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央储备粮通辽直属典型经验介绍 |
中央储备粮通辽直属库位于素有“内蒙古粮仓”的通辽市,始建于1979年,原名通辽北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2010年上划成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直属企业。企业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夯实“两个确保”的根基,努力践行着“三个维护”的宗旨,经营管理着通辽市辖区内39个承储库的政策性粮食经营管理。企业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连续两次被中储粮总公司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直属库”。在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开展的仓储“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粮食质量年”、“监管年”等检查评比活动中,均获得“示范库”、“先进单位”等殊荣。
一、搭建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 为有效推进“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组织领导,通辽直属库成立了由主任为组长、由相关部门的科长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实施方案。我们把制度建设作为企业科学运营的根本保障,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科技储粮的先进手段,把技术革新作为企业节能创效的主要途径,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坚强后盾,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和谐稳定的有效媒介,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以“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为契机,按照科学、合理、规范的现代企业要求,重新梳理了原有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了30多项企业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还制定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建设考核汇编,制定了一系列管理中央储备粮和其它政策性粮食的制度和办法,进一步加强储管理,提高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为实现“两个确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仓储管理,推进规范运作 通辽直属库以“仓储管理规范化、储粮技术科学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为目标,严格仓储管理,中央储备粮实现了密闭、低温、低氧绿色储存,储备粮科保率、质量合格率、四无率、宜存率均达到100%。 (一)规范仓储业务管理 一是推行“包仓制”管理。制定《通辽直属库包仓管理制实施细则》,细化仓储管理岗位职责,量化包仓操作规程,确定包仓保管员工作目标考评标准。二是细化粮食出入库业务流程。仓储保管工作从粮食入库收购开始直至粮食装车出库,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按流程要求落实到位。例如把粮食入库分为六个流程、把干粮出入仓分为十四个流程。三是严把仓储工作“六关”。即“严把承储库点选择关、严把粮食入库质量关、严把粮食入仓水分关、严把储粮货位形态关、严把机械通风关、严把粮情电子检测关”。保证了全年粮食安全、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实现了建库以来粮食仓储保管量最多、储存最好的新跨越。 (二)强化仓储设施管理 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建立仓房建设档案,改造扩建了仓储设施、烘干设施,仓储设施全部实现“六有”标准。对库区仓储辅助设施、机械设备、电器设备、自控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对库区地坪、道路、职工餐厅、多功能厅、锅炉房等进行了维修改造,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创新科技项目,实现节能减排 通辽直属库积极探索适合企业科技储粮的新技术、新手段。把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仓储保管工作中,利用电子信息产品对仓储保管手段进行革新改造,科技储粮、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完善智能通风系统 我们在实现储粮仓房通风口、窗口电动遥控的前提下,将原有人工机械通风系统和粮情检测系统进行信息化整合,研发并应用智能通风系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通风时间,驱除了常规无效通风的弊病,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轴流风机空转用电量,可提高劳效50%,节能、节约费用50%。 (二)建设粮情远程监控系统 我们以直属库为中心、以各个分库及临储库为命令接受和回馈端建立粮情检测局域网,监视各库检测的粮温数据,并以网页的形式自动传发给直属库,提供多维度粮情展示,达到信息共享、科学化分析、及时告警预警目的。
(三)推广应用智控膜下环流保管技术 我们将智能通风系统与膜下环流储粮技术相结合,在辖区内推广使用智控膜下环流保管技术。当粮温超过预警值,膜下环流管道的阀门自动开启,并对该粮温检测点风机发送起动命令,实施膜下环流通风,达到降低粮温的效果。使直属库的储备粮常年达到了低温储粮、无药储粮、绿色储粮的标准。 (四)改造应用烘干机数控系统 对烘干机及其附属设备进行数控系统改造,并将成果应用到新建烘干塔项目中。目前烘干作业停机清塔周期提高了25天,每年烘干期按6个生产周期、每个生产周期烘干7万吨、25%水分的潮粮计算,烘干塔改造后比改造前即可节约费用、降低成本近500万元。 四、精细业务管理,强化成本控制 (一)圆满完成质量检测任务 质检中心认真做好收购入库环节、烘干入仓环节、储存普查环节、调拨出库环节的质量检验工作,及时准确地完成内蒙古东部四盟市粮食质量检测任务,对辖区各承储单位提供质量检测咨询、检测技术指导、质量检测服务,为粮食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地发挥了内蒙古东部质检中心的职能作用。
(二)基础工作规范准确 完善和规范财务、统计等业务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职责、建立考核机制。做到库存粮食帐、表、卡规范,粮食台帐、粮情检查记录规范,储粮器材管理、仓房标牌标识规范;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资金安全;严格储备粮出入库核算业务流程,规范财务、统计业务核算手续,统计、会计、储运各个环节帐簿齐全,帐帐相符,实现了规范化管理、精细化运作。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功能 通辽直属库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断提高,库内员工计算机使用已达每人一台,计算机应用已经普及到人事、财务、仓储、统计、档案、收购和调拨的全程业务、行政后勤服务及浅圆仓粮机自动控制系统、粮食烘干水分自动控制系统、粮情检测控制系统、智能通风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各个工作环节,普及率达100%。企业内部建立了库内局域网,构筑了优化的、安全的网络系统,设计开发了“通辽直属库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所有部门的工作业务流程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各部门信息交流、业务办理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了库内、库外管理网络通讯资源共享。
规范化管理创造规范化的企业。现在的通辽直属库有着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有着一流的设施设备,有着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有着健全的生产作业流程,正在科学、合理、规范的运转轨道上大步前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沿着规范化管理路子不断创新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确保国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中央储备粮及政策性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健全规范化管理机制,持续打造现代化粮食仓储企业。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