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粮库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简介

  我库始建于1952年,是集种植、收储、加工、研发、贸易、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有粮食企业。地处辽河三角洲腹地的盘锦优质水稻主产区,濒临渤海。库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职工95人。总资产1.9亿元,资产负债率64%。自有铁路专用线和封闭式货运站台使货物流转十分便利。企业承担着省、市两级粮油储备任务,拥有工艺先进的优质大米生产线,主导产品为锦珠牌系列盘锦大米。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我库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市场,转变观念,确立了“以人为本、用活政策、盘活资产、搞活流通、做活企业、养活职工”为核心的“一本五活”创业思路,

  经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和资源整合,现已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二、规范化管理主要做法

  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夯实基础,苦练“内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让我们这个老字号国企根基稳固,焕发活力,健康发展。在规范化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治理环境,实现一个“亮”字

  过去的盘锦市粮库从内到外掩饰不住破败的现实,仓房陈旧,罩棚残缺,专用线上杂草丛生,拖着“三老”包袱,拖着未交的职工保险费,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为了摆脱困境,企业进行大胆的机制改革。多方筹措资金,有计划地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仓储设备的更新换代,有步骤地进行库区环境的治理和工作条件的改善,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使这个历经近60年的老企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展示出现代企业的新形象。自2002年起,先后投资1500万元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改造,建仓房、建油罐、建雨搭、更新罩棚、打地坪、修路绿化;购置仓储设备、重新兴建了中心化验室、完善消防设施……,为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和科学保粮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如今的盘锦市粮库一扫过去的破旧景象,鲜花点缀草地、绿树掩映粮仓,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处处亮色。

  (二)建章立制,把握一个“严”字

  开展机制改革初期,我们的制度建设是不得不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管理上没有明显效果。2002年,企业经过民主程序,在广大职工共同参与下,一套涵盖各个业务环节、所有工作岗位的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各类管理办法

  最终出台,实现了“目标有计划,业务有流程,措施有落实,行为有标准”。截止目前,共建立岗位职责及责任制58个;工作制度80个;管理规定3个;管理措施5个;管理办法6个;操作规程9个;工作流程3个;方案、预案11个。

  规范的管理制度落实到了每个员工、每个岗位,明确了“人、机、料、法、环(员工、设备、劳动对象、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劳动环境)”之间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如今的企业,员工各自找准位置,自我管理,自我加压,努力争先,默默做事,和谐相处。

  (三)业务管理,突出一个“细”字

  过去我们的粮食仓储工作处于比较粗放的管理状态,追求结果忽略过程。规范化管理给我们带来了理念的转变,我们推出更加科学、系统的方法。把仓储业务大过程分成环环相扣的小过程,实施量化考核,主要做法是把粮食收购、储存、轮换三大环节分解成田间考察、入库准备、入库把关、专仓专储、专人保管、分类定量、日常监测、定期考评等许多环节,达到微观控制,注重过程管理。

   做到入库前,田间考察,选定优质粮源;入库时,严把质量,按不同品种、水分、不同等级单仓单储;入库后,实时监测,动态检查,向“双低”保粮迈进,向绿色储粮方式转变。

  在实践中,采取横向、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就是不同粮仓之间、同一粮堆中不同方位进行同时期、同时点的水分、温度、湿度等各项指标的比较,发现不同存放条件对粮食质量影响情况的规律;纵向比较就是以当期粮食的水分、温度、湿度等各项指标与以前年份的同期记录相比较,看粮情状况的良好程度,从而找出关键限值,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

  通过规范管理,我们实现了对粮食品质的微观把握和细节控制,促进了我库科学储粮水平不断提高。

  (四)队伍建设,打造一个“专”字

  一是针对技术性较强的防化知识,实行技术骨干传帮带,开展岗位大练兵,举行业务竞赛,提高员工基本功。二是唯才是举,重用精通业务之人。企业长期聘用法律顾问、经济事务顾问和仓储技术顾问。一位年过六十的退休工程师,因为在粮食储藏和质量管理方面业务精通,一直得到企业重用。三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目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已占三分之一;大专以上人员占四分之一。各类专业技术岗位都实现了持证上岗。四是搭建平台,为员工学习、培训创造更优越的条件。为了使职工更多地获得外部信息,增加企业外向发展的动力,我们开通了宽带网,建立了局域网,创建了企业网站,实现了办公网络化、自动化。

  (五)以人为本,共谋一个“和”字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爱护职工,努力为职工谋取福利,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陆续建起了职工餐厅、多功能活动室,为所有的科室、公共活动场所安装了空调。投资购置娱乐体育器材,丰富职工生活。建立职工帮扶机制、职工福利分配机制。收入分配方面,按照“量化考核、正负激励、坚持向生产一线及高技术岗位倾斜、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原则。规范的管理让企业更加和谐有序。

  三、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规范化管理促使企业实现了政通人和、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我们已经构筑起了三条“经济链”,即以储备粮油为基点的“政策链”,基本保持盈亏平衡略有结余;以稻米加工打造锦珠品牌为主线的“产业链”,以产品的优异品质和良好的质量信誉赢得了市场,锦珠大米系列产品除销往国内30多个城市的大型商超外,还出口到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丰厚的效益;以铁路专用线为依托形成的“物流链”,业务不断增加,效益持续向好。

  企业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辽宁省粮食局授予“辽宁省粮油工业优秀企业”;被市政授予“五一”奖状;分别被省、市工商局授予“诚信单位”和“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一系列荣誉。锦珠牌系列盘锦大米持有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两项殊荣;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放心企业”。

  总结规范化管理工作,我们取得了以下几方面主要经验:

  1、规范化管理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

  2、规范化管理实现了人人有制度可依,事事有章法可循的良好效果,从而避免了职工因被动管理而产生的排斥心理,达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3、发展离不开标准化、规范化。只有坚持规范化管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达到科学化管理的高度;

  4、要推行规范化管理,就必须深入实际,全面铺开。只有从建章立制、到全员贯彻、岗位量化、再到监督考评,逐一落实,环环相扣,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