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央储备粮精河直属库典型经验介绍 |
中央储备粮精河直属库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境内,地处准噶尔盆地边缘,粮库占地面积320亩,有平仓房20栋,设计仓容10万吨,铁路专用线1.3公里,货物中转能力120吨/每小时,现有在册干部员工35人,是一个由汉、蒙古和哈萨克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自2001年上划以来,直属库就提出“仓储科技创效益”的工作理念,把仓储管理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科技储粮新途径,大力推进包仓制和仓储精细化管理, 2006年度被新疆分公司评为仓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直属库仓储管理、科技储粮创新工作年走在辖区直属库的前列,连续8年实现了宜存率、质量合格率、绿色储粮率、仓储设施完好率和轮换计划率五个100%,受到了分公司领导和仓储处的一致好评。 一、提高素质,完善机制,努力提高仓储人员工作水平 仓储管理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人。成立以库主任为组长,主管副主任为副组长,仓储管理科相关人员为组员的科技储粮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制定仓储科技创新奖励办法,与仓储人员签订岗位仓储管理责任书,激发了仓储人员的工作热情。 几年来,直属库始终把加强仓储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充实仓储力量,强化人员培训。为保证仓储人员的业务知识不断更新,鼓励学习,几年间直属库前后共委派38人次参加疆内外粮食系统组织的仓储业务培训学习,4人参加新疆粮校的仓储专业为期二年的全脱产学习,12人参加新疆粮校举办的仓储专业半脱产学习,目前仓储人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达100%,仓储综合业务能力显著提高。二是建立层级仓储责任制,鼓励各各位仓储员工积极想办法、出主意,科技储粮出效益,确保仓储工作始终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三是建立统一的工资分配和奖惩机制,制定了仓储业绩奖惩办法,重点对在平时工作扎实,在每月仓储业绩考核中成绩优秀的仓储人员给予加分奖励,以激励仓储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夯实管理基础,确保库存粮油储存安全 保证粮食储存安全和储存质量良好,是中储粮“两个确保”的基础。直属库坚持抓好各项保粮制度的落实及粮情三级检查制度的同时,认真组织落实仓储工作的包仓管理月度自查考核,坚持定期召开每周粮情工作例会,研究制定不同时期的粮油保管措施。一是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夯实硬件基础。根据粮仓不同时期的储存要求,想方设法改造和完善仓库设施,确保粮食仓库符合储粮规定标准,为粮食安全储存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针对部分仓库玻璃窗较多及保温隔热、通风性能较差,对粮食安全储藏带来不便,通过封堵多余仓窗,安装隔热密闭窗进行有效处理;为提高粮食防虫效果,为仓房每扇门窗安装防虫钢丝网;对入满粮仓房的大门,进行隔热封堵,这些投资不多,小小的改造,为安全储粮创造了有益的条件。二是以严格的制度把好粮食进出库质量关。直属库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做好粮食进出仓的质量把关工作,首先严格实行粮食出入库质量检验制度,在粮食入库前,了解掌握好粮食收购时的质量状况和粮食运输的情况,做到先检验粮食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拒绝作为储备粮入库;对储存粮食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陈粮或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未经批准不准出库。其次粮食质量检验全部由具备资质的检验人员进行化验,确保检验粮食质量数据可靠和真实。第三严格执行仓储粮食不得与可能对粮食产生污染的有害物质混存的规定。粮食仓库全部符合储存粮食的标准要求,坚持储备粮专仓存放管理制度。第四是凡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几年来,直属库未发生过坏粮事故。尤其在2009年的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中,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到位,顺利通过地州普查和自治区抽查验收。检查小组一致认为精河直属库的中央储备粮管理规范,储粮技术水平较高,完全符合中央储备粮管理要求。 三、求实创新,积极探索科技储粮新技术 几年来,直属库一直把如何延缓粮食的品质劣变速度做为科技储粮研究重点,组织仓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绿色储藏方法,撰写了《精河直属库科技储粮五年规划》,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科技储粮新技术,如“太阳能仓房制冷技术”、“热管降温安全储粮技术”、“智能通风储粮技术”、“粮堆冷源再分配技术”等,并认真对其逐一进行考核论证,确定其可行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经过多次实仓试验,并反复论证,探索出一套适合精河本地气候特点的低温储藏手段,用先进的检化验技术设备和手段,监控储粮品质变化,现已对入库粮食广泛采用机械通风降温、粮堆密闭压盖、膜下环流通风等技术相结合的科学保粮手段,实现全库低温储藏率达100%。为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绿色节能的储粮技术,在有成熟的通风降温与密闭压盖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利用自然通风原理,大胆实施“立体风网自然通风均衡粮温技术”,在低温储粮节能和夏季粮堆内均衡冷源取得一定的突破。为防止露天储油罐在夏季高温期间对储存油脂品质造成的影响,直属库科技储粮小组自行研制的“罐储油脂夏季自动喷淋降温装置”,成功解决了油脂露天存储安全度夏的难题,此项技术获得博州科技局颁发的科技成果认证。 由于直属库积极开展科技储粮工作,实践基础扎实,技术经验较为丰富,技术力量较强, 2006年被中储粮总公司确定为新疆辖区 “三北地区低温储粮技术”的示范库,2007年又被确定为“不同生态地区绿色储粮集成应用示范”项目在新疆辖区的唯一示范库;2008年被新疆分公司确定为北疆地区“控温、保水综合储粮技术”的示范库。经过多年科技储粮实践经验,精河直属库组织仓储技术人员,编写的“智能通风储粮技术规范”等三项技术标准通过所在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备案。 为将科技储粮手段与新疆分公司倡导的绿色库存管理有机结合,直属库探索利用物理的、有效的生态手段进行储粮虫害的综合防治的技术,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对储粮造成后续污染,努力全面实施无公害绿色储粮目标。如直属库在对仓储工作中的“三小”(小发明、小革新、小建议)给予更多鼓励与支持,并将其列入包仓考核的奖惩中去,有效提高仓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夏季在仓房距粮面20公分处反向粘贴透明胶带,防止虫害感染、蔓延,效果明显;在仓房四角设置通风立笼,并放置生石灰袋,避免出现通风死角并起到隔热、防潮的作用。直属库采取科技储粮与“三小”措施的有机结合,加上粮情质量安全的定期监测,有效控制储粮虫害的发生、蔓延与危害,增强了储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直属库在不断进行科技储粮探索与实践的同时,及时将取得的成果与结论进行总结,并撰写成科技论文,几年来,累计在《粮油仓储科技通讯》、《粮食储藏》等国家级粮食刊物上发表仓储科技论文8篇,自治区级粮食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其中一篇已被《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收录。科技论文的发表,及时归纳总结了多年来直属库在在科技储粮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查找分析在科技储粮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有效推动了直属库科技储粮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突出特色,仓储基础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为使仓储管理工作更加适应新形势,直属库在仓储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中不断对不合理环节及时进行调整与完善,使精细化管理向包仓管理延伸,并形成一整套具有直属库特色的仓储管理工作方法:一是“三五三” 打基础,即三个坚持:坚持三级粮情检查、坚持每周粮情例会、坚持每月业绩考核;五个不留即粮库卫生不留死角、储粮安全不留隐患、粮情检查不留空档、帐卡记载不留败笔、规范管理不留遗憾;三个强化(强化员工仓储业务素质、强化仓储各环节精细化管理、强化仓储科技创新力度)。二是“三栏二角”是氛围,在仓储科集中办公场所设立“三栏”即:岗位职责制度展示栏、工作标准流程标注栏、 “仓储园地”宣传专栏,“二角”即:仓储管理档案示范角、仓储科技资料阅览角。三是“六化管理”是做法,“六化”即:仓门窗、风口“钢网化”,粮面取样点统一“标记化”,机械设备“身份化”,仓内工作“办公化”,春秋粮面定期“耕翻化”,防虫措施“组合化”。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直属库认真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储粮方针,坚持粮情检查制度,每周及月末定期召开粮情分析例会,查问题,找原因,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做到小隐患不过月,中隐患不过周,大隐患不过日。同时,根据粮情和季节变化规律,适时对各仓进行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综合防治工作,特别在每年繁忙的轮换工作中,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一方面做好已存粮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开展新粮收购与入库工作,对新入满一仓粮食的仓房及时平整规范一仓、通风降温一仓,保证储粮的正常温度,确保了储粮安全。 直属库全体干部员工决心在总公司、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夯实“两个确保”,落实“三个维护”,搞好“三个服务”,为中储粮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