名职工取得了初级以上职称,改善了职工知识结构,提高了职工自学积极性。

  在依法治企方面,要求职工学习法律知识,促进合法经营,同时引导教育职工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企业和自身的合法权益。近年没有发生违纪违法案件。

  在财务管理方面,切实从“管、防、堵”入手,对大宗物资采购、保管和使用,严格实行先计划,后审批再购置。严格资金控制,合理使用补贴,协调与农发行的关系,提高贷款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严格资金使用审批手续,杜绝不合理的开支。2007年开始,费用总额逐年下降,使更多的钱用在了发展生产上。

  在分配管理方面,企业考虑到经费实际,大力推行了以岗定酬的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以计件、绩效工资为主,岗位工资为附,效益工资为补的分配形式,彻底改变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落后观念,全库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坚持科技创新,努力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

  这些年,宏伟粮库投入2,000多万元的资金,对库内的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使企业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现在,企业的大米生产能力是400吨/日,全地区最大,产品一流;面粉生产线在国内也是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销售量最高达到了每年1.2万吨;该库还新增了近3万吨的库容,增加了仓储能力,达到了6.5万吨;各种输送设备一应俱全,最具代表性的三台叉车及两辆翻斗车,能节省二十名装卸工人,不仅大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还提高了作业质量。

  近年来,宏伟粮库不断加强储粮新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共试验完成了十余项科学储粮新技术,为实现仓储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近几年,粮库共投入200多万元对仓储设施进行了彻底维修。所有库房全部新上电子检温系统,随时监督粮情变化;所有库房全部铺设地上笼通风管道,可以进行低温保粮;所有库房门窗全部更换成密闭保温门窗;通过苦干实干,顺利争取到了国、省、地三级储备任务,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政策,严格执行各项仓储管理制度,努力实现仓储管理现代化,连年实现高标准“四无”粮库,企业每年经营18万多吨粮食,所储粮食全部采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微机检测等高新保粮技术,科保率达100%,正在努力向现代化管理企业迈进。

  业无止境,开拓创新是企业稳固发展的基础,争做一流是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辽阳市宏伟粮库将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动粮食流通体制和粮食企业改革,为国家粮食事业再立新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