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顶山湛南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典型经验介绍 |
平顶山湛南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城乡路中段,始建于1957年,1992年12月被国家粮食局命名为河南平顶山湛南国家粮食储备库,2006年6月1日改制为国有控股有限公司。目前占地面积106亩,拥有现代化仓房19座,简易仓6座,总容量8万余吨,固定资产2600万元,总资产1.04亿元,具备中央及省级储备粮代储资格,担负着各级储备粮储备、轮换任务。 近年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企业管理上提出了“打牢基础,强化责任,规范行为,提升水平”的管理方针,从完善管理制度入手,优化管理流程,规范管理行为,建立了“五化”(管理制度科学化、管理操作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行为规范化、管理过程人性化)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努力打造河南名库。在各级政府及省、市粮食局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全体员工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公司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仓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实现经营量5万多吨,实现效益50多万元。由于工作扎实,成绩突出,先后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省“一符四无”先进单位、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平顶山市目标管理优胜单位”、“河南省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十佳粮库”、“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公司现已发展为平顶山市规模较大、仓储设施先进、环境整洁优美、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国家粮食储备企业。 现将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介绍如下: 一、强化制度建设,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为落实规范化管理提供保障 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制度,从而使各项工作的运行有条不紊,做到了执行有制度、行为有标准、工作有考核、责任有落实,有效堵塞工作漏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㈠完善制度,科学管理 依据国家粮食政策和法规、技术规范等,结合公司实际,先后制订完善了仓储管理、财务管理、安全保卫、综合管理四大类《规章制度》81项1300多条,基本涵盖了内部管理的全部工作业务,从而建立起了“全员、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 ㈡明确责任,强化管理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新制订了自董事长到员工的《岗位职责》共61项580条,将企业的目标和管理要求通过《岗位职责》分解落实到各个工作岗位和每个干部职工身上。大力推行“三定、四包、一挂钩”(即定人、定仓、定责任;包出入库数量无超耗、包质量良好无变质、包管理规范无差错、包储粮安全无事故;工作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的责任承包制,强化岗位责任,推行规范管理。 ㈢制定标准,规范管理 按照标准化带动规范化的要求,将管理制度提炼、升华为企业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各项工作的管理标准、仓储作业的技术标准,共制定《工作标准》55条、《员工行为规范》40条。使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对照,让每位员工都明确了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有力地规范了员工工作行为。 ㈣制度上墙,营造氛围 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经过认真研究、分析,科学、严密地制定了各项业务工作规程,使各项业务衔接有序、科学合理、精准到位。并把《员工行为规范》、《工作标准》、《岗位职责》、《作业流程图》等制作成大型文化牌,悬挂在醒目位置,让员工感到规章制度就在身边、就在心中。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为实施规范化管理夯实基础。 近年来,公司将提高职工业务素质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努力打造一支既懂粮食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关业务技能;既懂粮食经营管理,又善于处理复杂问题;既具爱岗敬业精神,又能开拓创新的管理队伍。 ㈠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开展自培自教 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分阶段落实实施。每年以粮食法规、国家新颁粮食标准、储粮新技术以及部门规章为重点,开展学习、培训2—3期,并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储粮害虫识别、粮情检查分析处理和粮食品质检测等业务比武练兵活动,将考试成绩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奖罚兑现。 ㈡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进行培训,提高培训质量水平 每年投入教育经费10余万元,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业务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培训讲座,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市举办的的财会知识、仓储管理、检化验、安全管理等方面业务知识的学习。目前,保化人员、财会人员等全部实现了持证上岗,部分职工持有多种资格证书,从而为实施规范化管理和提高管理水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完善规范化标准化考核体系,积极推进规范化管理 我们牢牢抓住各项基础工作不放松,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入手细化、量化考核标准,推进规范化管理考核,努力做到基础牢、执行严、效果实。 ㈠完善各类考核体系,在基础上求“牢” 规范化管理考核的基础是各项考核标准制定的精细程度。在各类考核体系制定方面,一是不断修改和完善已经制定的标准体系。二是对现有标准体系进行认真梳理、整合、细化、量化。三是建立规范化管理考核的各类配套体系。先后建立了规范化管理考核体系、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体系、文明创建整治体系等。 ㈡创新各类考核办法,在执行上求“严” 一是依照《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岗位职责》、《行为规范》,推行全员目标管理百分考核奖惩办法,建立起班子成员考核科室长、科室长考核职工、全体职工考核班子成员的全员无缝隙考核体系。二是建立了对中层干部、职工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日常考核与抽查相结合,内部与外部考核相结合,严格奖惩、奖罚兑现。 ㈢突出工作重点,在效果上求“实”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推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一切先进的管理手段都要体现在良好的效果上。为了使规范化管理融入每个职工的心田,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近年来,公司以仓储管理为重点,完善规范化管理体系,严格考核制度,提出了“一切向我看齐,一切从我做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等管理口号。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有力地促进了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开创了班子团结进取、职工务实向上、环境整洁优美、发展后劲十足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三年跨越三大步的目标,固定资产由2006年的1200万元发展到2009年的2600万元,人均年收入由0.95万元增长到2.5万元。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五型”企业,促使规范化管理向纵深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现代管理的进一步深化。多年来,公司牢固树立“团结拼搏、与时俱进” 的企业精神、积极营造以“精细、严实、和谐、超越”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大力开展“四无”、“六好”劳动竞赛活动,努力构建“五型”企业。 ㈠创建学习型企业,走全面发展之路 开展职工学习竞赛活动,2009年职工学习笔记都在10万字以上,有的达到了20余万字,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业务水平,为企业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㈡创建人本型企业,走和谐发展之路 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实行民主管理。每项制度的第一草拟者是职工,从职工中来又到职工中去;实行刚性制度在柔性的管理中推行;全面推行厂务公开,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每年节假日前后举办拔河、爬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全体职工充分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快乐,为公司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㈢创建创新型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 自行设计安装了简易仓仓外熏蒸系统、“卸粮平台”等生产器械,总结出了“四无”、“六好”百分考核法(“四无”是指无虫害、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六好”是指劳动纪律好、清洁卫生好、原始记录好、收发现场好、商品堆装好、帐表质量好)和“四季”储粮管理法,独创了多功能通风管道在粮堆的应用、风道口缓释环流熏蒸等储粮新技术,积极开展科学保粮,确保储粮品质,使“一符四无”率、科学保粮率、粮食宜存率常年达100%。 ㈣创建节约型企业,走集约发展之路 按照粮食规范化保管制度,采用微机测温、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等储粮技术,减少化学药剂用量,降低了保管费用。同时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滴油、一分钱做起,常年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几年来,在经营规模逐年扩大的情况下,公司可控费用逐年下降10%,资金利用率提高30%。 ㈤创建成长型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1年利用国债投资1300万元,新建现代化仓房7座;近年自筹资金200多万元,新建储粮仓房6座(新增仓容1.5万吨)、机械库1座、药品库1座、改造老旧仓房12座,安装储粮管理信息系统2套,进一步改善了储粮条件,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业无止境,争做一流是我公司不懈追求的目标。今后,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发扬“团结拼搏、与时俱进”的企业精神,积极培育工作新亮点,努力推进我公司规范化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创工作新业绩,为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推动粮食经济的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