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桐城市粮食局先进事迹 |
|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桐城地处安徽中部,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大县(市)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近年来,桐城市粮食局在上级粮食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宗旨,在解放思想中更新观念,在更新观念中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所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年年整体盈利,效益逐年递增,近三年累计实现纯利润408万元。该局积极发展粮食市场多种经济主体,搞活了粮食流通,确保了区域内粮食市场活而有序,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改革创新为推手,在转换体制机制中促进发展 粮食流通体制转型期,市场竞争加剧,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生存发展面临挑战,桐城市粮食局一班人坚持改革无止境,创新促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前提,以完善法人治理机制为抓手,以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做大做强为目标,深入调研,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成功破解了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生存发展难题。一是将城区难以为继的附营粮食企业实行全面改制,彻底推向市场。积极争取落实退城进郊政策,组建了安徽省桐城青草香米业集团核心企业,使其经营规模和核心竞争力有了质的提高,成功打造了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航母”;二是按照粮食合理流向,以资产为纽带,兼并重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把全市粮食购销企业由14个精减到8个,实现了粮食收购阵地不退缩,企业管理层变精干的目标;三是大力推进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对不想干事、不会干事的企业领导干部果断予以调整,把一批有闯劲、能干事的年轻同志推上企业主要领导岗位。对工作不负责、在岗不敬业、履职不到位的职工坚决予以辞退,全市国有粮食企业职工已由2006年初的603人精减到现在的390人,职工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形成了职工人数减少而收购经营量上升的良好局面;四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善了粮食购销企业职工工资分配方案,实行“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的结构工资制,提高了工资标准,增加了职工收入,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五是支持、督促粮食购销企业创新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促进了粮食购销企业的健康成长。 二、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为着力点,服务“三农”成效突出 认真落实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近年来桐城市粮食局主动作为,扎实工作,科学把握粮食收购市场动态,及时启动了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国家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严格按要求指导、督查,把中央的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2006年以来,该市累计收储临时存储粮食近3万吨、最低收购价粮食16万吨,临储粮、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量占安庆市属七县一市三区收购总量的1/3以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市场经营量占安庆全市总量的1/2以上,切实保护了广大种粮农民利益,达到了让政府放心,让农民满意的效果。严格执行政策性粮食监管制度和措施,确保了政策性粮食储存安全、数量真实、质量良好。 三、以建设粮食产业园为契机,加速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 发展粮食产业化是为发展粮食流通产业经济,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主要途径,桐城市粮食局一直把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引导、支持各类粮食经营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培育了诸如青草香米业集团、乐健绿色食品、友源食品、顺兴米业等一大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顺应形势,更好地规范、协调,促进粮食企业发展,该市及时成立了桐城市粮食行业协会。积极利用退城进郊资金,以青草香米业集团为载体,建设桐城粮食产业园。2009年初完成了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建设投资3200万元,目前产业园建成区面积185亩,新建2.5万吨标准化仓库,园区总仓容量达8.6万吨,建成年产5万吨精制米生产线、年产3.2万吨饲料生产线、日烘干250吨稻谷的烘干设施、产品检测中心、产品销售中心、职工食堂等。建立了青草香粮食物流公司,配置了粮食散装运输车和配套设备。青草香米业集团已成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桐城市粮食局的大力推动下,青草香集团还建立了30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万亩无公害稻谷生产基地、2000亩优质品种引进试种基地,积极参与安徽省“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每年落实优质粮食订单80多万亩,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86%。指导帮助集团加强质量管理,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并导入了国际控制食品安全的先进管理方法HACCP体系。“青草香”商标已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青草香”牌产品荣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和全国首批“放心粮油”称号。引导、支持集团组建了青草香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粮食从生产到流通的无缝对接。支持、帮助青草香集团拓展营销,开发了12大系列20多个品种的产品,2010年又推出了“青草香营养篮”新品种。产品销往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产销量比2007年递增12.18%,2009年产销量比2008年递增28.57%达到22万吨,2009年“青草香”产品实现零投诉,产品合格率100%,荣获安徽省质量管理奖。订单粮食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3%~15%,促进本市农民每年增收500万元以上,有力地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 四、以强化粮食行政执法为手段,规范粮食流通秩序 桐城市粮食局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职能,一是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资格的审核和许可证的发放工作,2009年底已审核发放34户社会粮食收购许可证,发展粮食经纪人260多个;二是建立了粮食收购市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主动牵头抓好粮食收购市场监管,坚决打击违反《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各种行为,保障了区域内粮食流通的有序发展;三是认真抓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免费举办了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业务培训班,寓监管于服务之中,扎实开展社会粮食统计执法大检查,督促社会粮食经营者按要求做好粮食经营统计工作;四是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准确地掌握了各类粮食企业存粮情况,为宏观调控决策提供了依据;五是依法组织开展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重点加强了对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的专项监督检查。近几年来,未发生一起粮食违法违规案件。 五、以强化内部管理为抓手,确保粮食流通产业良性发展 多年来,桐城市粮食局以打造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行业为载体,以建设一流机关、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努力保障粮食流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建立了机关科室轮流主持集中学习和指定课题自学制度,让全体职工及时理解和掌握党的政策、上级文件精神、粮食发展形势等,为工作提供动力;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约束机制,预防滋生腐败;三是细化完善了考勤制度和国有粮食企业领导班子与机关干部职工年度考评制度,强化了监督机制;四是深入持久地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推进效能问责,实行科室负责人轮岗交流,让一批年富力强的同志担当起关键岗位职责,有效提高了依法行政能力、行政效率和工作水平,机关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成效明显,多次荣获省、市表彰;五是在全系统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制、粮食短少赔偿制、企业亏损问责制等,着力打造责任明确、营销强劲、管理规范、竞争有力的现代粮食企业。 桐城市粮食局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勇于开拓,善于管理,勤政廉洁,重视加强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有很强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职工队伍团结向上、作风优良,不仅扎实做好了本职工作,促进粮食流通产业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年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促进科学发展先进单位”,而且落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力度大,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扬。年年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帮扶贫困村、建设新农村成效显著,屡屡受表彰得奖励。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