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典型经验介绍 |
一、公司概述 (一)公司基本情况 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沈阳市沈北新区,所处区域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区域。公司占地418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近4亿元,目前建有年加工能力30万吨的大米生产车间,2800千瓦/小时稻壳发电车间,20吨/小时蒸汽车间,日处理米糠100吨的浸出车间和50吨/天的精炼车间。中稻是将水稻选种种植、仓储物流、精米加工、稻壳发电、米糠制油多种先进工艺集为一体的现代化一流企业。公司各生产体系和运输体系拥有了国内外众多高新技术,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的稻谷综合深加工基地。 (二)仓储规模与能力 水稻仓储能力目前在8万吨左右,其中水泥立筒仓一组,房式仓4座,共10800平米,公司在建房式仓2座,建成之后,仓储能力将达到 10万吨,以上两类库房均具有粮情自动检温系统和通风系统。铁路罩棚15000平米,可同时接卸整列火车。700吨/日烘干能力的烘干塔可以保证入库的水稻能以安全水分保管过夏。(见图1) 我公司积极开展科学保粮工作,采用计算机粮情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对储存的粮食实施了粮情检测、严格执行“三检一化”制度,特别注重研究“三温”、“三湿”的变化规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做到查粮有记录、有分析、及时掌握粮情。 (三)循环经济的体现 在中稻的价值链中,水稻加工成大米;稻壳变成电力和蒸汽,壳灰再作为农肥或作为保温材料使用;米糠提炼成高营养价值的稻米油,糠粕去了饲料厂,碎米被加工成米淀粉和米蛋白。形成了近乎完美的绿色循环经济,成为低碳典范。真正的达到资源生态循环和充分利用。(见图2) 二、规范化管理的做法 在辽宁省农委和沈阳市粮食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参加这次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使我们统一了认识,明确了目标,按照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的精神,与沈北新区粮食局的直接指导下,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活动方案。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建立了岗位责任制,根据不同作业要求编制了近百个岗位职责条例,无论是生产管理者还是各生产部门的员工,都明确了各岗位职责。同时活动组织部门还会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责任制的宣导和学习。其次我们好建立个了六个一级流程;56个二级流程和3个三级流程。流程建立后无论是部门内部还是与之相关联其它部门,沟通更加顺畅,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活动中其它的具体做法是: (一)提高员工素质,狠抓培训工作 为了使员工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要求,公司制定了详尽的培训计划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对企业的认同感。以2010年为例,我们制定了通识类、专业技能类、安全类、6S现场管理类等30多个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系统的三级培训。 (二)严把质量关,通过有关权威部门认证 在规范化企业管理的活动中,我们通过了ISO9000、ISO22000和QS认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此外绿色食品的认证工作已经通过了省、市的审批,正在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审批中,下月可望获得国家级的批准。公司还建立了具有先进检验设备的一流实验室,对全部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的控制,确保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三)推行6S管理,严抓生产现场 我们首先在大米车间推行了6S管理模式等现场精细化管理的新方法。在安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六方面对员工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行为要求。从实际运行看,推行6S管理既降低了生产出错率,又使现场的文明生产有了很大的改观。目前已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 三、取得的成绩 2008年9月进入试生产运行阶段,当年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999万元,利税总额1320万元。2009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329万元,利税总额3133万元。 公司规范化管理的深入,提升了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健全,履行纳税义务良好,社会信誉良好,银行信用等级也达到A级标准。 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在各级政府和省市粮食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努力打造成为行业领跑者。 公司作为辽宁省循环经济企业的典范,荣获省AAA级信用企业;省级龙头企业。 2008年评为中国(东北)最具投资价值项目十强; 2008年获得了盛京环保奖之最佳污染防治企业奖; 2009年米糠油被认定为辽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 2009年获得辽宁省十大优秀节能减排成果等荣誉称号。 在中稻公司参加了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后,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完善了管理制度,特别是仓储物流部在保证库存粮食安全、促进仓储行业科学发展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作为一家民营粮食仓储、加工企业,我们很荣幸能得到省、市粮食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取得的成绩也和各级领导的一贯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将以这次规范化管理活动为契机,在保持巩固规范化管理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持久地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争取为国家稻米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