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库典型经验介绍 |
一、企业简介 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库始建于1959年,2002年6月18日正式上收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库。库区依傍哈大铁路,拥有总长9.5公里的7条铁路专用线,一台自备倒载机车,日接卸能力可达1.5万吨。东南距大连港18公里、甘井子港6公里。西南临近周水子国际机场。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库具有规模大、仓型全、功能强、现代化程度高四大特点,四排式立筒仓群、72米大跨度钢结构平房仓两项填补了国内仓储行业建筑空白。主要仓储设施有:立筒仓211个,设计仓容38.1万吨,分3组。其中: 56筒群位于库区南部,檐高39.55米,直径10米,单体仓容2,150吨,总仓容12万吨,粮食的接卸、除尘、粮情检测、机械通风及环流熏蒸全部实现自动化,是最先进的仓型之一;40筒群位于库区中部:直径10米,檐高39米,单仓容量2,000吨;48筒群:位于库区南部,总仓容为4.8万吨。72米大跨度钢结构平房仓3栋,设计仓容9.3万吨,是目前我国最新型、跨度最大的仓体,也是国家储备粮库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这种仓型的显著特点是隔热密闭效果好、储粮稳定性高、作业方式灵活。浅圆仓12个,位于直属库西南角,设计仓容13万吨,直径30米,檐高19.46米,单仓容量1.08万吨,接收发放能力为300吨/小时。砖混结构平房仓17栋,设计仓容24.32万吨,檐高9.8米,装粮高度6米,单仓容量1.4万吨左右。油罐3个,高32.18米,单罐容量1万吨, 2006年11月投入使用,进出油全部实现自动化,是我库实现全品种储备的重要标志。钢结构站台仓9栋,总仓容14.45万吨。钢罩棚仓6栋,单仓容量从0.4万吨至1.5万吨不等。
二、规范化管理主要做法 (一)重视科技创新。全面实施“仓储科技、信息科技、人才科技”的科技兴企战略,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各分管主任具体抓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作部署上,将科技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主管处室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将目标责任状的完成情况与分管主任、各处室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的年终绩效奖金分配挂钩。在机构设置上,根据生产实际,先后成立了科技储粮中心、粮油检测中心、制粉研发中心、信息中心、昆虫实验室,与河南工业大学、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关系。几年来,大连直属库先后在国家级和系统内部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在辽宁分公司组织的2008—2009年度科技成果评比中,有两个科研项目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两个科研项目获得单项奖。
(二)改革管理模式。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仓储管理中推行扁平式管理,包仓保管员对库存管理关键控制点一包到底,优化精简了原有冗杂的工作流程。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大连直属库库存管理办法》、《保管员包仓责任制实施办法》、《包仓保管员工作目标百分考评办法》等管理制度10余项,修订并实施仓储工作流程22项,操作规程75项,以责任书的形式将包仓内容划分为5个指标体系,22项可控指标,130项考评标准,将责任落实在关键控制环节的方方面面。三是实行数字化管理,结合全面预算管理,逐步建立起一套分仓型、分品种、分年限的单仓核算指标体系,对吨粮费用率、吨粮电耗率、防治费用率、年保管自然损耗以及水杂减量等指标进行量化,制定了科学的目标分解量化指标。
(四)抓好信息建设。投资245万元单独成立信息中心,负责全库计算机软硬件管理、网络管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粮油市场信息分析等工作,制定出台了《大连直属库信息化建设推进方案》、《大连直属库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大连直属库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办法》、《大连直属库互连网连接与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了每周市场价格联席会制度,承办了《辽宁分公司粮食价格信息快报》和《产销协作粮食价格信息快报》,自主开发了直属库综合信息网站,在常用办公领域推进了无纸化办公。 三、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通过几年的实践,大连直属库实现了由粗放式管理到规范化管理的变革,建立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外部竞争环境的良性运行机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账实相符,质量合格率和宜存率均达100%,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法律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先进员工书屋等各类荣誉133项。
(一)要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明晰战略规划是先导。大连直属库制定了《2009—2013发展规划》。在发展思路上,围绕“巩固、完善、提高”的六字指示精神,立足现有基础和发展优势,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仓储中转、物流建设、加工贸易等方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发展措施上,全力实施“四项工程”:发展工程、成本工程、管理工程、文化工程。明晰的战略规划,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优、劣势进行了准确的分析,确定了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对企业进行了准确的经营和市场定位,为规范化管理奠定了战略基础。
(二)要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规范决策程序是手段。大连直属库坚持库务公开、规范决策程序,搭建“三个平台”:一是库领导班子定期听取工会委员会工作情况汇报;二是坚持重大事项向职工大会通报;三是搭建互动沟通平台。下发了《库务公开目标责任制》、《库务公开实施细则》,出台了《库务公开监督考核制度》,实现了民主管理的“三个融入”:融入决策机制、融入管理机制、融入监督机制。 (三)要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健全制度流程是根本。大连直属库制定和完善了102项规章制度、171项岗位职责和87项安全操作规程,建立了《内控手册》,就102个关键控制环节的253个风险点提出了113个控制目标,制定了177个控制措施,健全了原有内控制度和控制流程,实现各业务环节的有效衔接和相互约束,并形成工作常态,每年对制度流程修订完善一次。健全的业务流程有效解决了“无章可循”、“缺乏协调”、“互相推诿”等方面的问题,企业“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协同运作”的局面逐渐形成。
(四)要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优化组织结构是关键。大连直属库从完善内部体制入手,按照相互制约、相互配合、职责不交叉的原则将部门由20个调整为12个,将中层干部由41人压缩到17人,按照一线岗位重点倾斜、二线岗位一专多能的原则规范人员配置,树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理念,营造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人事管理氛围,优化员工知识结构,目前,在直属库仓储业务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达26%,有21人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编制了《员工岗位职责描述》和《员工岗位操作规范》。优化的组织结构有效解决了“多头领导”、“越级指挥”、“职责不清”等问题,确保了各项工作高效运行。
(五)要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实施绩效考核是重点。大连直属库专门设立了监督审计处,在库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全面负责直属库监督审计工作,内部审计范围由“事后审核”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延伸,充分发挥了监督、控制、评价、服务的职能,实现了“管理再管理”。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轮换合同执行情况、库内基建改建工程、物资采购情况、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工资发放情况、食堂运行情况等。严格细致的绩效考核解决了工作目标不落实、奖惩无依据的问题,促进了“闭环式”管理模式的形成。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