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国家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国家粮食储备库占地50亩,已建8幢24米跨平房仓及麻袋库、设备库、药剂库等配套设施,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仓容35000吨。储备库于199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现有库存粮食22500吨,总资产7000万元,企业资信为A级。

  储备库现有员工14人,其中党员7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0人,经济师、会计师、工程师6人,高级工6人。近几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储备库被评为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全省粮食系统先进单位、三星级中心粮库、省级储备粮管理优胜单位、市规范化党支部和文明单位。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健全仓储管理制度,构建储粮管理规范体系。

  我们根据浙江省粮食局提出“创建星级粮库”的要求和仓储工作的新趋势,全面地制订、修改、完善现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各科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是重新修改了九个方面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流程和重大事件应急预案等115余项,其中新增各类制度和工作流程55个,力求对员工行为规范及工作标准的要求体现的更明确、更精细、更容易操作。二是对重要和危险作业过程专门制订操作规程,力求做到流程设置合理,责任到岗,制约有效,作业安全,使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人本化。三是重点加强了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考评,共制订了10个检查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奖金直接挂钩。

  (二)注重库存质量管理,建立粮质长效管理机制。

  要保证储粮安全,务必从源头粮质抓起。我库始终把粮食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执行粮食调拨管理制度,重点抓好“四关”——入库关、调运关、储存关、出库关。凡是调入的粮食,库领导和业务人员必须做到每站必到,每仓必查,每车必验,查必彻底。建立健全粮食质量长效保障机制,坚持“货到指定站点验收合格后付款”的原则,杜绝不合格粮食入库。做到调运期间每车必检,入库之后满仓检,超期储粮委托资质单位检,每年春秋季节及时检,日常检测和定期检测相结合。同时,加大财力投入,增添检测设备,加设检测人员,不断完善化验室的软硬件设施,为安全储粮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建立粮食质量档案,每仓间入库粮质及每年春秋粮质变化情况进行检测控制,防止粮食陈化,确保粮食安全。

  (三)大力倡导绿色储粮,努力提高科学保粮水平。

  近几年来,我库大力倡导绿色储粮,累计投资100多万元,综合地采取科学保粮新技术,对仓房外墙改用防水隔热涂料喷涂,房顶铺设隔热层,全面推广应用机械通风、粮情测控、机械除杂、环流熏蒸 、水冷通风机、PET隔热膜保粮、PEF板隔热试验、硅藻土防虫线、仓外测虫技术、砻糠包、棉被加塑料布覆盖和“双低”保粮技术,延缓了储粮陈化,提高了储粮品质。同时,根据丽水的气候特点,我库开展了新型粮面隔热材料PET隔热膜与常用材料的隔热效果对比试验,经检测对比,采用新型粮面隔热膜对粮面进行隔热的,其粮温比没有使用隔热膜的要低3—4℃,改善了粮食的低温隔热条件,最大限度地延缓了粮食的陈化,储粮三年出库后脂肪酸值均在25以下。同时,大力开展“一符四无”粮仓活动,经常检查消防安全,强化储粮基础工作,切实提高保粮水平,确保储粮安全。

  (四)加大仓储设施投入,不断提升星级粮库档次。

  我库大力开展创建星级粮库活动,千方百计加大仓储设施投入,近几年来,累计投资1500多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仓储条件,改善了仓库机械化水平。按照创建花园式储备库的要求,做到“四化”——墙上白化、道路硬化、环境净化、库区绿化,做到仓内口吹无尘,手摸无灰,仓外无杂物、无杂草。为了美化库容库貌,近几年实施环境园林化整治工程,落实分片包干养护责任制,合理调整库区绿化布局和增补种植部分树木,使库区的环境更加协调、美观、优雅。目前库区种植各类树木70多种3000多株,果树300多株,草坪3000多平方米。各种树木错落有致,郁郁葱葱,一年四季鸟语花香,基本形成了一个花园式的粮库。

  (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我们首先在员工中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的活动,引导职工立足岗位自学成才,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有计划地组织员工参加上级和地方组织的各类专业技术、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了职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二是每年在春秋两季组织员工进行储藏综合知识的培训和参观学习,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培训、防汛抗台和消防实战演习及岗位操作技能比武等活动。三是加强职业道德、劳动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引导员工把企业需要和实现自身价值相结合,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根据人员少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员工一专多能,现有3人获得化验员等级证书,2人获得职业电工证书,员工队伍的文化业务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三、几点体会及经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前提

  任何改革,理念先行。只有思想上认同了,才能主动参与,才会做得精细。从常规储粮到绿色储粮,从一般管理到精细化管理,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难免有部分员工开始会感到不适应,认为没必要。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宣传发动等活动,提高对绿色储粮和开展仓储规范化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员工认识到这是一个再规范的过程,是一个精益求精再上一个管理台阶的过程。

  (二)完善制度、规范操作是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少制度和规范操作是导致企业粗放管理的原因之一。建立精细、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是强力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并取得实效的基础和关键。它的着眼点在于储备粮管理的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逐步做到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质量(技术)标准、统一考评指标,以此推动仓储管理全面升级。

  (三)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是核心 

  首先要利用各种机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思想发动和各类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规范员工的行为。其次,营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把企业发展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相结合,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安全储粮和规范化管理建设中去。

  (四)总结交流、开拓创新是关键。

  根据仓储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和各部门、各岗位的目标任务,做到事前有工作计划,事中有监督分析,事后有总结反馈。通过总结交流、考核评价,增强了工作计划的执行力度,开拓了管理空间,创新了工作思路,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

  总之,通过深入开展仓储规范化活动,大力推广绿色储粮和仓储精细化管理,使全库各项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主要表现为“四个新变化”:一是企业环境变美了。二是安全基础变实了。三是管理效益变优了。四是员工形象变新了。通过理念渗透、素质培养、行为规范,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了,对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呈现出了人心思上、人心思进,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喜人局面。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