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桃南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责任公司先进事迹



艰苦创业 敢立潮头
在发挥主渠道作用中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黑龙江省七台河桃南国家粮食储备库(以下简称桃南粮库)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日处理潮粮能力700吨,年经营量在20万吨以上,是集粮食购销、储存、运输、加工于一体的区域性粮食龙头企业。自2007年改制以来,该库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粮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粮食流通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区域龙头骨干作用突出

  桃南粮库通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已拥有中央储备资格仓容7.544万吨,代储中央储备粮计划规模8.72万吨,是七台河市区域内仓容规模最大,储备计划数量最多的企业。在高标准完成政策性粮食购销任务的同时,利用现有设施和市场资源,积极开展非政策商品粮经营,粮食收购量、库存量、经营量逐年上升,在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中主渠道作用明显发挥。近三年来,共完成粮食收购20.6万吨,粮食经营量达到45.2万吨,分别占全市粮食经营总量的43%和45%,为稳定当场粮食市场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深化改革中求发展

  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桃南粮库始终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2007年,企业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入手,建立起了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的新机制,管理机构、人员、经营管理费用大幅减少,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减员增效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较好地促进了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在省、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粮库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于2007年9月30日完成公司注册,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国有独资公司制改造任务。从2008年开始,该粮库领导班子迎难而上,着力破解长期制约公司发展的难题,通过积极协调和争取,先后核销银行不良贷款5882万元(含利息),攻破了新老企业资产整体划转,土地使用权无偿划拨、延续使用等一系列难题,为企业发展卸掉了包袱。经过近三年的轻装上阵和科学经营,使该粮库在竞争中凸显了强劲实力。

  三、清政廉洁,团结务实,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硕果累累

  桃南粮库领导班子勤奋敬业,团结务实,是一个有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集体。在党总支“一班人”的带动下,干部职工队伍稳定和谐、奋发向上,形成了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企业风格。他们着眼于增强企业活力,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企业软实力的发展。多年来,该粮库坚持组织职工旅游、举办各类球赛和文艺汇演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营造了“人人都是企业形象,人人都为公司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气氛,企业领导班子和党总支连续多年被七台河市粮食局党委评委为“四好领导班子”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四、规范管理,善于经营,在开源节流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桃南粮库始终坚持以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以强化经营为措施,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管理与经营模式。尤其是进行公司制改造以来,在原有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修订了一整套共七章188条的《企业规范化管理制度汇编》,做到每个岗位有制度,每项工作有章程。在经营上,善于利用企业资源和市场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先后建立了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米业子公司和桃南粮库粮油购销子公司等多种经营实体,安置了35名下岗职工,为增加社会就业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三年的努力,该粮库实现了“两个增加”和“三个翻番”。即固定资产增加,用自有资金投入增加固定资产550万元;职工就业增加,通过创造岗位增加职工就业25名;经济效益翻番,2007至2009年累计895万元,比2004至2006年累计增加606万元,同比增长210%,翻两番;经营量翻番:2007至2009年经营量累计为45.2万吨,比2004至2006年累计增加27.8万吨,增长160%,翻1.6倍;职工年收入翻番:2009年人均收入增加到14000元,比2007年人均6500元增长115%,翻一番。在经营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区域粮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