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樊东国家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基本情况

  我库始建于1949年5月,1992年被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命名为湖北襄樊樊东国家粮食储备库,属国有独资粮食仓储企业。现有在岗职工60人,粮库拥有仓储用地面积166000㎡,仓房47栋,有效仓容12万吨,铁路专用线228米,铁路货台4000㎡。总计划投资8600万元、建设规模200亩、仓房28栋、容量15万吨以上的迁建项目正在襄阳区张家集镇如火如荼中开展。日前,第一期第一标段八栋仓房工程(5万吨仓容)于已竣工投产。

  二、仓储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职工整体形象和业务素质,着力构建和谐企业。

  为培训职工的良好形体和团队意识,我库在武警黄金技术学校进行了全封闭军事训练,坚持在收购淡季的每周四下午组织职工进行两小时的站军姿、练队列等军事化训练。我们的职工军事化训练受到了聂振邦局长等领导的好评。坚持开展每年春秋两季职工政治理论业务技术培训,支持职工进行继续教育,使全库职工达到“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坚持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将企业规章制度、创作的论文等分别装订成册,人手一册;将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军训等专题活动刻制成光盘,人手一盘,增添了职工的荣誉感,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构建了和谐企业。

  (二)以强化责任为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仓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自上而下签订了两个级次、各三个层次的工作目标责任状,建立了主任示范仓、科技储粮示范仓、党员示范岗,树立了仓储标兵、质检标兵、购销标兵。形成了周检查、旬报告、月通报的粮情检查体系。明确规定主任每月、副主任每半月、仓检科长和分库主任每周必须进仓检查粮情,并签字负责。每月预留10%的工资作为考核兑现工资,在年终考核时,按照所得分值实施奖惩。

  (三)以责任追究为手段,大力推行包仓制管理,实行三级包仓责任追究制。

  为全面提升仓储管理水平,我库推行了包仓制管理。企业高管(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二线职工、质检员分配到各仓号,配合责任保管员对责任仓粮食等包仓对象自入库时起至出库时止的整个购销存全过程、全环节负责。同时实行了三级包仓制责任追究。规定包仓人员平常每周至少进仓一至二次。

  (四)以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为抓点,确保安全生产。

  坚持强化安全生产,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坚持安全知识的季度培训、以会代训,播放光盘,请专家上消防防汛防雷等专题讲座。二是建立了安全生产和安全保卫制度,设立了防火警戒线和泵站。三是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与监督,并制定了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严格奖惩。

  三、仓储规范化管理取得成效及经验

  1、职工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截止目前全库职工60人中共有33人获得大专学历、13人获得本科学历,另有7人大专和本科在读;获得粮油保管员中级25人、初级27人;粮油质检员中级8人、初级14人;经营师和高级经营师11人、高级职业经理人9人。全库获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达到52人,占87%,全库干部职工在省部级以上正式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36篇,多次在中国粮食学会储藏分会年会上进行PPT格式论文演讲。

  2、仓储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一符三专四落实合格率达到100﹪,所有粮食质量合格率与储存品质宜存率均达到100%,连续五年被省粮食局评选为“先进基层单位”和“仓储工作先进单位”。

  3、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日益规范,建立起良好的企业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治理企业管理上的不规范行为,为企业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实现了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仓储设施及条件不断改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自2005年以来,累计投资300多万元,为80%以上的仓房装备了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粮情测控等新储粮技术装备。另外我们抢抓机遇“退城进郊”,计划总投资1亿元,征地200亩建设新库区,建设15万吨以上容量的粮食仓库和年产10万吨的面粉厂。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800万元。

  5、给企业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2009年我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超额完成市粮食局下达的利润指标。到2009年底,企业资产总额为9198万元,农发行信用等级升为AA级。粮库多次获得湖北省粮食局“先进基层单位”、“仓储工作先进单位”、“粮油市场信息监测直报点先进单位”、襄樊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年5月又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