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粮食局先进事迹



民食为天铸品牌 搞活流通保民生

  近年来,东营市粮食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流通工作,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实践“民食为天”服务品牌,积极构筑全市粮油六大保障体系,各项粮食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构筑新型粮油供给网络

  按照“政府引导、业主自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标准、设施配套,高点起步、环境优美,商品配送、规范经营”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政府放心粮油食品工程建设。目前已建设了182家城乡放心粮油食品示范店,3家粮油配送公司,规范60家放心粮油超市,初步建立起了新型城乡粮油食品供给网络,规范了市场秩序,方便了群众生活。工作中,一是抓建设,制定了东营市城乡“放心粮油店”创建标准、管理规范等,按照“统一门头店标、统一经营设施、统一粮油配送、统一明码标价、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承诺、统一经营台帐、统一监督管理”的“八统一”标准,搞好放心粮油店建设。二是抓配送,制订了东营市放心粮油配送公司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对主要粮油食品实行统一配送,从源头上确保了粮油食品质量。三是抓监管,认真落实县区粮食局季度检查、市局半年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组织开展争创“文明粮油店”活动,评选“三星级”、“五星级”文明粮油店,保证了放心粮油店的品牌和质量。

  二、培育粮油龙头企业,推动粮油经济产业化发展

  引导粮油企业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抓科技投入、促技术改造,抓质量管理、促品牌建设,抓产学研结合、促新产品开发,抓订单粮食、促农企双赢。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步伐,开发生产粮油精深产品、专用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全市国家、省、市级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了11家,有3个粮油产品被授予国家级名牌,有7个粮油产品被授予省级名牌。

  三、规范管理,创新运营,提高地方储备粮油管理水平

  制定出台了《东营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东营市地方粮油储备监督考核办法》、《东营市市级成品粮储备管理办法》和《东营市市级成品粮油储备监督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积极推行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在全市仓储行业中开展了“两创建、三创新”活动,即创建省级示范库和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创建“文明企业”、“文明粮仓”,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研究、创新考核办法。不断拓宽粮食储备品种结构,增加了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积极开展代存中央储备糖业务,储备产业健康发展。市、县4个粮食储备库全部成为省级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东营市粮食储备库、广饶县粮食储备库被评为“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

  四、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完善粮油储备体系

  根据东营市政府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实施意见,确定自2009年至2012年,在全市30个乡镇、500个村,推广农户科学储粮示范仓4万个以上,新增农户科学储粮能力5万吨。工作中广泛宣传推广、积极开展培训、精心制作示范仓、严格装粮验收,2008年以来投入资金近800万元,在全市17个乡镇、240个村推广农户科学储粮示范仓2.1万个,储粮2.3万吨,改善了农户储粮条件,增强了储粮能力,美化了家居环境,促进了农民减损增收。

  五、健全粮食预警应急体系,提高粮食安全调控水平

  加强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把握了市场动态。扩大社会粮油统计监测网络覆盖面,建立了城乡粮油典型调查点,全面掌握了全市粮油收购、销售、加工、消费和价格运行情况。规范设置了3家粮油应急加工企业、60个粮油应急供应网点,编制了《东营市粮食应急供应工作手册》,组织实施了市Ⅱ级粮食应急预案实战演练,形成了多部门联动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增强了应急保障能力。

  六、推进“数字粮食”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现代粮食流通管理水平

  建设了粮油储备管理、粮食执法监管、粮食流通统计、粮油产业化经营、粮油市场管理、粮食预警应急保障、机关建设与管理“七大”系统和东营粮食信息中心,形成了以市粮食局为枢纽,以各县区粮食局为中继,以市县粮食储备库、放心粮油店、粮油加工贸易企业为节点的粮食信息化专用网络,有效提升了粮食流通工作管理服务水平,实现了以信息化建设引领粮食流通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

  七、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粮食执法工作

  认真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建立了粮食执法机构和队伍,完善了粮食执法制度和规程,开展了库存检查、粮食收购、社会粮食统计等检查,依法规范了粮油市场秩序。成立了东营市粮食质量卫生检测中心,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并成为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成员单位。

  八、打造行业服务品牌,推进全系统规范化建设

  围绕“民食为天”服务品牌,积极推进品牌实践,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服务型、和谐型和廉洁型”六型机关,加强了制度约束、考核激励、科学运行三大机制建设,修订完善了党务、政务、财务、事务等方面的60项规章制度,制定了目标责任督查考核办法,制作了重点工作进度形象图,实行每月调度、每季督查、半年考评、全年总评,跟踪问效,确保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