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通县徐辛庄国家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
北京通县徐辛庄国家粮食储备库始建于1993年10月,库区占地面积150亩,总投资1.1亿元,现有仓房8栋,仓容7万吨;油罐25座,罐容5.7万吨;铁路专用线长2.4公里,库内为长380米的双线,并覆盖有8300平方米的铁路罩棚;拥有铁路自备油罐火车19辆。 全库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16人,内设仓储科、经营科、财务科、机电科、办公室五个科室。 几年来,我库“以科学保粮为核心,以流程制度建设为保障”,严格执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中粮粮油有限公司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并结合本身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建全各项管理制度及业务操作流程,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工作,确保了中央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现将我库规范化管理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一、严格储粮管理,实施科学保粮,确保储粮安全 做为储备库,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确保储备粮油的存储安全。对此,我库从领导到职工都有充分地认识,始终把粮油安全保管放在工作的首位,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并认真执行“一符、三专、四落实”的管理制度,确保储备粮油存储安全,质量良好。 在确保储备粮存储安全的前提下,我库积极应用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电子测温等多种储粮新技术,实施科学储粮,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库实际情况的储粮管理模式:在粮食熏蒸技术上,我库对新入仓粮食第一年采用“鱼骨型膜下环流熏蒸技术”进行环流熏蒸,彻底杀灭害虫,第二年采用低药量的膜下动态潮解法进行防护性熏蒸,第三、四年采取重点防护,不进行熏蒸。这样既能确保储备粮不受虫害的威胁,又能节约熏蒸药剂的使用,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粮食中药剂的残留,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在机械通风技术上,通过一次通风与分阶段通风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了本库最佳通风时机和合理通风参数,合理避开用电高峰,有效地降低了机械通风能耗及粮食水分损耗,仅机械通风一项,每年就可节约电费2万元。 在科保工作中我们注重积累数据、及时总结,组织人员撰写论文,《新建平房仓膜下鱼骨形管路环流熏蒸设想及实验结果》、《高大平房仓冬季通风降温试验》、《高大平房仓轴流风机与离心风机通风降温对比》、《浅析常规熏蒸和膜下环流熏蒸PH3浓度的变化》、《新形势下更应该重视粮食储藏工作》、《浅谈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等先后在中谷储粮技术经验交流会上交流或专业期刊上发表。 二、有的放矢,跟进细化,逐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建立建全制度是搞好管理的基础,是规范化管理的中心环节。几年来,我库不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梳理、细化流程;制定考核办法,健全考核体系、培训机制,全面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狠抓落实,做到通过实施规范化管理达到精细化管理,实施低成本运营。 (一) 加强制度建设,并狠抓落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我库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中粮粮油有限公司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库内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在仓储管理上,实行包仓(罐)责任制,各仓(罐)的保管员对所管的粮油存储安全、质量良好、数量真实负主要责任;在费用管理上,将全年预算费用分解到相关科室进行预算管理,并将执行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在绩效考核上,实行360度考核办法,等等。目前,我库共制定相关管理制度38项,安全抢险预案6项。同时,将其汇编成册,并分发到各科,由各科负责人督促员工认真学习。 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我们还狠抓制度的落实,做到工作、制度、检查和监督不分开,确保各项工作效果和效率的统一,绝不流于表面。检查评比以工作好坏为依据,采取业绩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措施,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大大促进了全库职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荣誉感。 (二) 进一步梳理细化流程,加强精细化、标准化管理 根据我库实际,对业务环节进行了系统设计和思考,分部门分环节制定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能,确定了管控的重点环节。同时,根据业务需要对流程不断修订、完善,使流程更简洁,业务更流畅,管理更科学。目前,我库共制定了《储备粮油日常管理流程》、《粮油入库管理流程》、《粮油出库管理流程》、《费用报销管理流程》、《安全生产管理流程》、《印章管理流程》等涉及仓储、经营、行政、安全、财务等业务的20项流程。 (三) 严格执行预算,开源节流,规范财务管理工作 在财务规范化管理方面,我库严格实行库主任“一支笔”审批制度。大项开支报公司审批,中项开支主任会协商,小项开支分管主任审批,主任签字方可报销。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全面实施费用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办公费、招待费;冬季机械通风由离心风机改轴流风机,合理避开用电高峰,节省用电开支;科学、合理使用车辆,提高用车效率,能自己做保养的库内专职司机自己做;充分发挥职工的能动性,自己动手粉刷罐顶、修补油罐基础、清理排水沟、更换沟盖板、翻修临建房,从而减少雇请外来专业人员的开支。经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在办公设备老化、业务量大增的前提下,我库2009年度实际支出费用总额比2008年降低了26万多元,确保了全年利润指标的完成。 (四) 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我库严格执行中粮粮油油脂油料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建设、报废等严格执行报批手续;建立各种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保管制度,并由专人管理。同时我库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采取以销定购、边销边购、竞买竞卖等多种贸易方式实现创利,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2009年,我库实现经营创利327万元,有效地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 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打造学习型团队 随着规范化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库充分认识到了团队建设对于企业兴衰的重要性。如果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那“团队建设”就是把基石粘合起来成为高楼大厦的水泥砂浆,没有“团队”建设,“人才”只是一盘散砂,终究不能成就百年基业。 基于以上认识,我库全面推行“人本管理”,在工作、生活及学习上“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想。”在思想上,采取举办集体活动、板报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职工核心价值观,增强其企业荣誉感。在学习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明确培训目标和培训任务,按年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诸如安排库内专业人员讲课、订阅学习专业杂志、积极参加上级管理机关举办培训班等来加强对各层次、各岗位人员的培训,以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目前我库保管、检验、电工、会计和统计等各相关专业岗位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