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西中储粮万年直属库典型经验介绍 |
一、基本情况 万年直属库是1999年500亿国债投资建库项目,于2000年竣工交付使用,本库库区现有仓容13万吨,为积极响应总公司扩大购销网点建设完善产业链的号召,2007年以来,向外拓展租库及上收购销网点仓容累计达12万吨。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及中央储备粮储存要求,全库设施设备配置精良,机械通风率、谷物冷却通风率、电子测温率、环流熏蒸率均达到100%。质量体系建设完善、检化验功能设施齐全,并于2006年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能满足进出库检验和储存品质鉴定需要。
万年直属库现储存中央储备粮、临时储备粮、托市粮及商品贸易粮共计19余万吨。各项业务全面实现了信息化流程管理。目前职工人数32人,共设置6个科室、1个质检信息中心,其中仓储科、质检中心共有员工14人,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0%,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占25%,所有仓储保管员、质检人员全部取得了保管员、质检员上岗资格证书,其中质量工程师职称1名,助理工程师1名,高级检验员职称1名,高级保管员职称1名,基本达到了一岗多能,保管与质检可进行复合岗位使用人才的管理目标。 二、规范化管理的创建主要做法 万年直属库规范化管理创建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1年至2003年规范化管理初步形成阶段。随着2000年新库装新粮的完成,2001年万年直属库着眼粮库的发展,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规模,三年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和“库区园林化、管理规范化、作业机械化、储粮科学化”的管理目标,对照中央储备粮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全体干部员工边实践边完善,集思广益,认真制定了各科室、各业务口子工作流程,按照《“规范化管理达标粮库”考核办法》要求进行严格考核管理,一手抓控温储粮、免熏蒸储粮等科学保粮攻关项目,一手抓流程规范管理,经过三年的积累,形成了良好的规范化管理基础和科学保粮经验;
三、创建规范管理取得的成效 万年直属库建库十年以来,由于坚持规范化管理,全体干部员工不懈努力,粮库面貌和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获得了“国家级绿化园林单位”称号,多次被授予“规范达标单位”的荣誉称号。“五型”粮库建设已开花结果,造就了一人多岗、一人多能的复合型岗位人才;各项作业全面机械化,实现了出入库四散运作,有效降低了经营运作成本,四项储粮新技术得到成功运用,实现了常年低温储藏及三年只熏蒸一次的绿色储粮成果,2009年中储粮总公司授予万年库“控温储粮先进单位”,低温储粮确保了储粮品质,在轮换经营中得到了市场赞誉和信赖,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质量品牌效益。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了粮库管理水平,一是数据真实可靠,避免了人为因素。二是信息传递快速便捷,提高了工作时效。三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四是业务规范统一,各岗位业务环节都在同一个规则下运行,做到了作业内容统一,流转程序统一,数据管理统一,管理目标统一,加强了监督,避免人为操作的失误,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使粮库管理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内控管理的实施,保证了各项制度、流程落实到位,规避了各个业务环节潜在风险,实现了粮安人安、高效卓越的良好管理局面。2009年万年直属库被中储粮江西分公司评为“四好班子先进集体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并获得2009年监管先进单位二等奖、仓储管理先进单位一等奖。
万年直属库经过10年来的艰苦创业,已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全库总仓容量已达25吨,本库帐面总资产额达6500万元,如加上上收库点资产,则总资产额已将近2亿元左右。库区面貌清新宜人,工作环境优美,积淀了浓厚的家园亲情文化,员工综合素质和规范管理得到了全面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9年实现创利650万元。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