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粮油集团鸣李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
我库位于太原、榆次交界处,西依108国道,北毗太旧高速公路,石太、太焦、同蒲三条铁路干线邻库通过,处于交通枢纽地带,是理想的粮食仓储集散地。我库筹建于1992年,始建于1995年,扩建于1998年,从1993年起国家先后投资7730余万元,企业自筹1000余万元,建成标准房式仓37栋及相应的附属设施,仓容量达16.5万吨。现有铁路专用线3.2公里,铁路及货位钢罩棚1万平方米,库内铁路专用线有效长度800米,能同时满足整列车皮装卸。库区占地面积189.9亩,全库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库区地面全部硬化。我库拥有粮油化验室一座,设备齐全,设施一流。拥有先进的仓储设施设备146台套,消防器材、设备齐全,拥有消防车1辆。办公自动化设备27台套,已建成高效便捷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具有电子测温、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红外线监控等完善的设施。所有设备情况良好,运行正常。目前,我库是山西省内仓容最大、设施最全、人员素质较高、硬件和软件建设较先进的粮食储备库。我库是山西粮食系统唯一的特种技能培训基地,还是山西省最大的放心粮油物流(配送)中心。 我库现有职工304人,其中党员93人,工会、青年团、妇联机构健全,达到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160人,占全库职工的50%以上,基本形成了一支文化素质高,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职工队伍。 我库运用“四合一”技术科学储粮,科学保粮率达到100%,“一符六无”达标率100%。 在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下,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我库实现了仓储管理规范化。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一、“一符”--账实相符。 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结果表明我库存放的中央储备粮和省储备粮账实相符、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宜存标准。无论常规保管的粮食还是正在轮换当中的粮食,所有保管账、会计账、统计账和仓内保管卡数量均与实物相符。而且在粮食入库时,能按照不同品种、性质、等级分类入库保管,同时分别计入保管卡、统计账和会计账,做到账、表、卡相互对应,真实一致。在保管过程及出库时,始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做到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 二、“两全”--规章制度健全,粮食机械设备齐全。 我库通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点、而且是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即《山西鸣李省粮食储备库管理规范》和《山西鸣李省粮食储备库仓储管理制度》,这套制度对各部门的工作范围,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都有明确的规定,便于管理,便于考核,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调动和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我库作为一个大型粮食仓储企业,购置和配备的粮库作业所必需的机械设备如地衡、输送机、清杂筛、环流熏蒸机、机械风机、消防器材、化验设备、电子粮情检测系统、电视红外监控系统和铁路专用线等硬件设施,这些设备投入使用后,我库按照仓储规范化管理要求,对设施和设备进行了重新编号整理、建立档案,规范使用和维修记录,不但满足了我库的日常管理和仓储工作的需要,而且大大增强了我库的吞吐能力。 三、“三高”--队伍素质高、经济效益高、科保水平高。 一个企业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在库主任姜三星同志的带领下,班子成员不搞内耗,团结进取,职工队伍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全体职工多年来从未发生过违法违纪问题。在组织职工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方面,鼓励职工参加各类成人教育学习,都做了有效地尝试,职工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160人,占全部职工的50%以上。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我库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0万余元用于保管员、检化验、财务统计人员资格证书的培训,先后共有63人次参加了国家粮食局、中储粮山西分公司和省粮食局组织的职业技能和专业培训,使所有专业岗位职工都取得了资格证书,实现了全部技术岗位持证上岗的要求。 几年来,我库主要靠自身的努力做好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工作,从来没有骗取、挤占、截留、挪用储备粮贷款和其它费用。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实现了企业盈利和职工增收。通过运用“四合一”技术科学储粮,使科学保粮率达到了100%,初步实现了“绿色保粮”。 四、“四好”--执行政策好,储备粮管理好、仓房质量好、库容库貌好。 我库存放的粮食主要是中央储备粮和省储备粮。因此,在日常管理和轮换过程中,始终把执行国家和省里的有关政策规定放在首位,保证做到“一符”、“四无”、“三专”、“四落实”,经常处于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使各项业务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没有任何违反制度的行为。由于我库是新建粮库,加上平时注重管理,库房门窗、墙体、地面的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库容库貌保持整齐、规范,实现了花园式粮库所要求的绿化、白化、净化、美化和硬化,给职工创造了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五、“五化”--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装备现代化、经营集约化。 实现无纸化办公,建立电子文档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库的发展目标之一;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我库已建立企业网站,实现库内局域联网,每月更新一次内容;在“四散”装备方面,我库已于 2003年初就已完全实现,相关设备完全能够满足“四散”需要;在粮情监测和检化验仪器的配置和使用方面,我库目前所使用的都是较为先进的设备,而且较为齐全,完全能够满足粮库全方位运转的需求。 六、“六无”--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无陈化、无污染。 我库作为一个新建的大型粮库,我库把创建“四无”粮仓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坚决贯彻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保粮方针,在粮食入库时严把质量关,做到不合格粮食坚决不能入库。在日常保管中,由于我库有一套严格的仓储管理制度,并能坚持贯彻执行,加之各种储粮设备先进、齐全,为实现“六无”和提高“六无”粮仓的水平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发现虫害或出现其它异常情况时,都能够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规定进行解决,特别是严格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予以办理,从而使储备粮常年处于“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状态。 经过我库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我库努力探索运用和实验适合本库的科学储粮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广绿色储粮工程,不断提升科学保粮水平,取得了“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的称号。在成绩面前,我们要保持不骄不躁、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工作作风,把我们的储备库建设得更好,为全国的粮油仓储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