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岛国家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山东黄岛国家粮食储备库(以下简称粮库)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紧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变化,不断探索和践行仓储 “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管理。坚持“以储备粮管理为中心,以粮油轮换经营为主线”的工作思路,在管理上,内强素质,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确保了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经营上外树形象,做到流程不断完善,技术不断创新。发挥区域优势,搞活粮食流通,全年经营量达到40万吨,同时做到财务资信良好,利润连年攀高。

  一、粮库概况

  粮库隶属于中粮集团--中粮粮油粮贸部。成立于1991年,占地214亩,位于青岛胶州湾畔的西海岸,紧靠青岛前湾港,距胶州湾和同三高速公路3公里,铁路、海运、公路运输流畅,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粮库建有高大平房仓11栋,25个廒间,16万吨库容;3.6万吨钢板储油罐;1.9公里铁路专用线,2公里长双线地下输油管道从码头直通库内油罐。同时配备货台、铁路罩棚1.2万平方米;油脂中转、粮食及其它货物装卸设施,主要机械设备87台(套)。

  目前在岗员工61人,大专以上学历47人、高中、中专14人。粮库下设综合管理部、财务部、仓储部、业务部4个职能部室,职能明确,责任清晰。

  获得主要荣誉:

  山东省级“文明单位”;青岛市 “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青岛市总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先进星企业”;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十佳安全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中谷中央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规范化管理达标粮库”;

  中储粮山东分公司精细化管理考评获“优秀库”;

  中粮集团-中粮粮油仓储物流部规范化管理考评获“优秀库”。

  二、规范化管理

  库存粮食全部采用机械通风等四项科学保粮技术,并实现了计算机联网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一)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参加国家粮食局和中粮集团组织的各类培训。先后有9名员工取得国家粮食局颁发保管员、化验员中级证书,6名员工获高级工证书,2名员工分获保管员和质检员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另有助理经济师、工程师、会计师10余名。良好的人力资源为企业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落实制度,开展特色活动,促进规范管理

  积极开展具有企业特色的规范化管理活动,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一是开展库区“容貌工程”。二是开展仓储“样板工程”。三是针对性开展“科学储粮示范工程”活动。

  (三)科技保粮,规范应用,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针对沿海地区储粮特点,制定仓储科技2个三年规划,并推行科学保粮,加强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等储粮新技术的实践应用。

  1、合理通风,降低能耗。开展排风扇(轴流风机)、离心风机、环流风机机械通风对比研究试验,合理确定通风开机条件、停机时机,做到通风既要有效果,又省能耗。试验证明,轴流风机通风降温效果好,不反弹,能耗低,比离心风机通风省近3/4能耗。

  2、做好虫害综合防治、减免熏蒸70%。先后组织进行了膜下埋袋熏蒸法,仓外PH3发生器与CO2混合熏蒸法及粮面投药动态潮解环流熏蒸法等多项实践探索。库存粮食熏蒸比例仅为30%,大大减少熏蒸污染,降低了熏蒸费用。

  3、加强设备设计改造,提高仓储物流效率30%以上。设计制作具有调节输送量,能够调质混合,杂质收集,多点定量分装等功能的设备,与其它粮仓机械配合使用,极大提高了出、入库等各环节综合效率。

  4、边实践边总结,积极提炼有价值的论文。先后完成《高大平房仓机械通风对比试验与分析》、《轴流风机在高大平房仓中应用与分析》、《磷化铝动态潮解环流熏蒸试验分析》、《磷化铝与敌敌畏混合熏蒸杀虫试验》、《清理、装包、拌合多用仓的设计与应用》、《沿海地区利用自然高湿空气调质通风的应用研究》等科技论文。

  (四)科学轮换,严格入库,提升品质

  通过每一期轮换,把握轮换政策,坚持先款后货,钱货两清,规避风险。严格流程管理,不断规范储粮出入库运作,提升库存品质,实现了储备粮的常储常新,保质增值。

  三、经营规模和现状

  (一)轮换与经营相结合

  粮库采取储备轮换与贸易粮经营相结合模式,保证轮入粮源品质优良,确保储备粮库存能够推陈储新,品质不断提升。

  (二)建立模式,搞活流通

  粮库深入产区,建立购销网络,以区域库管理中心库,中心库管理卫星库,从农户手中收购一手粮源,获取了高品质的粮食。这一做法被中粮粮油有限公司确立为仓储企业发展的典范,将“以点带面,层层辐射”的网络收储模式确定为“黄岛模式”并在集团内推广。

  (三)粮油库存及物流情况 

  粮库承储有中央储备粮**万吨。在保管好储备粮的同时,发挥与青岛前湾港区毗邻,地理位置优越的便利条件,中转各类粮食及油料不断增加,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企业制度建设

  粮库针对规范化管理需要,在发展中积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流程跟进,完善考核措施。

  (一)制度完善,流程到位

  粮库在实践中形成了较完善的制度流程体系。分别从行政办公、财务管理、仓储及设施、安全生产四大项进行分解,使规范化管理制度在部室层级加强、具体岗位上体现,在作业环节上渗透,发挥了“约束性,保障性,促进性”作用。

  (二)考核机制

  科学制定考核激励办法,做到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全面推行“月考核、月通报、月奖惩”, 实行“量化考核,百分定位”, 进行“日常、月度、年终、聘用期内”四档考核相结合,减少考核盲点,最终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相结合,促进了规范化管理的深入开展。

  五、狠抓安全生产,确保运营安全

  粮库对安全工作一直常抓不懈,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制定一系列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粮库做为央企直属大库,在规范化管理进程中,有专业技能做支撑,有管理意识来驱动,有制度和流程做保障,有技术和措施来推进。倡导和践行了“容貌工程”,“样板工程”,“科学储粮示范工程”,提高了粮库仓储规范化管理面貌。粮库将继续在国家粮食管理部门和中粮集团的领导下,与时俱进,树立形象,一如继往,当好规范化管理的先锋;做好国有粮食基层企业的典范,把企业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