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典型经验介绍



  一、公司基本情况

  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市直管中一型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从事粮食种植、收购、储存、加工、饲料、贸易、物流、期货等业务,是确保长沙地区粮食安全和流通稳定的重要载体,系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长沙市粮食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国粮油学会粮食物流分会、湖南省粮食行业协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协会、湖南省饲料工业协会、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单位。

  公司拥有以金霞粮油储备库为中心的6个储备库区,总储备仓容30万吨,储备有中央、省、市三级政策性粮油,为中国中部地区大型的国家粮食储备库;拥有年货物吞吐量160万吨、年交易额15亿元、经营客户200多户、从业人员1000多人的粮食饲料交易市场,是全国大型的粮食饲料原料现货交易市场;拥有郑州商品交易所指定的早籼稻期货交割库,承储规模10万吨;拥有4条大米加工线,年加工能力15万吨。


  二、规范化储备管理

  在粮食储藏技术和管理上向“装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经营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尽力做到低损耗、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

  (一)以完善收储体系为重点,促进粮油收储经营集约化

  公司与长沙县、宁乡县、湘阴县、望城县等地粮食部门合作,整合其下点库,完善一线点库网络建设,成倍的放大公司的收购能力。已形成以长沙地区为中心、全力开拓湖区、范围辐射全省的收储体系,有效储备仓容达到30万吨,已成为湖南省收储规模最大的粮油企业。既方便了农民送粮,也确保国家粮食收购计划的完成,为长沙粮食安全和流通稳定夯实了调控平台。

  (二)以改造基础设施为重点,努力提高仓储条件

  公司着力仓房功能提升,进行了大规模的粮食储藏设施建设,并对老仓房进行了维修和改造,现有仓房均按“仓内居室化、仓外园林化”的要求规划建设。仓内全面推广环流熏蒸技术、机械通风技术、微机检测技术等,仓房设施设备配置完全符合且高于粮食储存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是现代化的仓储模式。另外,公司还投资3000万元新建油脂加工基地,基地包括三组共2万吨食用油罐、5800平方米四层框架结构的灌装车间、2条食用油脂生产线,目前食用油储备能力、加工水平、自动化程度均居我省领先地位。


  (三)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日臻规范仓储管理

  公司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储备公司精细化管理方案》、《储备公司内务管理考核方案》等仓储管理制度43个,仓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生产作业规程和账务管理等制度渐臻完善。公司保管员均通过资格考试,竞争上岗,使保管员业务素质普遍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确保其能担保管员职责。严格实行粮食收购“谁接收谁负责”的首问责任制,保管员把好“三关”,即入库粮质关、粮情检测关、综合防治关,杜绝不合格粮食入库,及时做好仓内粮食质量监督检测,做出品质分析,坚持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做到勤查、严防、早治、治好,为安全储粮奠定基础。狠抓制度落实,强化全员责任意识,量化、细化粮食保管员责任,结合仓储粮情检测对照情况,实施绩效考核,以此促使保管员自觉主动把认真执行仓储管理制度的责任心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具体行动。

  (四)以科学储粮为重点,推进仓储保管技术进步

  公司以研究创新与学习引进相结合,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新装备、新工艺,推动公司仓储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确保了储备管理的健康有序进行。公司成立了科学保粮领导小组,落实各级责任,实施科学保粮。一是全面推广环流熏蒸技术,有效地抑制了害虫的生长繁殖,延缓了粮食陈化;二是灵活运用机械通风技术,对各仓房通风网络进行条理设计,使主要点库储粮温度中下层全年保持在25℃以下;三是仓内实施微机检测技术,对粮食温度、湿度,仓内温度、湿度全面进行监控,及时掌握影响粮食储存安全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大大降低了引起粮食质变的各因素的影响;四是积极探索优质稻储存方法,利用空调调温、机械通风等方法,储藏有机优质稻湘晚籼11号、沁香1号,渡夏成功,储藏品质良好;五是积极应用施工新技术,公司浅圆仓建设采用在现场进行垂直喷射发泡聚氨酯保温层技术施工,使仓房保温较果完全达标,且大幅降低了今后仓房及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难度,改写了湖南省筒料仓规模的新记录;六是实施技术攻关项目,公司将降低粮食合理损耗作为今年的重点技术攻关项目,通过进行机械调质和人工调质对比试验,采用上行式调质和不间歇通风相结合进行试验操作,有效避免了粮食中下层结露和粮堆发热,现低温储粮仓廒安装调试已经完成,高大浅园仓、环保烘干塔安装调试基本完成,为今后调质试验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可最大限度降低粮食的合理损耗。


  (五)以粮食物流建设为重点,提高粮食仓储效率

  公司根据现代物流的要求和粮食物流的具体特点,实施现代物流工程,在长沙率先发展粮食行业三方物流,打造区域性的现代粮食物流园----金霞粮食物流园。园区位于长沙市金霞经济开发区内,具备粮食储备、粮食中转、粮食加工、期货交割、产品检测、产品研发、信息发布、远程交易等功能,是“产业链条化、交易规范化、信息电子化”的现代粮食物流园。公司已正式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中物联的AAAA级仓储型物流企业评估认证。

  (六)以学习培训为重点,提高仓储队伍素质

  公司储备管理队伍通过多年储备经验的积累,具备丰富的专业素养,仓管员均经过业务培训,通过资格审核获得证书后持证上岗。对保管员实行定员(一人一仓)、定岗、定职责、定目标,穿工作服,佩戴统一的上岗证,实行保管员报告制,对仓情、粮情“一口清”,做到心中有数。为打造一支高素质和具有专业水平的储粮队伍,公司通过“外请、外派、内训”等多种形式强化培训,每年举行培训班四期,保防人员还积极参加国家粮食局、中储粮系统举行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学习粮油储藏基础知识和储粮新技术的应用和操作,努力把仓储队伍建设成为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更新、以新促老、以老带新、互教互学的学习型组织。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储备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司年平均储备量20万吨,所储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圆满完成了全国、全省粮食库存清查工作,连续被评为“中储粮管理优秀单位”,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



  三、主要经验

  (一)加强粮食储藏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手段,规范的操作管理程序,加强粮食储藏的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建立有特色的粮食仓储标准化管理体系,注重粮食储藏品质,保障粮食储藏安全,不断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管理水平。

  (二)树立绿色生态储粮理念,走全生态产业链之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品质、营养、口感提出更高要求,粮食储藏科技发展战略就是全面实施“绿色储运战略”,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生态产业链,从优质稻种研发、生态基地种植、绿色生态储粮到低温环保加工,真正做到“绿色种植、绿色加工、绿色储粮、绿色消费”,确保了粮食储存的低损耗、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

  (三)推广储粮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保证储粮安全。为确保储粮安全、高效,公司极力推广储粮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并制定专利发明鼓励制度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积极引导员工参与各方面技术发明,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新技术的集成,保证储粮安全,同时确保公司在储粮管理上的先进地位。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