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储备粮荆州直属库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简介

  中央储备粮荆州直属库地处湖北省荆州市东门外岳山新村,由原商业部于1991年投资兴建,1998年至2000年,国家先后进行了两期扩建,现有仓容20.4万吨。1996年上收为原国家粮食储备局直属库,2000年直接划转为中央储备粮荆州直属库。我库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在册员工138人(其中在岗109人),设有5科、2室、1中心、1公司、1部。现有平房仓54栋、铁路专用线1条、铁路罩棚和机械罩棚各1套、精米厂1座、各类粮仓机械设备400多台套件,固定资产达 1 亿多元,资产总额超过25亿元。我库主要负责本库和荆州市片区10家直管库中央储备粮及8个县(市、区)最低收购价粮食、临时储备粮油的管理。


  二、仓储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多年来,我库紧紧围绕 “两个确保”、“三个严格”的根本任务,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地抓好仓储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抓制度建设,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一是抓建章立制。始终坚持先立规,再行事,先后制定了涵盖整个仓储管理过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56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还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二是抓持续完善。始终坚持制度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制度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抓考评落实。始终坚持以月查月评为主线,注重日常工作,量化考评标准,改进评价方式,实行奖惩兑现。四是抓民主管理。始终坚持让员工参与管理企业,成立民主监督小组,参与物资采购、项目投资等企业管理事物。

  (二)抓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创效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全面推广储粮新技术应用。加大投入,持续改造,不断提高科技转化率,“四项”新技术应用率均达到100%。二是全面实施“控温储粮技术集成化”。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实施了“粮面压盖隔热材料+屋面喷地下水降温+仓顶聚氨脂发泡剂隔热+仓内轴流风机排积热”的综合控温储粮技术。三是多途径开展节能降耗。使用低功率、低风量轴流风机通风降温;在通风、熏蒸等设备上安装微电脑时控开关,减少无用功运转;根据粮食储存年限,确定不同的通风方式、时间和降温目标,节能降耗。四是积极开展科技储粮研究。开展以控温储粮、绿色储粮、通风保水等科技储粮试验,探索经济有效的储粮技术,降本增效。开展“小创造、小革新”活动,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抓过程控制,确保粮食质量达标。粮食质量是企业效益之源,也是安全储存的基础。一是抓源头。新粮上市前,开展产前质量调查,掌握质量状况,提供收购决策。二是抓封闭检验。实行封闭检验,隔手操作,杜绝人情粮。三是抓规范检测。用仪器检测替代感官检测,确保准确、公平。四是抓现场抽查。成立巡查专班,对现场质量进行抽查和复查。五是抓跟踪检验。每周两次大仓抽检,及时纠偏。六是抓边收边管。严格执行粮情检查制,坚持边收边通风,均衡粮温和水分。

  (四)抓优质服务,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实行一站式客户服务,将检验、检斤、结算、咨询及客户休息场所集中于一体;在客户休息区,配备空调、茶水、座椅等设施,安装电子显示屏,宣传收购政策、质价标准等信息,悬挂粮食出入库流程图、仓库布局图以及出入库仓号图;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制定服务标准,实行服务质量考评,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及服务水平。
    

  (五)抓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企业发展,员工素质是关键。一是走出去,引进来。选派员工参加各类培训持证上岗;组织员工参观学习增长见识;从大专院校招聘专业人才,充实科技队伍;请专家、学者讲课扩宽视野。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开展知识型员工评比和业务技能比武,建立学习奖励制,建立管理和科技创新单项奖励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员工学习,鼓励员工创新。三是创建学习平台。建立图书室,订阅专业报刊,创建学习园地,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六)抓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签订外包作业人员劳务合同,规避用工风险;坚持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着力抓好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定期隐患排查及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定期对库区泄洪管道、警示牌、行路指引牌、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进行检修,杜绝带“病”运转;层层签订年度安全目标责任书,开展“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和创“六无”库区活动,实现了年度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目标。

  三、取得成绩和经验

  多年来,在分公司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我库仓储管理工作从规范化到精细化再到标准化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进,管理水平日益提高,“两个确保”的基础不断夯实,企业发展稳步推进,最根本的原因和最宝贵的经验在于: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始终坚持依法治企,始终坚持以科技储粮为中心,始终从发展的高度把握仓储管理工作。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2006、2007、2008年连续3年省级文明单位,2009年被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库党委被荆州市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党组织”,在分公司系统每年被评为先进直属库。

  ——确保了储粮安全。“四项”储粮新技术应用率100% ,“一符三专四落实”到位率100%, “四无”和安全粮率常年保持100%

  ——确保了质量良好。控温储粮技术应用率100%,全年最高粮温不超过28℃,平均粮温不超过20℃,确保了中央储备粮宜存率始终保持在98 %以上。

  ——科技创新有成果。近五年,共发表科技论文10篇,我库31#仓被中储粮总公司授予“稻谷控温储藏示范仓”的称号,参与试验和起草的《谷物冷却机一机三仓冷却通风储粮技术规程(试行)》已由总公司颁布实施;自行研制的“电动式粮仓测温电缆埋线机”、“仓储害虫电子诱杀器”,获得国家专利。

  (二)管理的经验

  一、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库领导始终把仓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逢会必讲“两个确保”,始终强调并身体力行,从上到下,对仓储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高度统一,形成共识:仓储管理工作是企业生存之本,是企业发展之基,是企业效益之源,是企业竞争力之核心。 

  二、以人为本,依法治企。靠健全的制度来约束,靠科学的考核来落实,靠制度的完善来创新,始终将以人为本贯穿于制度建设中。

  三、认真履职,高效落实。仓储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功,要靠广大员工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不辞辛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及强烈的责任感来认真履职,高效落实。

  四、持续改进,鼓励创新。创新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来挑战传统的做事方法,转变员工思想观念,多途径培养员工创新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持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给予犯错误的机会,从制度上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创新。

  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坚持向先进库学习,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多方征求意见,查找管理漏洞,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