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徽中谷国家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
一、企业简介 安徽中谷国家粮食储备库位于合肥市双凤经济开发区,是1998年国债资金投入建设的国有现代化大型粮食仓库之一,库区面积372亩,现有员工34人,是国家粮食局首批认定的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库,郑州商品交易所指定的油脂期货交割库、白糖期货交割库。 粮库总投资13885万元,拥有粮食仓库39栋,总仓容21万吨;食用植物油罐17个,总罐容6.2万吨;铁路专用线3480米,铁路罩棚2万平方米,粮油化验室400平方米,配备有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计量、检化验等各类设备设施。 我库以中央储备粮管理为中心,以安全储粮为重点,以规范化管理为主线,全面实施系统低成本管理。自成立以来,按照“仓储行为规范、业务流程合理、日常工作高效、绩效考核科学”的工作目标,坚持“三个严格、两个确保”,狠抓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科学保粮水平,确保了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2003年在中谷系统被评为“规范化管理先进达标粮库”; 2005年被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授予“储粮新技术推广示范库”;2008年获国家粮食局、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授予 “中国粮食仓储行业淘汰甲基溴贡献奖”;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荣获中粮粮油粮贸部“最佳精细化管理”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粮食清仓查库先进单位”。 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 制度建设是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我库在执行储备粮各项管理规定的同时,根据本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且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工作中督促各项制度执行到位,做到以制度规范行为,把规范化管理渗透到粮库的每个业务环节,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树立了粮库良好形象。 (二)系统设计,优化业务流程 我库在严格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对业务环节进行系统思考和设计,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围绕储备粮入库、保管、出库三大业务环节,制定了3项核心流程。根据粮库业务工作需要,制定了31项业务流程以及16项管理流程。 实践中根据业务需要对流程不断修订、完善、优化,使流程更简洁,业务更流畅,管理更科学。 (三)细化绩效考核,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层层分解工作目标,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分级绩效考核体系,粮库与二级部门签订业绩合同书,分岗位制定了千分制考核细则,实行全员量化管理,每月考核、公布一次,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等级、奖金分配、岗位调整相挂钩,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做到以考核促进管理。 三、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一)研发应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我库根据中央储备粮业务操作规程,结合实际业务程序自行研究开发的粮油业务管理软件。 1、九大业务模块。该系统是粮、油、物资出入库一体化的业务平台,主要包括综合业务、仓储业务、物资收支、中转业务、米厂业务、财务结算、报表处理、领导查询等九大业务模块。 2、五大业务功能。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了我库粮油进出库业务的所有操作过程,具有强大的业务功能,包括:计划的制定到执行;进出库指令的下达到执行过程的实时监控;业务部门购销合同的签订到执行情况的实时统计;内部库存管理到各种单证、报表的自动生成 ;财务部门的结算到财务报表的及时反馈。 3、四大作用。一是规范了业务手续。通过与地磅连接,自动生成计量数据,杜绝了手工录入数据的弊端,保证了出入库粮食数量的真实性、准确性。二是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不仅可以自动生成各种单据,而且可以自动生成《出(入)库日清单》、《出(入)库进度表》等17种业务报表,大大加快了单据处理过程。三是降低了人力成本。工作效率的提高,确保了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快数据的上报速度,减少了大量人力的重复工作,降低了粮库的人力成本。四是通过即时查询,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管理决策依据,提升了管理水平。 (二)提升功能,规范实验室管理 2005年,我库质检中心开始申报计量资质认证,经过精心准备,于 2006年12月通过评审组审核,顺利取得了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目前质检中心各项制度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检化验仪器齐全,拥有气相色谱仪、黄曲霉毒素检测仪、体视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检验范围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米、食用植物油、豆油等粮油品种计52项质量指标,并成功地开展了对外检验业务,实现了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三)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科学保粮水平 我库十分重视科学保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根据我库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特点,探索低温储粮最佳经济应用模式;通过合理安排进出库时间、提高入库粮质以及综合运用多种储粮技术,确保低温储粮,延缓粮食陈化,改善储粮品质。 此外,我库自行研究开发了储粮智能化机械通风控制系统;率先改进了膜下内环流熏蒸系统等先进储粮技术,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储粮技术成果。 同时,我库与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河南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进行合作,开展了准低温储粮技术应用、耐储藏稻谷试验、微波干燥杀虫等储粮技术研究。 (四)安全管理,常抓不懈 我库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狠抓了安全管理工作,整体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促进了企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安全环保基础工作扎实。按照安全生产的管理要求,安全生产工作机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项基础工作扎实有效。 二是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位。安全工作由库主任负总责,分管主任具体抓,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现了安全管理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 三是严格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每日巡查、每月定期检查和节假日前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明确责任部门,落实整改资金,限期整改。 四是安全教育宣传到位。定期召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落实“三级教育”制度,加强关键岗位的培训教育,利用会议、标语、问题答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五是安全考核机制健全。我库将安全工作纳入到部门业绩合同和员工千分制考核范畴,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直接与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相挂钩。通过考核与激励机制,员工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我库安全环保工作步入良性轨道,逐渐实现常态化管理。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