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储备粮淮安直属库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简介

  中央储备粮淮安直属库位于“运河之都、美食之乡”——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是国债投资全国500亿斤新建库项目之一。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全国优质农产品产加销基地之一。粮库地处淮安市淮阴区,东距宁连、京沪高速公路出口1000米,西邻新长铁路袁北站,南傍盐河淮阴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为粮食储备、流通和集散创造了有利条件。粮库于1998年底破土动工,2000年4月建成并完成新仓装新粮压仓任务。同年9月份被国家五部委上收为中储粮总公司直属库。


  目前,淮安直属库下辖盱眙、涟水、金湖、洪泽和清浦区和平5个分库,初步实现了辖区内每个产粮县(区)都有收纳库点。直属库内现建有12幢高大平房仓、1.159公里铁路专用线和中转仓容2万吨,配有现代化的粮情检测系统、环流熏蒸系统、机械通风系统、谷物冷却系统、氮气储粮等技术设施设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产生活设施。直属库化验室配备检测粮油质量、储藏品质的仪器设施设备和专业人员,具有粮油检验资质,通过了江苏省级计量认证,2005年被认定为中储粮江苏分公司淮安粮油检测中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搭建平台。在企业发展思路上,秉承“忠诚、团结、务实、高效”的中储粮公司理念,发扬“团结创绩、事业创新、管理创优、科技创效”的淮安直属库精神,明晰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整合有效资源、立足现有基础,搭建好购销网点平台,合理布局仓容,初步实现了辖区内每个产粮县(区)都有收纳库点,为做好仓储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必需的硬件基础。同时,强化员工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全面加强员工素质教育。采取培养和引进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先后引进了8名大学生充实到相关业务岗位,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积极派员工参加系统内外的各种培训,并定期组织保管、检验等专业岗位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国家级职业技能等级评定,不断提高员工业务能力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为企业规范化管理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是订立制度。突出中央储备粮精细化管理这条主线,紧紧围绕“三个严格”、“两个确保”管理目标,践行“三个维护”企业宗旨,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地完善老制度,建立新制度,先后制定印发了《保管员包仓责任制实施办法》、《红旗仓评比制度》等仓储管理制度,使制度体系不断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重新修订《内控手册》和业务流程图、安全生产各项应急预案,细分空仓验收、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监管制度,强化督查考核,不折不扣抓好制度落实,确保各种政策性粮油安全储存、保质保量、管理规范。


  三是追求精细。规范仓储日常管理,统一辖区各库点的“三薄”“二卡”“一志”和仓储保管作业规程、操作要点等,坚持仓储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严格按照仓储精细化管理要求,施行“五定一包”工作制度,量化评价指标,细化业务流程,结合全面预算管理,逐步建立起一套分仓、分品种、分年限的单仓核算指标体系,对吨粮费用率、年保管自然损耗等指标进行量化,切实将责任落实在关键控制环节的方方面面,有效促进了仓储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逐步实现由规范化向精细化迈进。


  四是强化手段。只有将先进的管理手段真正应用于日常工作中,才能发挥出积极作用。2007年中储粮总公司在直属库统一推广和应用“中储粮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使业务信息系统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真正起到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淮安直属库坚持“不要为检查而应用,要为有效管理而使用”,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全力做到认识、设备、人员、培训、应用和维护“六到位”,主动把业务信息系统应用到日常管理每个细节中去,出入库业务坚持流程化,把好业务数据的原始录入关和审核关,做到所有出入库数据与出入库流程同步进行,实现流程完成、业务完成、数据完成,切实做到业务信息系统的使用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


  五是重视科技。全面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推广应用先进的储粮技术,坚持“科技创效”的工作理念,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主任具体抓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作部署上,将科技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将科技工作完成情况与有关执行科室的绩效奖金分配挂钩。在工作实际中,积极与南京财经大学、成都粮科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关系,并以科技储粮为推手,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改善储粮设施环境,狠抓节能减排工作,探索应用符合我库科学保粮的新技术。同时,鼓励员工小发明小改革,设立储粮科技项目奖励制度。近年来,我库拥有了粮情虫情自动化检测、高水分稻谷安全过夏试验、移动式低温烘干机供料系统改造、动态隔热结构高大平房仓控温技术、粮堆充氮储粮试验、智能通风机等多项科技成果,10多篇论文在《粮油储藏》等刊物发表。其中由我库自主研发的智能通风机,通过实验证明效果明显,已申请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六是狠抓质量
。牢牢把握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狠抓质量,追求完美。当前从市场上直接组织采购符合储备粮质量要求的粮源比较困难,相当一部分粮食必须经过多道除杂、降水处理才能入库,为此,我们突出抓好质量管理工作,重点把好“粮源采购关、入库现场关、整理进仓关和保管检查关”等四道关口,确保入仓粮食符合国标规定的质量要求。为了保证粮食储藏质量,我们积极探索和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新技术,在系统内率先开展了氮气储粮项目,新建了全国唯一的动态隔热保温“双层表皮”围护结构仓房,这些投入切实提高了粮食的储藏品质和保鲜程度,降低了储粮损失损耗,增加了库存粮食出库时的品质价值和品牌效应。目前,淮安直属库的库存粮食质量得到了业内公认,宜存率达到100%,受到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组的一致肯定。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