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城区沙龙路。库区占地面积88亩,紧邻318国道,距长江水运码头不足3公里,距万州火车站约5公里。交通便利,具有较强的粮食集散、辐射能力。
我库始建于1990年,分两期工程建成,第一期工程是经原商业部批准投资建设,于1992年建成拱板式平房仓12幢,共24个仓间,仓容量为4.044万吨;第二期工程是由1998年国债投资建设,1999年建成拱板式平房仓3幢,共6个仓间,仓容量2.8008万吨。两期建设共建仓容6.8448万吨。
我库目前代储有中央储备粮和市级储备粮。有在岗职工39人,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职工文化程度较高,中专学历以上的职工有33人,有技术职称的13人。专职人员均有职业资格证书,全部实行了持证上岗。
前三排为一期工程共24间仓,仓容量4.044万吨;后一排半为二期工程共6间仓,仓容量2.8008万吨。
在企业的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中,我库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推动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转变员工观念、提高职工素质,打造实施规范化管理的软件环境;提升仓储设施功能、改善储粮条件,为规范化管理提供硬件条件。
一、以转变员工思想行为入手,规范仓储管理
为了实现仓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我库在转变员工观念、提高职工素质上,主要抓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理念灌输
在提升管理的变革中,最大的障碍是员工的素质和习惯。因此,我库在企业管理中,十分注重员工思想和素质的教育,以及员工习惯的培养。在思想素质教育方面,我库长期坚持在每周四下午组织职工集体学习。特别是在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中,不仅给每个员工购买了精细化管理系列丛书《细节决定成败》,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学习、讨论,大力倡导“把小事做细”,而且将每位员工的学习心得汇编成册—《万县国家粮食储备库精细化管理—职工学习心得汇编》,人手一本,让大家进一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员工习惯养成上,我库除了强调用制度管事,让企业领导的要求和严格程度深入人心,使员工在思想上潜移默化。同时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理论,企业在物质基础方面创造出规范的环境,用客观存在的规范环境去引导、约束职工的行为,以达到职工行为规范的目的。长期规范的行为,最终养成行为规范的习惯。

职工上班进办公楼门厅时抬头就能看到具有时代特色的“每天迈出新一步”字样。
(二)制度约束
在企业管理理念上,我库一贯主张以制度管人、管事。任何事情都按制度执行,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不断进行着管理制度的细化和完善。特别是在开展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中,企业针对仓储管理工作的特性,专题制订了《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对仓储管理活动中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要求、实施办法、操作规范等都进行了明确,确保了仓储工作开展的规范化、仓储管理的规范化。
(三)监督检查
严格有效的管理不仅依靠严格的制度,而且需要制度的严格执行。这就是一个执行力的问题。对于如何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问题,我库主要注重两个环节:
1、凡事按制度执行,用制度管人管事,对事不对人。这样让职工人人都清楚,自己即使有特殊需要,希望得到照顾,但人人都得执行制度,超越集体利益的个人需求是不可能实现的。有效约束了作为执行者的偷懒、偷利、搞特殊化的思想。
2、加强检查,严格考核。管理的重点,是对执行的管理,发力点在抓落实,必须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因此,在制度执行上,加强检查是关键。我库的监督检查工作长年不断,对仓房内,企业领导是每月、部门负责人是每周的定期检查;对仓外,除企业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不定期巡查外,每季度还组织相关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进行全方位检查、评比。

库区整洁亮丽,花草树木搭配错落有致,工作于其中身感无比舒心。
总体而言,我库企业管理工作的根本理念是“管理靠制度,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形成了一套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职工队伍,为做好储粮规范化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软件条件。
二、提升储粮条件,为仓储规范化管理提供物质基础
仓储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不仅需要具有规范化管理的软件条件,而且需要具备与规范化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硬件条件。为此,我库近十年来自筹资金投资了600多万元用于仓储设施的改造和功能提升,以满足做好仓储管理规范化的需要。
1、从2002年开始,我库针对老仓房(1990年修建的仓房)存在的功能缺陷,逐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装备:一是将老仓房使用的内蒙赤峰生产的测温电缆、测温采集器等与扩建仓使用的湖南608厂生产的测温设备进行并网和暗埋;二是将老仓房原有的木页窗进行部分封堵,再根据机械通风的需要安装轴流风机。让所有仓房的仓储条件都达到存储中央储备粮的仓房条件要求;三是为了提高通风效果,将老仓房的地下槽通风系统全部改造成地上笼通风系统;四是根据储粮情况分析,将老仓房的96个进风口、168个窗户的大小、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并装上保温密闭门,从而提高仓房的隔热性能。
2、为了确保储粮安全,我库将所有仓房的前后挡粮门,由原来使用的木制挡粮门全部改成钢制挡粮门,并将挡粮门固定在仓壁上。既保证了储粮更安全,又达到了储粮管理规范。
原木制挡粮门改成钢制弧形挡粮门,保证了储粮安全,达到了储粮规范。
3、由于地处高温高湿地区,隔热降温工作成了确保储粮安全度夏的重中之中。我库为此花了大力气、下了大功夫:仓房房顶,布上喷水管网,装上DWT4型屋顶风机,在高温时期利用温控器进行自动喷水降温和屋顶风机自动排风排出仓房拱板间积热;仓内仓顶,
屋顶风机及屋面自动喷水设施利于排除仓房拱间积热和减缓高温直射屋面,防止拱间积热传到仓间导致粮食表层温度升高。
利用新型PEF隔热材料满贴仓顶,再用广告布密封,这样不仅增强了仓房的隔热效果,同时也解决了仓顶气密性差的缺陷;仓内门窗,
仓顶采用PEF贴顶后,用广告布罩面。不仅隔热,而且增强了仓房的气密性,仓内整洁美观。
利用保温密闭门的原理,特制专用密闭门对轴流风机的安装孔进行密闭。并设计组合式塑钢门窗,解决了仓房内门窗的隔热和密闭问题。全方位的隔热、降温处理,控温效果明显,夏季高温季节仓内粮温降低了6℃左右。
4、为了提升仓房功能,进一步改善仓储条件,我库在2007年给所有仓间都安装了不锈钢固定环流熏蒸设备,结束了待机杀虫的历史,提高了环流熏蒸效果,有效防止了虫害交叉感染,同时也为夏季高温时期均衡粮温提供了条件。另外,把仓内粮堆的走道板逐步换成了专用的防虫彩色走道板,进一步提高了储粮规范化水平。
固定环流熏蒸设备采用全不锈钢材料制作,达到气密要求,提高熏蒸杀虫效果。 一系列的仓房改造和设施增设,不仅提升了仓房功能,而且实现了新老仓房的结构、外观、性能的统一性、规范化。
万县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00年以来,我库代储中央储备粮10年的管理工作中,连年均被中储粮总公司成都分公司评为“中央储备粮管理先进单位”,库主任、党支部书记夏孝杰同志曾被评为“先进个人”。 企业经济效益稳定,资信良好,重庆市万州区农发行评定我库的资信等级为A级。国家粮食局郄副局长、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重庆市副市长马正其和万州区委书记吴正隆等上级领导先后视察过我库,对我库的基础设施、人员素质、库区环境、企业管理、储粮技术等方面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当然,万县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与同行的兄弟单位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由于区域条件和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需要在储粮科技上不断学习、探索,克服企业在储粮管理方面的困难,把仓储管理工作做得更加规范,为做好“两个确保”努力奋斗。 二〇一〇年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