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辽宁大连友谊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典型经验介绍 |
|||
一、企业简介 辽宁大连友谊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坐落在大连市甘井子区新水泥路2号,是国家投资建设的现代化粮食仓储企业,主要承担储备粮保管任务,具有中央、辽宁省和大连市三级储备粮承储资格,并从事粮食贸易、仓储物流和期货交割等业务,是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和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的指定交割库。 库内现有浅圆仓6栋、平房仓4栋、轻体罩棚7栋、露天货位900多垛,库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库容20万吨,建有铁路专用线828米并配有大型轻钢罩棚,能全天候进行接发作业。库内现有职工77人,大中专以上学历占80%以上。 我库完全实行信息化管理,并于2003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近年来在国家级行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其中《浅析质量管理体系在粮库中的运用》一文在国家粮食局首届《粮食储藏与管理论坛》上演讲,向全国同行介绍典型经验。 多年诚信经营使我库在行业内享有盛誉,是中央储备粮的“全国百名优秀代储库”、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一级交割库,并先后多次被评为“中央储备粮优秀代储单位”、“大连商品交易所优秀交割库”、“大连市粮食仓储优秀单位”。
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推进工作管理规范化是前提
组织系统化、管理制度化、权责明晰化、流程规范化、业务信息化、操作标准化、目标明确化、措施具体化、考核定量化。 (二)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是根本 结合岗位业务组织统一培训并外聘专家3人次,以不断提高员工专业素养,使大家迅速掌握理解新版《玉米》等国标及新版《粮油储藏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 (三)仓储管理制度规范化是基础
(四)仓储基础工作管理规范化是中心 1、实行单仓核算 在遵守“一符三专四落实”、“四无”粮仓基础之上,细化量化关键环节与主要指标,实行单仓核算以严控保管费用。
对仓房内粮面、露天货位型态等各方面均提出严格要求,确保“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 3、扦样标准化 对粮垛扦样部位设置样点,确保普检及出库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仓房档案电子化 将仓房档案中表格全部制成电子版并兼顾设计格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仓储设施管理规范化是重点 对输送机和仓房固定设备等进行维护保养,平整库内水泥路面。并对测温系统进行升级,更换测温电脑及分线器主板等,确保测温工作准确高效。 (六)科学保粮工作管理规范化是方向
1、机械通风根据粮温回升情况将冬季结束标准从0℃以下变5℃左右,累计减少耗电量4万多千瓦时。 2、在保证粮食品质前提下有效减少防治药品的数量,露天垛熏蒸作业在允许范围内将投药量从9g/m³逐步降至6g/m³。 (七)日常工作管理规范化是保障 1、信息化工作
2、客服工作 09年投入使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立统一平台,提高沟通效率和客户反馈率,进一步规范化客服工作。 3、安全工作
(八)监督检查机制管理规范化是支撑 通过有效改进与规范监督检查机制,为及时消除管理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奠定坚实基础,并直接验证了“九化标准”,进一步明确内部各级目标、量化考核标准,从而促进企业全面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规范化管理取得成效及经验 (一)取得成效 1、带来更大生存空间和更多利润增长点 09年库内粮食经营量、周转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期货粮注册仓单更是占到大连商品交易所交割总量的10%,位居前列。 2、服务工作得到肯定 储运业务组以规范化服务得到各级部门和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在2010年3月荣获由辽宁省总工会颁发授予的“辽宁省五一巾帼先进集体”称号。 3、各项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 在09年10月辽宁省首届粮食行业技能大赛中,大连荣获团体第一,6名选手中我库占据3席,并分获保管员组一、二等奖及检验员组三等奖,并有1人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竞赛。 (二)取得经验 1、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动态化应归入企业日常工作之中
2、规范化管理理念应纳入企业经营工作之中 规范化正是从整体利益出发,给企业提供崭新的全方位管理平台,可实现“直接提高工作效率、间接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战略意义。 3、深入推行规范化管理活动应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规范化活动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一场深层次变革,兼收并蓄标准化和人性化的管理长处,经过规范化洗礼,企业内部可形成“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思考型员工”的良好氛围,使员工思想观念和意识得到转变与提高,源源不断地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现在起,我库将进一步深化规范化管理,坚持在“严”、“细”、“实”上下功夫,注重实效、稳步提高,并将行业所倡导的先进科学理念和所要求的标准规范逐步转化成企业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传承与弘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以全面实现“仓储行为规范、业务流程合理、日常工作高效、绩效考核科学”的规范化管理目标,使我库的管理水平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新的飞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二〇一〇年七月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