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福县粮食局先进事迹 |
|
小米粒做出大文章 近年来,永福县粮食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改革脱困,务实发展”的工作主题,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以扭亏增盈为出发点,以确保粮食安全为落脚点,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粮食企业改革发展之路,小小的米粒,被永福县粮食局做成了带动一方农民致富、推动山区地方经济发展的大文章,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县粮食经济呈现出朝气蓬勃的良好发展局面。2006年,被自治区人事厅、粮食局授予“集体二等功”;2009年,荣获全区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先进单位。 一、凤凰涅槃:改革改制闯出粮食事业新天地 粮食市场放开之后,国有粮食企业如何生存发展,成为粮食企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与全国粮食行业一样,永福县粮食系统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走下坡路,全系统在职职工401人,人均300元钱的生活费都难以按时到位,24家独立核算企业全部亏损。当时的永福县粮食系统,已经走到了举步维艰、濒临崩溃的边缘。 穷则思变,困则思改。21世纪初,永福县粮食局制定出符合本县实际的粮食企业改革方案,进行了一场“凤凰涅槃”般的深刻改革改制,改出了一片豁然开朗的新天地。 一是注重人文关怀,妥善分流和安置职工。妥善分流和安置职工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难点所在。永福县粮食局首先从“人”的文章做起。自2003年开始,在全系统进行以人员分流为主要内容的人事改革,解除劳动合同关系375人,内部退养7人,支付一次性经济补偿金830万元,为职工补交“三金”716万元。截止到2009年底,在岗职工由401名减至47人,仅为改革前的11.7%。在这场涉及数百名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人事改革中,由于改革操作程序公开,政策宣传到位,执行政策公正,思想工作细致,没有出现一例上访事件,创造了粮食系统改革的“奇迹”。 二是充分运用政策,妥善解决历史包袱。通过努力争取和落实财务挂帐政策,将政策性经营亏损全部从企业中剥离出来,使企业摆脱了内忧外患,轻装上阵走向市场。 三是抓好企业优化重组,推动粮食经济健康发展。2006年,永福县粮食局启动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第二步改革,采取关停、撤并等一系列方式,对全县24家粮食企业重组至现有的7家,企业数减少了,但形成了拳头。与此同时,注重引导粮食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企业面向市场求发展的活力不断迸发,经营积极性和创业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全县粮食企业职工工资待遇和企业效益发生根本性改变,从改革之初人均年收入3600元增加到2009年2.9万元;粮食购销企业从2006年年亏损88万到2009年年盈利300多万元,永福县粮食系统完成了“凤凰涅槃”的蜕变。 二、产业兴粮:龙头企业催香“永福香”米新品牌 永福县山清水秀,是“中国长寿之乡”和“世界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永福优质米独特的品质。永福县粮食局充分利用优势条件,不断拓展特有资源,注重加强对粮食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积极引导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桂林永福福寿米业有限公司,走优质谷产业化经营道路,以“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优质谷种植,每年种植面积均保持在29万亩以上,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80%。该企业注册的“永福香”商标是广西粮食系统唯一荣获广西著名商标称号的品牌,现已经成为飘香八桂、飘向全国的知名品牌。目前,企业品牌效应和经营规模逐年扩大,已拥有20万亩无公害优质谷生产基地、100亩优质谷种繁育基地;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建立种植面积700亩,年产280吨以上的特色产业化富硒稻谷生产基地,为适应现代人对绿色、环保食品的需求,正尝试与农户签订合同,建立“旱禾红米”生产基地。直接与3400户农户签订了优质稻种植收购合同,2009年农户种植优质稻比种植普通稻每亩增收400~500元。通过优质谷产业化经营,使种粮农民和粮食企业实现了“钱粮双收、农企双赢”,促进了全县粮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粮补惠农:促农增收营造和谐发展新局面 储备粮直补订单收购对于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部门掌握充足的粮源,确保粮食有效供给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永福县粮食局对此有着清醒地认识,给予高度重视,针对每年粮食直补政策和任务有所调整变化的特点,积极当好政府参谋,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把直补订单收购实施方案落实好,把任务及时分解,确保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优惠政策落到了实处,农民得到了实惠。由于工作出色,从2006年以来,自治区连续五年将永福列入粮食直补订单收购重点县,粮食直补订单收购数量从2006年1.4万吨增加到2010年2.6万吨。粮食直补订单收购政策在该县的顺利实施,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确保了粮食安全。 四、夯实基础:加大投入增强持续发展新后劲 随着该县粮食行业的健康发展,经济实力逐年增强,永福县粮食局锐意创新,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夯实粮食事业发展后劲,为实现全县粮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进行粮食仓库维修、仓储技术改造和基层粮食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条件得到很大改变,仓储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办公、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粮食安全实力得到不断增强。 近年来,针对企业的不断发展,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永福县粮食局筹资450多万元,对桂林永福福寿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标准化大米加工生产车间、大米原料仓库和企业庭院进行了改造和扩张。近期,该公司又在桂林苏桥经济开发区的中心地段购地40亩,计划投资4000万元新建集收购、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新基地,预计2010年公司年产值过亿元。 2008年,永福县粮食局筹资270万元落成使用的新建面积达1300㎡的五层办公综合大楼,职工购地自建的四幢宿舍楼同时竣工投入使用,变成了今天的花园式庭院,已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县粮食局机关从过去的“小危楼”打造成一个设施齐全、环境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今天的永福“粮食人”很和谐很幸福。 “民以食为天,政以民为本”,挂在永福县粮食局办公楼里的这幅牌匾,展示着他们的从政理念,诠释了他们的努力方向。相信通过永福粮食人的不懈努力,永福的粮食工作一定会走上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造更大的辉煌。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