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雄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
一、企业简介 雄县国家粮食储备库是2001年国债投资建设项目,占地100亩,投资2120万元,建设仓容4万吨。各种粮食保管、检化验和装卸设施设备以及计算机管理系统一应俱全。现有干部职工35人。公司组建以来,始终秉承“求真务实 锐意进取 诚实守信 共创和谐”的企业精神,追求“坚持以人为本 落实科学发展 提高员工素质 构建和谐企业”的理念,大力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员工风貌积极向上,于2007年顺利通过保定市粮食局验收,企业效益连年递增,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转变职工思想找定位,谋划企业发展创思路 通过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为契机,从全面解决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职工精神面貌三个方面入手,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并取得突破。一是转变职工思想观念。组织全体职工深入开展“企业发展壮大我该做什么”的大讨论,使职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改制后全体员工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只有群策群力,企业才能发展壮大,职工精神面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依据《公司法》,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决策监督机构,形成了决策、监督、经营相互制约、协调运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做到了权责明确,管理规范,协调运转,相互制约,处处依法依规运作。三是坚定兴企强企信心。围绕规范化管理建章立制达60余条,使各岗位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企业凝聚力明显增强,建言献策氛围十分活跃。全体职工累计提出企业发展合理建议60余条,并全部纳入我库发展建议库,作为我库今后发展的重要参考意见。 (二)明确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根据工作需要,我库共设有5个职能科室,分别是办公室、业务科、仓检科、保卫科、财务科。中层管理人员全部通过竞争上岗,优化配置,择优录用,并定期考核。各科室职责全部上墙,员工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工资制度,把任务、责任量化到岗,分解到人,实行“责、权、利”挂钩,超者奖,差者罚,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使员工潜能在制度范围内得以充分发挥。企业人员管理实现了规范化。 (三)严格财务管理,把节支培育成企业增收的新亮点 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把费用开支关,坚持审批一支笔,日常开支定额包干,超支自付,坚决做到必须花的钱尽量少花,可花可不花的坚决不花,超千元大宗费用开支经董事会研究后方能列支。全库形成了“节约不论大小,节约从自身做起”的良好氛围。2006年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以来,员工坚持自己动手,累计清理晾晒粮食3万余吨,节约费用开支10余万元,2009年6657吨省储小麦轮换出入库也全部由职工自己动手完成,仅此就节省开支5万元。节支成为企业增收的新亮点。 (四)塑造企业文化,打造企业软实力 企业文化是凝聚人心、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和力量,是决定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我们始终注重培养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的政治文化,团结拼搏、快捷高效的团队文化,诚实守信、质量第一的经营文化,以企为家、爱岗敬业的员工文化,形成了健康向上、勃勃生机的良好氛围,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一是重视企业高层领导的示范作用。企业文化是一把手文化,企业高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倡导、实践、推动和创新的关键作用。无论出勤、工作、学习、参加劳动或文娱活动,库领导处处带头,以示范作用带动员工,使行为感染胜过语言督促,形成了勤学习、顾大局、务实效、争一流的良好氛围。二是注重员工的学习和培训。鼓励和引导员工树立“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恭谦学习态度、“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勤奋学习态度和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要求员工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总结、勤于钻研思考,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每周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雷打不动。我们还适时组织员工外出学习培训,近年来,累计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培训达60人次,有12名职工在岗自修了专科或本科学历,8名员工取得了化验、仓储保管、统计、汽车驾驶等职业任职资格证书。三是改善工作环境,突出人性化管理。2007年投资60万元改造了办公楼,统一购置办公用具,实现了办公室的整齐划一,改善了办公环境;2009年投资10万元装修员工食堂,重新购置炊具、餐具,保证了职工有一个干净的就餐环境;投资2万元,为职工统一购置了被褥和洗漱用具,每年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一次军训,领导带头参加,训练项目包括站姿、坐姿以及内务整理等,宿舍的物品摆放规范整齐,专门科室不定期进行检查,不达标的予以罚款处罚,保证了职工拥有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投资1万元修建了室内休闲娱乐室和室外活动区,使职工在工作之余进行文体娱乐活动,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这也成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绝佳体现。 (五)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企业形象。为配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我库投资40余万元对仓房、附属设施以及围墙进行了粉刷,对全库的卫生进行了清理,确保不留死角,从整体上提升了企业形象。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满意在单位”活动,以政府满意、群众满意、员工满意为标准,积极收购农民出售的余粮,严格执行国家的质量、价格政策,带头做到依质论价,不压级压价,也不抬级抬。投资3万余元整修服务大厅,配备打气筒、饮水桶、休息座椅等,既保证国家政策执行到位,又为售粮农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实现了农民、企业和企业员工的三方共赢,树立了企业服务“三农”的新形象。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创建活动,全体干部员工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很大提高,能够熟练应用粮食储藏技术,形成了人人懂标准、工作靠标准的新局面。培育企业文化,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美化绿化库区环境,使库容库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建设服务大厅,开展“满意在单位”活动,展现了粮食企业服务“三农”的良好形象,大大提升了企业的信誉、知名度和整体形象。我们藉此积极疏通信贷渠道,不断加大内引外联力度,千方百计找门路,争取代储代存指标。目前4万吨仓容已全部装满,避免了国有资产的闲置和浪费,实现了资产利用最优化和企业效益最大化。 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大门北侧部分空地已列入商居楼开发规划,开发收益将全部用于仓储设施建设。县政府已原则同意在西侧墙外划拨60亩土地作为我库建仓用地。届时我库仓容将达8万吨。一个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现代化粮库将初具规模。收储能力的扩大,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