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储备粮长春直属库典型经验介绍



  一、粮库基本概况

  中央储备粮长春直属库是国家2001年200亿斤国储库新建项目,位于长春市朝阳区富锋镇,距长春市区11公里,北临京哈铁路,南距长平高速公路1公里,投资6,158万元,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建设仓容7.5万吨,我库建有平房仓6栋、立筒仓2座、日产500吨热风烘干塔一座、拥有1,266延长米铁路专用线、300吨/小时火车发放系统等生产设施。2003年4月,上划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库。上划后经批准,我们又陆续投资修建了湿粮罩棚、储备成品油罐1.5万吨,在建油罐2.5万吨,成为了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新型现代化粮库。     

  二、仓储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仓储业务流程规范化

  1、完善工作流程标准。为了进一步明确库内员工的职责和分工,落实责任制,逐步完善管理机制,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库主任的带领下,制定了《现场联动交接管理规定》、《岗位责任制》、《物资出入库手续》、《搬运工人安全生产规定》等规章制度,编制了《操作流程卡》、《流程操作手册》等细化和指导具体业务工作的流程,明确了科室成员的工作责任及考核目标,规范了员工的工作行为,确保安全储粮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日常工作流程化、程序化,分解标准动作并明确标准,明确个人职责和操作流程,使仓储工作实现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2、落实联动交接制度。对生产涉及问题较多的现场作业、进出仓作业采取现场联动交接管理机制。一方面坚持保管员兼安全员旁站式管理,另一方面采取现场联动交接制度,对其它在现场作业中负有不同管理职能的工人队长、电工、机修工、科长等根据职责不同,采取定期巡检,按巡检和点检要求对作业安全、机械设备运行状况、用电规范、现场作业质量等进行检(巡)查,做到专业人员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查安全管理,并能够做到问题提前发现和处理,所有现场管理人员并在现场联动交接单签字并按受主管领导的检查,从而有管理上全方位锁定了现场作业管理标准高。联动交接制度的实施有效地避免了管理人员在作业现场空岗、漏岗现象的发生,消除了管理死角,由过去的被动式服从转变为主动式自我管理,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推行6S管理模式。2009年上半年,我库在仓储管理工作中引进了先进6S的管理制度,即从现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检查)、素质(行为)、安全等几方面将人员、机械、材料、工作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现场管理质量,改善生产环境,确保安全生产。我们将仓储精细化管理由表面引向深入,延伸到各个层面,为仓储管理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如对资材库实行标识化管理,资材物品库存进行定位管理,对所有物品进行分区分类放置,即货架式、标牌式、定址化。美观整洁,查找方便,利于库存清查和管理。


  (二)仓储现场管理规范化

  仓储科在科技方面开拓创新,以科技促发展,保安全,将管理溶于科技应用。现场机械改造达到减损除尘目的。为改善现场条件,改变过去装仓及出仓那种灰尘遍地和尘土漫天飞的现象,将机械设备进行防尘减损改造,输送机械上安装帆布制作的封闭罩,原敞开式溜筛改造成封闭式的,所有输送机与输送机联接处都进行了封闭处理,制作了定型的产品。这一系列封闭罩拆卸方便,便于操作,真正做到了“移动设备固定化,联接处理无尘化”,在确保粮食质量的情况下,减少粮食损失损耗,尤其将过去出仓中风吹、抛洒造成损耗减少80%以上,同时又节省了人力清扫用工。这就是科技改造带来管理的新变化。


  (三)仓储应用科技化

  为做好库内罩棚仓临储玉米的安全储粮工作,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除铺设独立手检的移动式数字粮情检温系统外,同时针对罩棚仓无通风道不能进行机械通风,将其它地方应用“就仓干燥技术” 的管道进行改进,做成即插即用的“立体通风装置”,不用地下风道也可实现秋、冬季节机械通风;为改善罩棚仓内夏季积热的问题,我库在罩棚仓上安装轴流风机,同时根据设置的温度通风控制模块,实现了到设定高温自动启动,达到设定低温关闭的自动通风排积热功能,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通风,减轻人力和提高通风效率,确保储粮安全。

  (四)仓房建设管理规范化


  按照总公司、分公司把长春直属库建成全国一流库和样板库的要求,我库坚持在高起点上制定高标准。从标准仓入手,做好粮面平整、卫生清理、踏粮板铺设等标准化工作。加大检查力度,一次检查不合格,重新做,不行,再重新做,合格了再细化。就这样使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达到了吉林分公司辖区一流水平。多年来顺利通过国家及有关部门、总公司、分公司的各种专项、常规检查,在评比中名列前矛,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


  (五)仓储费用管理规范化

  严格用工管理制度,改变了以往库内工人用工制度,为规避风险,采用外包劳务派遣的方式,所有工人都纳入劳务公司管理,这种双重管理的模式增加了用工的安全性,工人作业由保管员出具申请用工单,工人队长、仓储科长出具派工单,申请用工人员旁站监督。作业费用原则上谁用工谁开作业票,由核算员审验,工人队长统计,仓储科长、主管主任签字最后形成工资单递交财务,用工制度的完善给企业带来了效益。

  (六)仓储队伍管理规范化

  我库以改革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坚持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核心,实行科学、规范、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始终把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知识水平和岗位技能作为履行好中央储备粮职责的重要工作来抓,深入开展做“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创“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企业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经常性组织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比赛,通过学习培训和技能比赛,员工业务知识水平和岗位技能明显提高。2004年,我库与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全体员工参加粮食储藏检验专业学习,全部获得储检专业毕业证书。形成了全体员工比学习、比技能、比奉献的热情和工作氛围,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4、2005年度,仓储科李志民、孙莹同志分别获得总公司优秀直属库员工称号,2007年,孙莹同志被省直机关工会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5年,我库仓储科先后被总公司和国资委评为“学习型红旗班组”和“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标杆”荣誉称号,并于2007年被全国创争活动领导小组评为“2006年度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2006年,我库保管员张志成同志在总公司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保管岗位比赛第一名,被劳动部评为全国技术能手,2007年5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光荣称号,2009年被评为吉林省第二批高级专家。

  在中储粮总公司和吉林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长春直属库紧紧围绕“三个严格”、“两个确保”和“三个服务”的要求,以人为本谋发展,精雕细刻促规范,铸就了一个规范、创新、争先并具有无限生机的现代化新型粮仓。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