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五通桥国家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基本情况


  四川乐山五通桥国家粮食储备库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乐宜高速和213国道贯穿全境,距岷江专用水陆码头500米,可直达宜宾、重庆,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粮库于1985年动工修建,1986年竣工。全库占地面积50亩,拥有砖混结构平房仓26幢,仓容量34452吨。1992年粮库经国家粮食储备局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命名的国家粮食储备库之一。2005年粮库报经国家粮食局和四川省粮食局批准,分别获得了中央和省级储备粮认定资格。粮库现下设三科一室和一个分库,即业务科、财务科、储运科、办公室和冠英分库。现聘有员工26名,平均年龄35.5岁。文化程度中:大学本科学历4人(其中粮食储藏专业1人),大专7人,中专8人,高(初)中7人。粮库有19名员工通过学习和上级培训拥有粮食职业资格证书,有专职保管员12人,专职检(化)验员2人。

  二、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投入 夯实基础

  建库初期,由于粮库修建资金少,致使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几年来我库致力于“管理精细化、行动军事化、环境优美化”为总体奋斗目标,不断地筹措资金加大对库区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库区基础设施满足了各级储备粮管理的需要。自企业转制九来年,粮库先后自筹投入资金近600万元(平均每年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占储备粮保管费收入的30%以上,投入比例得到2007年国家粮食局专家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建成了粮情电子测温测湿、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等完整配套的先进储粮设施。库区内配置了能够满足安全的全天候电脑图象监视系统2套。库区和办公区彻底分开。新增库区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对原仓房屋顶和外墙进行了隔热、防水和美化改造。全面更换了库区用电变压器、线路、地磅和粮食输送设备、清理设备及系列检(化)验器材。新增了四条库区防洪管道和四个粮食罩棚3000平方米,提高了库区防洪能力和粮食进出库装卸能力。改善了库区办公条件,新建了库检(化)验室,购置了办公电脑11台。通过对库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和保粮科技的运用,大大地改善了储粮环境,更加规范了我库储备粮的管理工作,确保了储存粮油的安全。

  (二)强化管理 规范运作

  粮库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发扬团结、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创新管理机制,粮库围绕办公室工作管理、财务工作管理、业务工作管理、仓储工作管理和安全工作管理五条主线,建立和健全了企业五十八项管理规章制度,保证了企业管理规范化,行动军事化,环境优美化。企业经营管理和资信良好,企业无亏损、无违反国家粮食法规政策、无一起储粮安全及其他安全事故发生。一是围绕储备粮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粮库自身管理和发展的需要,相继建立了《员工工资考核管理办法》、《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粮食出入库管理办法》、《储备粮粮情周分析讲评制度》、《粮库科技储粮实施意见》、《粮库会议制度》、《员工作息考评制度》、《库主任轮流带班制度》及《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办法》等十多项企业管理制度,从主要领导到一线员工层层签订各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使企业各项工作在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

  二是实行仓储管理精细化。粮库按照仓储管理业务的各项工作内容,分解细化业务流程,要求各业务之间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将任务分解到每个时段,每个科室,每个岗位,并将每个人的工作任务标准化、量化,真正做到执行有制度、行为有标准、责任有落实、工作有考核。其次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粮库严格执行由库主任每月组织的员工业务会查考核与收入挂勾制度,现场讲评,公开评分,当月兑现,并对连续二次存在问题的员工实行点名警示制和经济处罚,员工月平均收入差距达200多元,通过规范化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激发了全库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团队精神。推行分管副主任每周组织的粮情讲评分析总结制度,及时传达上级关于仓储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使各项工作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有分析、有奖惩。认真配合直属库和农业发展银行专管员每月进行的粮情检查制度和库存检查制度。严格执行了“保管员天天查、科室三天一小查、库主任每月必查、大风大雨及时查”的粮情检查制度。三是粮库从粮食储藏、粮油质量分析、害虫防治、粮食机械设备等方面入手,以达到绿色、生态、安全、高效为目的,建立专项研发基金,成立专研小组,明确奖励措施,大力开展了科技储粮工作。2009年粮库在能用则用、能省则省、废物利用上自制的移动式粮食清杂机在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中得到了国家检查组的高度赞扬。目前粮

  库所储粮食粮温正常、粮情稳定,粮食宜存率达100%,机械通风比例达100%,双低规范化储粮达80%以上(双低规范化储粮比例在全省名列前茅)。近两年来粮库多次执行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轮换、调运和竞拍等国家宏观调控任务中,为维护农户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狠抓中央和地方储备粮食轮换工作。在粮食轮换工作中,粮库认真分析当年粮食市场行情走势,采取了先购后销、边购边销、先销后购和承包轮换等几种方式,严格控制了轮换架空期和价格风险。成立了轮换工作领导小组,对轮换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对轮换粮食购销时机、价格、销售方向、采购方向及质量进行认真研究,做到集体民主决策,阳光操作,并及时向全库员工通报轮换工作新动态,做到个个参与,人人明白。近几年粮库轮换工作在确保质量、数量和规定时间内,不仅年年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对当地粮食市场的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粮库从历年粮食轮换收益中分别逐步建立了近100万元的粮库粮食轮换风险基金和员工风险保障基金,不断增强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五是规范财务和统计工作,严格按照《会计法》、《统计法》和有关财经制度要求,对会统工作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做到会计、统计、保管的帐帐、帐实相符,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六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认真搞好粮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粮库从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安全检查、安全整改、安全活动及安全奖惩等六个方面入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将安全生产工作贯彻到企业的每一项经营管理之中,做到了会会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事事想安全,确保了粮库自成立以来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三)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几年来,粮库不断地从强化员工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全面提升粮库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入手,加强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争创一流的和谐粮库。一是鼓励员工通过网络、订阅报刊、购买专业书籍等方式利用现有条件和业余时间自学,不断充实理论和专业知识。二是经常举办业务知识竞赛和积极组织员工分批参加上级各项业务培训。三是合理利用工作时间到省内先进粮库参观学习。四是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到粮库讲课、指导,使员工不断更新观念,掌握科技最新动态,提高素质水平。五是经常性在全库员工中开展“库兴我荣,库衰我耻”的形势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六是坚持每月升国旗、库旗仪式,不断提高全库员工的责任感、危机感和使命感。每半年对员工进行一次军事队列操练,不断规范员工的行姿、站姿和坐姿。全库员工认真执行了持证统一着装上岗和普通话报告制度。七是积极与驻地部队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定期举办防火、防汛演练。爱事业、爱企业、爱岗位、爱同事在企业蔚然成风,员工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三、取得成效及经验

  近几年来粮库围绕落实“两个确保”和“三个严格”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方式,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实现了所储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从2001年至今,粮库年年被市、区粮食局评为“一符四无粮库”。2003年被四川省粮食局评为“粮油仓储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至2008年被中储粮管理总公司成都分公司评为“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乐山市粮食局、眉山市粮食局和中储粮眉山直属库评为“粮油仓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在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中,粮库经营与仓储管理工作得到了国家检查组的充分肯定。2010年6月在全国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中被国家粮食局授予为“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称号。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