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南星桥中心粮库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简介

  杭州市南星桥中心粮库地处浙江省省会杭州市,坐落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麓将台山下,系国家投资建设的大型地下粮库,属战备物资库,于1980年3月从人防接手过来,1983年完成改造并正式储粮。地下库占地面积89163平方米,库区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116.84平方米,根据建设规划将在地下库东侧扩建40434平方米、仓容量达5万吨的地下粮库,建成后地下库将拥有10万吨仓容。地下库储粮以“准低温储藏、仓库密闭性能好、粮食保鲜程度好、库区抗灾抗毁性强”为特色,以“队伍专业化、装备自动化、储粮生态化、管理科学化”为建设理念,逐步完善仓储管理制度和管理监督机制,全面走上规范化管理之路。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度

  首先根据储备粮管理办法,相继完善综合管理制度45项、仓储管理制度29项,并制定了《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及相关的文件清单、记录方针、管理制度等,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其次实行全员定岗定员和考核体系,在实行定岗定员的基础上,从工作执行力等6个方面,实行班子成员考核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考核职工、全体职工考评班子成员的全员无缝隙考核办法;最后认真贯彻落实市粮食收储公司的目标管理制度,使储备粮规范化管理融入到现代管理的体系之中。

  (二)规范地下库储粮方式,提高储粮水平

  一方面规范地下库储粮方式,按照人防4B等级的要求,由外到内设置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提高仓库密封程度,同时加强空仓低温保冷处理,适时利用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并在粮食进仓时,利用中转场地对粮食进行预降温处理,减少粮温与仓温的温差;另一方面积极提高“一符四无”粮仓标准,在做好仓库基础卫生工作的同时利用准低温的自然条件,加强虫害的防治和消毒,并对粮堆采用“五面封”和“六面封”进行密闭,进一步提高粮堆的密闭程度,减缓品质变化速度。

  (三)规范工作流程,推动规范化仓储管理

  认真规范工作流程,按照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修订完善粮温控制、粮食保管、仓储工作规范化管理等16个工作流程、 6个预案、3个方案。同时加强仓储日常管理,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保粮方针,从粮情检查范围、粮情检查制度、粮情检查记录内容三方面加强对粮情的控制,及时掌握质量动态,有针对性的采取保粮措施。积极加强粮食储存质量控制,一是严把粮食入库质量关,严格扦样检验;二是做好粮食春秋普化和普查工作,为全年轮换工作提供详实的参考资料;三是在粮食轮换过程中,实行储存年限和储存质量“双控制”,科学合理的安排正常储存年限粮食轮换计划。
 
  (四)加强仓储科技管理,提高粮食管理水平

  一方面整合科学储粮技术,深入开展绿色储粮研究,利用地下库准低温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粮食绿色保管的探索,尤其加强对成品储备粮绿色保管的探索,利用地下库准低温的自然条件,对成品储备粮采用“六面封”密闭技术,并定期对膜套进行检查和抽气,使成品储备粮处于“准真空”的环境,从而有效控制了虫害,同时减轻了成品储备粮品质变化的速度,达到了不熏蒸的绿色储粮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网络资源,通过局域网整合粮情测控、地磅计量资源,实现基本粮情和出入库计量数据无纸化记录;实现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接省储备粮台账管理系统;实现粮库各作业面的全方位远程监控;并在生产监控、防洪防汛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加强设施设备管理,规范仓储设施建设

  首先规范基建维修项目管理,基建维修项目工程由主要领导全权负责组织实施,基建项目工程预算经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审核后,在公司的全程监督和检查下有序开展;其次规范机械设备管理、使用,机械设备指定专人管理,专账登记,明确责任;严格使用制度,对某些专用设备必须持证上岗操作,确保安全;最后规范器材管理,规范器材的购置、保管、领用手续,实行器材专人管理,专库存放,专账登记,加强保管责任,对库存器材定期核对。

  三、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一)取得的成效

  南星桥中心粮库始终坚持突出发挥地下库优势,把具有30年历史的老粮库建设成信息化、机械化、科学化管理的现代粮库,实现粮库现代工作流程。粮库自1987年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其中先后接待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主要领导视察,获得一致好评;在2009年,接受了国防部长梁光烈的检查指导,获得高度好评。经过多年的规范化管理实践,连续4年被评为“省三星级”粮库,连续6年被评为“市三星级”粮库,并先后获得杭州市平安示范企业、中共杭州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经验及体会

  1、通盘考虑,创建仓储规范化管理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地下库从建库伊始,开始逐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002年创建“市三星级粮库”、2005率先引进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同年12月获得CCIC(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的认证、2006年创建浙江省“星级粮库”,并被评为省“三星级粮库”、2007年开展“仓储管理年”活动、2009年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2010年3月,地下库工作得到市级专家组的肯定,获得99.8分,评价结果为规范化管理“优等企业”。

  2、提高认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科技保粮工作。地下库努力发掘自身储粮优势,克服困难,增强实力,努力实现绿色储粮之路。经过多年来科学保粮的深入探索,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要进一步提高地下库储粮优势,必须走科技储粮之路。目前,科技储粮在全库已深入人心,树立了全员科技意识,掀起热爱科学、重视科学的热潮,推动地下库仓储科技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3、扬长避短,形成地下库储粮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地下库的储粮模式:一是严格控制入库粮食的质量,尤其是粮食的杂质含量,控制杂质含量能降低粉尘的密度,从而为确保储粮安全创造先决条件。二是把握粮食的入库时机,一般选择仓库内外温湿度差较小时,如秋末、冬季和初春进行粮食入库。三是根据粮食的不同水分、产地,把产地相同,水分相差小的粮食安排在同一货位,且货位所在的仓库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减少相互间的影响。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