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简介

  四川泸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属国有独资粮食企业,位于泸州市北面泸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的泸县县城,背靠省级风景名胜区—“川南明珠” 玉蟾山; 距泸州33公里、隆昌26公里, 厦蓉高速公路、321国道、隆叙铁路、省道219贯穿全境,交通便捷;占地44000平方米,地形平缓。属亚热带浅丘地貌,年降水量1106mm,年平均气温17.6℃,冬季最低气温-0.19℃,夏季最高气温39℃。

  四川泸县国家粮食储备库于1956年建库,1984年、1986年扩建,2001年第三期国债再次扩建。全库资产总额2108万元,职工35人,四川泸县国家粮食储备库由主库区和一分库组成;下设综合科 、财会科、仓储科、购销科、质检中心;有仓库26间,仓型由高大平房仓和机械房式仓组成,库区环境优美,设施配备先进,有完善的粮油检验设施, 有先进的粮情电子自动监测糸统, 库区內设置了局域网, 对储备、财务、人力资源、行政工作进行网络化管理, 实现了信息管理,是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粮库。

  二、加强基础建设, 实行规范管理

  为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规范管理,四川泸县国家粮食储备库把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制度作为全面做好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切入点。粮库始终紧紧围绕“两个确保”、“三严”、“三化”建设为目标,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及岗位考核制度,全库员工每月实行精细化管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效益工资挂勾,来巩固开展规范我库的仓储管理工作。

  (一)严把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关

  我库以科学技术为导向,以改善设施为前提,坚持合理、有效、有序地改造仓储设施,努力提升仓储功能。从2002年来,粮库先后投资355万元,用于仓储设施的改造。全面提升了仓储功能,美化了环境,改善了库容库貌。两库区配有汽车衡2台,机械罩棚2个,清理筛5台,扒粮机2台,移动式打包机2台,移动补仓提升输送机3台,环流熏蒸机2台,磷化氢气体仓外发生器2台,转向输送机2台,移动升高输送机6台,离心机械通风机15台,轴流通风机44台;检化验设备119台(套);计算机测温控制系统2套;办公用计算机12台,全库基本上实现机械化作业和自动化办公。

  (二)强化“三化”建设,确保管理规范

  粮库主要任务是负责两级储备粮的管理,员工从身份、职能、储粮的管理模式及要求,发生了根本转变,怎样做才能完成储备粮管理工作任务。四川泸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党政一班人提出了“管理规范化”,“环境优美化”、“行动军事化”的三化建设发展规划。“管理规范化”,抓好仓储管理从入库、储存、出库每一环节,制定相应的制度,一步一步抓好管理规范化工作。“环境优美化”,粮库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投入,提高企业形象。重点抓好主库区环境绿化工程,使主库区绿化率达到了70%,同时在库区内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行动军事化”,粮库购置服装,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每年进行军训,统一报告用语,报告站姿,同时规范了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做到令行禁止。

  三、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粮库步入科学、有序、健康发展轨道,企业再上台阶,储备粮的管理切实做到“两个确保”,科学储粮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荣获四川省粮食局先进粮库单位;2005年被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评为中央储备粮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至2008年间连续三次被中储粮成都分公司评为中央储备粮管理先进单位;企业年年评为泸州市粮食局“一符四无” 粮库达标单位;2008年评为泸州市粮食仓储管理示范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多年的洗礼和磨砺,经过对多种荣誉和创新的不懈追求与探索,经过不断对自身突破和飞越,务实、和谐、奋进的崇尚精神在四川泸县国家粮食储备库蔚然成风。荣誉无止境,探索也无止境,现在的管库人正以崭新的面貌在幽美、文明、规范的快车道上留下深深的足迹,迈向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