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央储备粮阜康直属库典型经验介绍 |
一、中央储备粮阜康直属库企业简介 中央储备粮阜康直属库,位于著名风景名胜区天山天池脚下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辖区,库区占地面积20.6万平方米,始建于1988年。经过三期扩建,现已建成高大平房仓和砖混结构房式仓32栋,设计仓容3.46亿斤,铁路专用线660米、站台货场面积1万平方米,储备油罐容量1680吨,有现代化的电子远程测温系统和精良的出入库机械设备。内设四科一室,在职职工72人,退休和内退16人,职工总数88人,库领导班子4人。于2001年5月上划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新疆分公司。在新疆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三个维护”企业宗旨,“三个严格”、“两个确保”根本要求,各项工作全面、协调、持续、稳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多次被新疆分公司评为“储备粮管理先进单位”和“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获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昌吉州“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爱国卫生红旗单位”、“治安模范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等称号。
阜康直属库全景图 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基础管理,推进规范化管理进程。一是严格出入库手续,对出入库数量做到日清月结。二是规范填写“三牌、四簿”,真实反映粮情状态和管理规范化程度。三是严把“粮源质量关、入库质量关、内在品质关”。四是建立仓储四级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一符、三专、四落实”的库存管理规定;坚持按月进行检查考评,实现工作流程规范化。五是为保证 “三账”统一,每月26日召开仓储、购销、财务业务对接会,做到各业务环节无缝连接。
仓储基础工作考核 (二)积极开展科学储粮,实施“绿色储粮工程” 一是利用冬季寒冷气候对当年不轮换粮食用轴流风机进行通风,待整仓粮温达到-8℃以下,及时用稻壳或苯板压盖,封堵门窗、通风洞,确保储粮常年达到准低温状态,实现了质量合格率100%,宜存率100%,免熏蒸率100%。所储中央储备粮达到了绿色储粮标准。二是按照分公司绿色储粮技术规范,进一步规范绿色库存标准化管理工作,做到绿色储粮管理流程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和统一化。三是开展了绿色储粮科技攻关,在巩固玉米就仓干燥绿色储粮科技成果应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玉米膜下环流通风控温保湿”绿色储粮新技术。
高水分玉米就仓干燥通风降水试验
膜下环流通风试点仓 (三)加强绿色粮源基地建设,打牢绿色储粮基础 根据分公司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充分利用当地兵团和地方农业生产资源,按照分公司绿色粮源基地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强绿色粮源基地建设。一是对粮源基地进行专家环境评估,确保环境无污染。二是按照分公司专家制定的绿色种植技术规程,聘请当地农业技术专家,加强基地田间种植管理全流程监控。三是与粮源基地责任人签定绿色生产收购合同,强化了责任人绿色种植责任意识。四是联系阜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兵直222团“示范点”安装了“虫林害预报灯”,预报田间病虫害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了种植环节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为开展绿色储粮和增加销售附加值奠定了基础。2010年共建立绿色粮源种植基地13万亩,为轮换补库锁定一手绿色粮源4万余吨。
库领导查看粮源基地小麦长势 (四)开展订单农业,更好地服务于种粮农民 做好为农服务工作是巩固粮源基地建设长期稳定的重要手段,我们采取多种服务方式与农民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一是大力开展“粮肥结合”化肥配送业务,2009年冬播为基地农民配送二氨608吨,折款152万元;2010年春播为基地农民配送化肥703吨。折款131万元;已签定2010年冬播需求化肥980吨,二氨987吨协议。二是2010年发放预购订金197万元。三是以成本价为基地农民配送面粉42吨,极大方便了农民进城购粮之难事。四是为222团基地发放预购订金200万元,及时解决该团在基地架设高压线急需资金问题,得到了兵团领导的好评。五是加强与种子部门合作开展良种经营,已与基地农民签订2010年冬播小麦良种协议1170吨。六是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种植技能。七是定期召开基地农民座谈会,加强沟通与合作,增进友谊与互信。八是设立“客户服务中心”为种植户和加工企业提供相关政策、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九是让利于农民,以上“粮肥结合”折款和发放的预购订金按当期银行利率计算,2010年共为农民返利18万元。
化肥配送
面粉配送 (五)加强订单规范管理,严格防范资金风险 坚持预付风险防范在前,订金(实物)发放在后的严格风险防范原则,确保订单履约率。一是聘请法律顾问,对订单条款和抵押物品证件的有效性进行审核把关。二是对所发订金(实物)实行五户联保和等值资产抵押双重风险控制。三是为基地农民购买安贷保险,防范自然灾害造成的意外风险。
订单农业签约和预购订金发放 (六)开展一站式服务,树立中储粮良好形象 按照分公司提出的“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完善服务、方便客户” “一站式”服务标准。一是设立检验、检斤、结算、兑付集中办理大厅,使售粮农户在集中办理大厅内办结除粮食入仓以外的所有售粮手续。二是设置 “一站式”服务示意图、收购业务流程图、库区平面示意图指引售粮农民到达所需位置。三是公布质量标准、收购政策和价格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四是为订单大户开辟售粮“绿色通道”,并享受贵宾待遇,有专职工作人员为其办结一切售粮手续。五是设立售粮农民休息等待场所并安装电子显示屏幕,提示各窗口业务办结排号,滚动显示收购价格、收购政策、天气预报、质量标准等信息。六是设立司磅室外计量同步显示器,接受售粮农民对计量结果的监督。七是开设 “督导监督服务窗口”,受理售粮农民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监督举报。八是聘请地方行风义务监督员实施收购全过程监督。九是开通24小时监督电话,受理售粮农民对收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十是为售粮农民提供经济餐和为需要住宿的提供免费住宿,并免费提供常用药品和茶水。十一是实行24小时不间断收购方式,提高卸粮速度,减少售粮农民等候时间。十二是加强银企合作,实行粮款结算 “一卡通”,提高结算办结效率。十三是倡导员工文明用语,微笑服务,主动为售粮农民排忧解难,让售粮农民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树立中储粮人良好形象。
“一站式”服务中心 三、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一)规范管理,科学保粮,努力提升“两个确保”质量 几年来,阜康直属库利用机械通风、环流通风、稻壳压盖、苯板压盖等储粮技术,有效地优化了储粮环境,确保了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通过高水分玉米就仓干燥技术能将16.5%水分的玉米降至14%以下,并且能安全度夏;玉米膜下环流通风技术虽然还未进行环流通风阶段,但在实施稻壳压盖密封薄膜的3个月当中玉米水分仍保持在入仓时的标准,粮温仍维持在通风结束时的水平。达到了“控温保湿”的目的,提高绿色储粮科技成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贡献率。 (二)实行预算管理,实现增收节支 1、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年来仓储管理科人员自己动手修理维护机械设备158台次,节约费用10万元;制做卸粮设备、溜筛8台,节约费用5万元;制做各种标识牌15块,节约费用2万元;改造档粮板、防鼠板68块,库房梯架16个,清理设备2台,节约费用3万元,节约费用总计20万元。 2、实行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费用 把粮食出入库所耗用的电费直接与装卸队挂钩,60%的电费由装卸队承担,消除了机械空转现象,提高了卸粮速度,节约了费用。出库电费由原来的0.5元/吨降至现在的0.17元/吨,出库数量由原来的500吨/天上升到现在的1000吨/天;入库电费由原来的0.8元/吨降至现在的0.50元/吨,入库数量由原来的1500吨/天上升到现在的2500吨/天;一年多来来共节约电费42840元。三是加快卸粮速度,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今年凡是给本库运粮车辆在30吨以上的将全部改造成半自动卸车状态。对运粮车队实行大包干的办法,与去年相比费用下降15元/吨,总费用将降低165万元左右;卸粮速度将由原来的2500吨/天提高到3000吨/天;卸粮人员由原来的12人/天/栋仓节省到6人/天/栋仓;节省电费1万元。 (三)开展订单农业,加强粮源基地建设,有效服务 “三农” 阜康直属库紧紧围绕总公司“打造从田间到餐桌完整产业链条”发展战略,在持之以恒地夯实“两个确保”基础和严格政策性粮食管理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全力推进订单农业和服务“三农”工作,订单农业给农民带来实惠,给政府党委做好“服务三农”工作减轻了压力,更为直属库带来了优质、稳定的粮源,实现了农民和企业双赢。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