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藏自治区拉孜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
拉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念青唐古拉山最西部,是一个山地河谷平原区,中尼公路横穿县境,东连萨迦县,西南接定日县,西靠昂仁县,北邻谢通门县,向西分别通往阿里地区、定日珠峰、樟木口岸和尼泊尔王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拉孜县是西藏“一江两河”综合开发的县之一,是我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995年拉孜粮油公司被命名为西藏自治区拉孜粮食储备库,属于日喀则地区粮食局管辖的粮食储备库。1993至2003年,10年间国家先后投资244.4万元,新建扩建了7栋平房仓,现有仓容5750吨,获得自治区储备粮代储资格的有4栋仓房,仓容5000吨,配备了检化验、消防、地上电子衡、输送、清理、仓储、计算机、安全防范等配套设施设备。 1996年12月,经日喀则地委、行署批准,西藏自治区拉孜粮食储备库为事业单位,科级建制,现有人员20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3名,为进一步促进自治区储备粮管理规范化奠定了基础。西藏自治区拉孜粮食储备库不论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都承担着日喀则地区西部9个县的粮油集运、调拨工作,充分发挥了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曾荣获西藏自治区粮食局颁发的“全区粮食促销先进单位”;日喀则粮食局党组颁发的“先进党支部”;日喀则粮食局颁发的“综合优胜一、二等奖”;多次获得拉孜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平安单位”和“先进单位”等各种奖项。根据《西藏自治区储备粮管理办法》和签订的代储合同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自治区储备粮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代储库主任、保管员、检验员等各个工作环节的规章制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放务,在已有的规章制度上建立健全和完善了《西藏自治区储备粮代储库主任职责》、《西藏自治区储备粮代储库保管岗位责任制》、《西藏自治区拉孜粮食储备库会计岗位责任制》、《西藏自治区拉孜粮食储备库出纳岗位责任制》、《西藏自治区拉孜粮食储备库统计岗位责任制》、《西藏自治区拉孜粮食储备库检化验岗位责任制》、《西藏自治区拉孜粮食储备库社会治安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西藏自治区拉孜粮食储备库粮油加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奖惩核算办法》、《拉孜粮食储备库突发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拉孜粮食储备库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拉孜粮食储备库防汛防洪专项应急预案》、《拉孜粮食储备库生产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自治区储备粮的防火、防盗、防洪等安全管理制度,并实行“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的办法,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统一思想,提高对储备粮重要性的认识。自治区储备粮作为用于调节全区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源,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今天,其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做好仓储管理、规范仓储管理工作是自治区储备粮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此我库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执行《西藏自治区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的各项条款规定,对仓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进一步辅导和培训,积极参与自治区、地区举办的各项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文化、有素质、作风端正、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仓储管理队伍。 精心组织、扎实工作、落实责任。我库以确保自治区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节约成本费用,保证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为自治区储备粮库存管理的总目标,以“一符、三专、四落实”为自治区储备粮库存管理的基本要求,认真做好自治区储备粮库存管理工作,并按照西藏自治区粮食局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藏粮字[2009]7号)精神,具体落实如下:一是我库对现有的符合自治区储备粮代储资格的1-3、5号仓房,制作仓库工作栏,在仓库工作栏中统一悬挂“二牌、一簿、一账”,认真填写自治区储备粮专卡汇总表、自治区储备粮检查记录簿和分仓保管账,同时进一步大力加强自治区储备粮账、牌、卡、簿的管理工作,做到仓外有专牌、仓内有专卡、储备粮有专账,并按规定做到填写一致规范、记录齐全、内容真实。二是单位负责人和保管员坚持粮情检查制度,单位负责人每月检查一次;保管员每周检查两次;检验员每季度对储存的粮食品质进行质量、气味、色泽、虫害等检化验工作,并将检查情况详细记录在《粮情检查记录簿》上,做到内容准确、完整、清晰,有检查人签字。三是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代储库主任、保管员、会计、统计、出纳、检验员等岗位责任制,各项责任落实到位。 严把入库粮食质量关。我库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粮食质量、卫生等法律法规,把好入库粮食质量关,认真做好自治区储备粮质量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收购入库不完善粒、水份、杂质、色泽气味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和容重达不到国家二等标准的粮食。按照《西藏自治区粮食质量监管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检化验人员对自治区储备粮质量和储存品质指标进行全面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准确、完整、清晰地填入储备粮专卡,确保自治区储备粮的最终使用品质。 以财务管理工作为抓手,强化企业内部改革。牢固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扭亏增盈的基础和保障。一是建立和完善适应本单位实际需要的资金使用,生产成本、费用、资产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二是继续实行与地区粮食局签订的财务管理责任书,加大资金清欠工作力度,提升单位周转资金的使用率。 加强粮食安全管理工作。我库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一是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办法、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的落实和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严格无虫害、无鼠害、无变质、无事故的“四无”粮仓标准。加强仓内、仓外的清洁卫生工作,使清洁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做到了“一齐、二净、四无害”的粮仓工作。三是建立健全自治区储备粮的防火、防盗、防洪等各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实行“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加强行政管理能力。行政管理是开展各项仓储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为此我库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行之有效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分工明确、细化权责、落实责任;加强从业人员的学习教育工作力度,拓宽学习培训范围,提高从业人员的全面素质;进一步加强粮油质量、品质档案,检测记录档案、出入库原始凭证档案等各项仓储管理档案的填制、装订、立卷和保管工作,确保自治区储备粮仓储管理工作有根有据。 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监督检查工作是做好自治区储备粮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库特别注重此项环节,并把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定期对储存的粮食,仓库设施设备,仓房内、外清洁卫生,消防系统以及输送等设备进行检查,库主任每月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检查,保管员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检查,并把检查结果情况记录在案。 西藏自治区拉孜粮食储备库通过全库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以确保自治区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节约成本费用,保证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为自治区储备粮库存管理的总目标,以“一符、三专、四落实”为自治区储备粮库存管理的基本要求,精心组织、扎实工作、落实责任,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