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简介

  青海省西宁粮食储备库是青海省最大的国有粮油仓储企业。现有总资产1.5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8716万元,库区占地面积205亩,拥有铁路专用线3.5公里,铁路罩粮棚13000平方米,标准房式仓房22栋,仓容13万吨,大型钢板油罐7座,罐容1万吨,配有各类粮油仓储设施108台(套),消防安全设施383件(套)。
在职职工93人,其中87人具有专科以上学历,55人具有专业资格证书和技术职称。机构设置有综合部、储运部、财务部、质量技术监管部、机械设备部、安全保卫(武装)部六个部门。





  二十多年来,青海省西宁粮食储备库始终以高起点、严要求致力于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探索,历经拼搏、锐意创新,探索和创建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
机制方法,不仅确保了国家储备粮油的安全,而且为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多民族地区的维稳、应急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国家、省党政部门的充分肯定,曾获得各类荣誉称号80余次,先后18次被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国家粮食局等单位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多次被国家粮食局评为“一符四无”单位;2005年被中储粮总公司授予“中央储备粮管理先进单位”;2002年至2006年连续三届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标兵单位”;
3次被省直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称号;2005年10月、2009年1月被全国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0年6月被国家粮食局评为“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

  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2009年10月,根据《国家粮食局关于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通知》和《青海省粮食局关于深入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通知》精神,成立了规范化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开展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方案》和《开展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实施细则》,以此开展活动。

  (一)、宣传国家新标准。主要宣讲《小麦》、《稻谷》、《玉米》、《菜籽油》、《裸大麦》等国家新标准,利用我库网页、电子屏幕、宣传栏等进行宣传。

  (二)、学习有关规范化管理制度。重点学习《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评定办法》、《粮油仓库管理规范》、《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食仓库维修改造技术规程》、《高大平房仓储粮技术规程(试行)》、《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办法》、《国家粮油仓库仓储设施管理办法》以及《青海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和工作规程。

  (三)、完善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具体操作规程。梳理现有的各项操作规程、管理办法。针对我库的库存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依据国家或我省出台的粮食法规、管理办法、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制定或完善相应的操作细则;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系统性强、针对性强、完善各项具体操作的规章制度及业务流程。

  (四)、召开我库粮油规范化管理研讨会。针对仓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我库科学保粮小组成员、保管员进行研讨并进行考试,优秀率达80%。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类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库主任、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防化员、保管员、质量检验员、财务人员、统计人员、保卫人员、机械设备人员等各岗位人员工作标准;改造、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对仓库、地坪、围墙等基础设施集中整治,确保上不漏、下不潮、密闭严;储备粮仓内配备具备防爆、防潮、防腐蚀性能的照明灯,改善仓内仓储作业照明条件。

  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一)、开创精细化管理的先河,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管理机制。

  青海省西宁粮食储备库在企业管理中有两部“法典”,一部是《制度汇编》,共纳入了各类规章制度194项,收录了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办法9部;一部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涵盖了所有岗位和每个职工必须遵循的流程、标准、奖惩依据。从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制度要求三个层面上行施行政与企业的管理。使青海省西宁粮食储备库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大步提升。

  (二)、崇尚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在省内同行业中率先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全面开展了企业文化审计,归纳总结了企业文化特质,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指导思想,以9个方面为建设内容的具体目标,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总体思路,以物质、行为、精神为层面的抓手。使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主人翁意识得到加强,库容库貌焕然一新,企业形象日渐树起,企业品牌不断提升,有力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致力于科学保粮工作,为储备粮安全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持。

  近几年,在国家粮食局、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企业用于改善粮油仓储设施、设备条件的投入就达近2000万元,从根本上夯实了储粮安全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活动,试验与实施相结合,有力确保了储备粮油的安全;
努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全面了解粮油仓储新技术,努力掌握粮食调质技术,学习新标准和新规范,为储粮安全提供了智力支持;以精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仓储管理行为,坚持粮情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准确掌握粮情变化,随时召开粮情分析会,掌握粮情变化规律,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储粮工作提供依据;对照“星级粮库”考核标准,制订了相应的星级库房实施细则和评定标准,有效促进了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和科学保粮水平的整体提高,使储备粮规范化管理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四)、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力争企业创收增效。

  充分发挥企业资金、资产和队伍优势,顺势而动,及时组成专门班组,配置专门人员,负责多种经营工作,广泛推介企业的优势资源,开展以粮油代储代运为主,以联合经营、单位团体销售和零星销售为辅的经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润收入和工作力度连续保持着增长和突破,保持着多种经营工作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合理编制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确保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严格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坚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做起。以此确保财务工作的安全,使财务资金使用率得到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资产效益。

  (六)、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企业活力。

  党组织用正确的理论和社会主旋律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组织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各类学习,努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职工队伍建设,进行各类岗位培训;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干部作风建设上的监督保障的作用,不断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广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有力促进了我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促进了我库各项工作。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