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粮食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

2010年02月23日


第(17)期
总(56)期

  近几年,四川省粮食局结合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取得良好效果。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近年来,四川省粮食局着力加强事故应急能力建设,陆续出台了《四川省粮食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总预案》,以及《四川省粮食系统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四川省粮食系统储粮化学药剂事故应急预案》、《四川省粮食系统设施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四川省粮食系统防洪应急预案》等四个分预案,全省粮食部门迅速跟进,从上到下、从机关到企事业单位,层层建立健全预案体系和职工应急队伍,基本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初步统计,2009年全省投入资金约730 万元用于储备各类应急物资1780 吨,充实和提升了本地区事故应急能力。

  二、加强演练,提高应急实战能力。四川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粮食企业为切实提高应急实战能力,共建立职工应急队伍 580个,参加职工8946人,一年来共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280期、参加7581 人次,全省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省粮食局在新良大酒店举行了有100多名员工参加的冬季消防应急演练。泸州市和江阳区粮食局组织4支应急队伍开展消防演练,同时还聘请消防队的同志讲解粮食仓库消防设施配置、消防器材使用、发生火情后如何报警以及灭火过程中应注意事项等消防知识。南充市顺庆区国家粮食储备库和当地公安消防、120急救等社会力量联动,将国储库职工40人分成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和安全维护组,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协调配合,积极参与控制火势、转移“伤员”、抢运物资、疏散群众、维护秩序演练。

  三、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近年来,四川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深入开展“贯彻法规、落实责任”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各地以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结合实际开展各种应急演练,并组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员工认真学习预案的各项内容,熟练掌握应急救援职责、事故报告要求及救援程序、步骤和应急采取的措施,真正做到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仅去年上半年,全省粮食系统共举办安全生产培训482期,培训9847人次;两项活动期间,办墙报738期,张贴宣传标语7662幅,印发各类安全生产宣传资料16834份。乐山市粮食系统在“百安活动”中,专题组织干部职工收听收看安全节目,并对照《四川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的内容展开讨论。资阳市粮食系统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调研”活动,积极参加市政府组织的宣传活动,开展了领导干部、安全管理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专题讲座和安全知识问答试卷竞赛等活动。

  四、及时启动预案,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007年6月底到7月初,四川省广安市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沿河两岸近10个粮食企业遭受强降雨侵袭。7月6日中午1时,市粮食局在接到广安区粮食局关于“浓洄省粮食储备库有5幢12个仓间装有各类储备粮食7880吨,即将被洪水侵蚀,请求市粮食局给予帮助”的报告后,以最快的时间由上而下启动防洪抢险预案,与广安区共同组成了现场抗洪抢险指挥部。此时,水位离粮库最低处仅20多厘米,洪水还在迅速上涨,数千吨粮食危在旦夕。指挥部按照预案迅速组织在库的86名职工和60名民工开展抢险,并向当地驻军求援,调集100名武警官兵参加抢险救援。参战的所有干部职工和全体部队官兵,按照预案,有条不紊,与洪水争分夺秒,把能够转移的粮食转移到安全地带,用沙、水泥、砖和泥土封死所有的仓库通风口和46道仓门,到晚上21时56分洪峰通过时,虽然粮库被洪水淹没了30厘米,但由于启动预案及时,组织有力,信息畅通,没有一粒粮食受到损失,确保了国家财产和人员的安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