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央储备粮扬州直属库典型经验介绍 |
一、企业简介 我库是98年全国500亿斤和200亿斤计划中新建储备粮库项目之一,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垂直管理的粮食仓储企业之一。直属库实行企业法人制,注册资本8190万元,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江苏分公司的领导下,开展以中央储备粮的收购、存储、运输、加工、销售及相关业务为主的经营活动。库内现有编制内在岗员工32人,其中含分库编制内员工4人。设综合、财务、业务三个建制职能科室和资产办、监管办二个非建制职能部门,以及一个非独立核算分库。上级聘任主任、副主任两名、主任助理一名。科级负责人6人(含分库3人)。多年以来,我库围绕总公司、分公司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具体工作任务,严格内部管理,规范各项流程,努力协调人手少,事务多的矛盾,克服任务重、制约大的困难,抓开局、抓推进、抓落实,基本做到了库务运作有序、经济运作有效,库外中央政策性存粮规范管理、储存安全。所管理的粮食成为国家安全粮、社会安定粮、百姓安心粮。多年来,我库分别获得中储粮总公司、江苏分公司“先进直属库”称号,获得江苏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和扬州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二、成立创建组织,规范各项制度 我库首先成立了库班子成员为主,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的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动员各科室对照中央储备粮各项管理规范,对原有的规章制度、作业流程、岗位职责逐一梳理,适时进行调整,加以完善,集中汇编。在此基础上,根据总公司要求,制定了扬州直属库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层面规范了全库岗位、人员的职责,规范了各项管理业务流程,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三、严格执行制度,加强规范管理 1、通过“四个结合”全面落实包仓制。一是把包仓制考核运作与信息系统的运转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二是把包仓制与科技储粮应用相结合,通过科技储粮提高包仓管理的可靠性、安全性、针对性。三是把包仓制与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相结合,强化内控意识,实行包仓成本总量控制,降低各项费用支出。四是把包仓制与包库制结合起来,对分库实施包库管理,提高分库的增效能力。
2、全面实施业务信息系统管理。克服人手少,工作量大,矛盾多等困难,推进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正式上线运行,并将日常工作开展与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紧密结合,全面提升了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按照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要求规范操作,做到岗位责任明确、数据录入无误、报表反复审核,确保上报的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完整性达到100%,上线率100%。 3、突出财务的监督管理功能。一是围绕各项经济考核指标,通过预算管理分析测算,情况通报,研究制定方案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各项指标的全面落实。二是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对各类经济事项实行流程管理,认真审核各项经济合同,严格资金审批手续。经营业务做到钱货两清,政策性业务,要求承储库点必须缴纳一定比例的风险保证金。按月执行“三帐”核对制度,确保帐实、帐帐相符。三是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对财务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在规范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各项会计凭证真实、有效、手续齐全,会计核算准确、及时,信息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使各项收支科学合理。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达到规范企业行为,降低运行风险的目标。全年财务结果保持良性质态,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巩固规范化成果,提高管理水平 1、确保政策性粮食政策执行到位、监督管理到位。一是强化监管队伍的执行能力,变事后监管为主为事前、事中监管为重。二是突出质量监管,变事后检测认定为过程仪器校验。三是联合条块监管,变单方责任为风险共担,权责相等。确保包仓制工作落实到位,强化指标考核,强化制度执行,严格进出库作业、仓储保管的流程、用工和安全管理。
2、落实精细化目标,扩大管理实效。一是加强财务高效优化管理。高效财务资源利用率,实现降本增收。继续研究和落实资金的高效流转,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利息收入。通过投入、改造、整合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本库及分库的各类资产的科学利用,避免闲置与浪费,努力提升资产收益率。同时进一步完善财务功能,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用途拓展,方便和满足经营管理的需求。探寻资金结算安全、快捷的最佳途径。完善更加符合本库特点的预算管理体系和内控体系,研究和制定本库及分库的相关财务制度,加强财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辖区内财务管理水平,在高效优化中提供服务。二是加强分库规范对标管理。确保分库地域分离但管理不脱节,人员分处但责任不落空,工作分块但运转不断档,实施两手抓,一手抓当前,保运转、保稳定。通过增储和扩大购销等业务的开展,加快分库现有仓容合理有效的利用,使企业增效,员工增收,实现基本费用的自求平衡。一手抓长远,促提高、促发展。按照资产上收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建立管理预算制、费用包干制、财务报帐制、业务一体制、安全责任制、资源统筹制、绩效考核制的总体运行框架,实施上收分库统一管理模式,形成操作性强、流程简洁、责任到位、考核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同时,充分考虑分库的资源和优势,确定不同的定位,形成一库一特色,一库一品牌发展路径。达到分库的“三个变”,即:精神面貌变,库容库貌变,规范管理变;“三个新”,即:管理要有新特色,效益要有新增长,收入要有新提高。三是加强员工队伍的能力作风管理。在本库和分库全面推进员工队伍的素质提高和技能提升,通过开展全员的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实施岗位人才拔尖,本库、分库的互动交流,师带徒跟班培训,岗变薪变动态管理等,使全员的业务素质、能力水平、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提升。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