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银珠米业有限公司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简介

  鞍山银珠米业有限公司是2005年6月22日由原鞍山市第五粮库改制注册的国有控股公司。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现有职工190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461万元,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2,555万元,全年销量157,000吨,实现利税419万元,企业连续十八年盈利,银行资信等级AA级。公司拥有大米加工车间两座,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仓容总量114,500吨,其中主库区83,000吨,分库区31,500吨。

  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成立了规范化管理活动的组织

  为切实做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我公司成立了规范化管理活动领导小组,由董事长邢桂富任组长,常务主管领导任副组长,仓储部、质检部、生产部、保卫部、财会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任组员,办公室设在仓储部,具体负责规范化管理活动的开展。

  (二)建立健全粮油仓储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和省出台的有关粮食法规、政策文件、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结合我公司仓储工作现状,建立和完善粮食出入库、粮情检查、安全生产、仓储统计、设施设备使用和维护等各项管理制度,使每项工作、每个岗位做到有章可循,易于操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强化仓储基础工作建设

  一是规范仓储账务管理。统一帐、卡、表、册等原始凭证;二是规范仓储作业流程。完善粮食出入库、进出仓、日常烘干晾晒以及熏蒸作业等所有仓储作业流程;三是规范仓储作业行为。做好粮食入仓前各项准备工作,严把入库质量关,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做到不同性质、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水分、不同年份、有虫无虫粮分开存放,座囤码垛规范,器材堆放整洁有序,药品购买、使用、保管制度落实到位;四是改善粮油仓储保管条件。做到库区安全整洁,仓房条件完好,设施设备功能齐全,使用科学。

  (四)进一步强化仓储业务管理

  1、做好粮食库存管理工作

  公司组织参加入库工作的检验、计量、保管、烘干、会计、统计、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保证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

  2、落实仓储管理规章制度,走“双低”绿色储粮之路

  认真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严格执行“三检一化”制度,积极开展“四无粮仓”工作。利用机械通风、谷物制冷、低药量防护等方法走“双低”绿色储粮之路。

  3、严格执行粮食库存轮换计划

  认真履行委托轮换协议,按照轮换业务操作程序,在轮换期间全面完成轮换业务,轮换数量、质量、财务验收一次性合格。

  (五)加强仓储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认真组织人员参加国家、省举办的培训班,全面掌握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熟练仓储规范化操作。企业推行“严格管理、铁的纪律、热情关怀、优厚待遇”的治库方针,以“精、细、严”为原则,努力体现管理的现代化、制度化、人性化。以制度规范行为,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公司,重视技术人才,尤其是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把它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断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细节中营造出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良好氛围。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推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层管理人员及所有员工均实行竞聘上岗,全面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在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同时引进各门类、各学科的专业人才,员工素质不断提高。

  三、取得成效及经验

  由于我公司实施了规范化管理,完善了仓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仓储管理等项基础工作,并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完成了与市粮食局签定的工作责任状,我公司先后被授予“辽宁省用户满意企业”及“经营管理典型单位”称号,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及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获得QS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银珠”大米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销售网络,产品供不应求。到2009年末,国内销售大米32.95万吨。“银珠”大米先后被鞍山市政府命名为“放心产品”、被辽宁省命名为“辽宁名牌”、 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放心米”。公司被确认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享受各项税收减免政策,2009年被鞍山市粮食局评为“一符四无”标兵单位,粮油仓储管理规范化先进企业。通过开展规范化企业创建活动,杜绝了不规范管理行为,提高了粮油仓储企业管理水平。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