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海省西宁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
一、企业简介
机制方法,不仅确保了国家储备粮油的安全,而且为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多民族地区的维稳、应急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国家、省党政部门的充分肯定,曾获得各类荣誉称号80余次,先后18次被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国家粮食局等单位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多次被国家粮食局评为“一符四无”单位;2005年被中储粮总公司授予“中央储备粮管理先进单位”;2002年至2006年连续三届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标兵单位”; 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2009年10月,根据《国家粮食局关于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通知》和《青海省粮食局关于深入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通知》精神,成立了规范化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开展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方案》和《开展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实施细则》,以此开展活动。 (一)、宣传国家新标准。主要宣讲《小麦》、《稻谷》、《玉米》、《菜籽油》、《裸大麦》等国家新标准,利用我库网页、电子屏幕、宣传栏等进行宣传。 (二)、学习有关规范化管理制度。重点学习《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评定办法》、《粮油仓库管理规范》、《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三)、完善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具体操作规程。梳理现有的各项操作规程、管理办法。针对我库的库存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依据国家或我省出台的粮食法规、管理办法、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制定或完善相应的操作细则;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系统性强、针对性强、完善各项具体操作的规章制度及业务流程。 (四)、召开我库粮油规范化管理研讨会。针对仓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我库科学保粮小组成员、保管员进行研讨并进行考试,优秀率达80%。
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一)、开创精细化管理的先河,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管理机制。 青海省西宁粮食储备库在企业管理中有两部“法典”,一部是《制度汇编》,共纳入了各类规章制度194项,收录了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办法9部;一部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涵盖了所有岗位和每个职工必须遵循的流程、标准、奖惩依据。从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制度要求三个层面上行施行政与企业的管理。使青海省西宁粮食储备库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大步提升。 (二)、崇尚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三)、致力于科学保粮工作,为储备粮安全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持。 近几年,在国家粮食局、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企业用于改善粮油仓储设施、设备条件的投入就达近2000万元,从根本上夯实了储粮安全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活动,试验与实施相结合,有力确保了储备粮油的安全; (四)、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力争企业创收增效。
(五)、合理编制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确保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严格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坚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做起。以此确保财务工作的安全,使财务资金使用率得到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资产效益。 (六)、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企业活力。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