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前进第二粮库有限公司
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简介

  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前进第二粮库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始建于1996年5月,其前身为黑龙江省建三江前进第二粮库, 2007年9月,根据国务院及黑龙江省有关粮改要求改制为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前进第二粮库有限公司。公司隶属于黑龙江省直属粮库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座落于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前进农场内(行政区域属佳木斯市同江市),处在福(利)—前(进)铁路线的最东端,佳(木斯)—抚(远)公路与前(进)—勤(得利)公路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32°53′,北纬47°23′。前进农场是相邻饶河、抚远二市县,青龙山、勤得利、浓江、鸭绿河、洪河、前锋、二道河、前哨八个农场的交通枢纽,是佳木斯东部地区最大的物资、粮食集散地,每年约有80万吨粮食的交易量。


  公司占地面积17.7万平方米,现有硬化地面10万平方米,具有机械通风和电子检温等配套设施齐全的2栋高大平房仓、4栋房式仓和7对砖圆仓,总仓容5.6万吨。库区内两条铁路专用线,有效长度为585米,两处铁路罩棚面积为16,000平方米。一座日处理潮粮能力500吨的烘干塔。拥有一套使用安全,通讯便捷,智能化程度高,抗干扰力强的梅特勒-托利多100吨数字式电子汽车地上衡。拥有与收储相配套的检验室及相应设备。粮食收购、储存、发运等过程全部实现机械化、微机化,年收储、销售、发运能力达20万吨。具有国家粮食局授予的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认证资格。

  公司注重员工队伍建设,采用合理的用人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公司现有员工50人,大中专及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0%,全体员工实行合同聘用制,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做到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有效地促进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职工学习制度,开展政治理论、文化业务知识学习,并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业务素质,打造出一支团结进取,诚实守信,奉公守法,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


  近年来,通过省间、省市间合作,公司还与京、津、沪、陕等省市确立了稳定的粮食供销合作关系,通过合作,为我省粮食购销企业树立了诚信营经的良好形象。

  建库10多年来,特别是2007年公司制改革以来,公司连年盈利,且连年被农发行评为资信等级A级企业。

  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自从2008年4月份省局在全省粮食购销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以来,我司按照国家粮食局和省粮食局关于粮食购销企业规范化管理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在省直属库管理公司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了粮食购销企业规范化管理工作,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工作,分别于2008年被省局评为“全省规范化管理优秀企业”、2009年被评为“全省规范化管理示范库”,2010年被国家粮食局授予 “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称号。现就规范化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008年4月17日接到省公司转发的《黑龙江省粮食局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粮食销售工作等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黑粮办字[2008]45号)文件后,我们立即组织召开了中层干部会进行专题传达,并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的“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小组。会议要求各主管副经理牵头按规范化管理标准对我库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对照、找差距、研究达标措施。6月23日,省直属粮库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代表公司来我库对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安排和进行做具体指导,并进一步组织班子成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现场勘察,然后按规范化管理标准逐条落实责任,分析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明确了规范化管理工作的目标,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对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认识,从而促进了我司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二)、细化标准,落实责任

  我们认真学习研究了省局下发的《2008年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的10款88条标准,并按着标准逐款逐项逐条进行规范,逐岗位抓好落实,本着缺啥补啥,差啥添啥的原则,逐条逐项进行填空补缺,并将填空补缺任务逐条落实给班子成员。再由班子成员会同相关科室结合本库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办法和实施方案,方案经班子会研究通过后再层层落实给各部门的相关人员,使全库职工都参与规范化管理,做到人人知标准,事事靠标准,确保各项标准四脚落地不悬空。


  (三)、结合实际,规范管理

  为了实现“建一流企业、创一流管理”的规范化管理目标,在省局和省直属库管理公司大力支持下,我们结合库里实际情况主要进行了以下规范化管理工作:

  1、完善管理制度

  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小组将企业管理制度按规范化管理要求从头至尾进行梳理,对各项制度细化,还将职工学习培训和库区卫生管理进行制度化,我们编制管理制度主要注重其实用性,特别是仓储管理制度,我们按照粮食收购、烘干整理、储存、销售发运这一主线的管理进行制度化,整个流程不但清析明了而且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再将与其密切相关的粮油检验与价格管理、计量工作管理、储粮害虫与鼠雀的防治、储粮器材管理、粮仓设施及储粮机械的管理单立章节。并用制度规范和指导实际工作,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制度存在问题,各部门马上将问题反馈回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立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完善,直到制度切实可行才编入企业制度汇编。

  2、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首先,进一步加强了职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站在一定高度看待本职工作,切实认识到企业发展与个人利益休戚相关,从而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进一步加强职工的文化业务知识培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要求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文化业务知识,结合实际熟练掌握各项技术的应用。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我们还分期分批派人参加相关业务学习培训班。第三,招聘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年轻员工充实到各技术岗位上来,做好新老衔接,从而为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带来活力。通过不断学习,打造出一支团结进取,诚实守信,奉公守法,爱岗敬业的职工队伍。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我们对现有储粮仓房进行维修、粉刷,使各储粮仓达到安全储粮要求,同时,对库内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养护,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其次,企业自筹资金于2008年新建了两栋高大平房仓,设计仓容3万吨,该仓2009年已通过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证。第三,2009年争取到了新建烘干设施项目,项目投资构成为三个三分之一。即:国家补助投资三分之一,企业自筹三分之一,省财政和项目所在地财政配套三分之一,该塔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第四、维修、粉刷了办公楼、生活楼和机修车间并对警卫室、化验室、机电车间、车库、锅炉房和生活楼等漏水屋顶做了防水处理。第五、维修、重砌了库区排水沟5千多米,使其达到坚固、通畅。重砌了倒塌的30多米围墙,达到库区围墙周严。第六、维修改造了供水、供暖系统,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大大改变了企业面貌,而且为企业更长久的后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4、加强仓储、经营管理工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是增加企业效益的基本前提,企业仓储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所以我司工作重点始终放在加强仓储和经营管理工作上。在粮食出入库、储存等各环节上下功夫。粮食出入库时,严把质量、数量关,做到计量准确,检测规范,记录完整,手续齐全。粮食储存期间,保管员要严格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定期检查粮温、水分、虫害等情况,认真做好粮情检测记录。粮情检测发现问题立即分析原因,并及时向负责人汇报,迅速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做到仓内储粮形态整齐、粮面平整,及时密闭门窗等。做到储粮通风事先有方案,实施过程有记录,事后有总结,资料要归档。仓储保管部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由主管领导参加的粮情分析会,并认真做好记录。同时,我们抢抓机遇,强化服务,扩大经营,严格规范执行政策,做到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经营齐抓并举。通过加强企业规范化经营管理,确保了所储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同时,被农发行评为资信等级A级企业,被省局评为“一符四无”先进库。

  5、加强科学储粮建设

  我司现有固定仓容5.6万吨,其中高大平房仓2栋分4个廒间,仓容3万吨;4座房式仓,仓容1.2万吨;7对砖圆仓,仓容1.4万吨。所有仓容都配有机械通风和电子检温系统。为保证先进储粮设施得以充分利用,我司先后派保化人员出去学习深造,到省内外优秀企业参观学习,学习掌握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先进储粮技术的应用,使我司仓储工作逐步向绿色、生态、无公害储粮方向发展。


  三、取得成效及经验

  通过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完善了企业规章制度,提高了员工素质,增强了储粮设施,确保了储粮安全,改善了工作环境,增加了企业效益,使我们向“建一流企业、创一流管理”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抢抓机遇、强化服务才能真正将规范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紧跟国家粮食局和省粮食局步伐,立足现实、奋勇拼搏、与时俱进、理性发展、扩大经营、严格规范执行政策,做到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经营齐抓并举,才能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为打造“国家可靠大粮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