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利辛省级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安徽利辛省级粮食储备库位于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利辛县境内,占地77亩,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十分便捷,设有专用水运码头,库区内直通铁路专线。粮库现有高大平房仓四栋,房式仓三栋,储粮规模5.7万吨。企业设备齐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仓储规范化管理上突出两大特点:一是领导重视,二是长抓不懈。在巩固“省级储备粮管理示范库”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全国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开展,尤如一股温暖的春风,给我们鼓足了干劲,增添了热情,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都有新突破,呈现出许多亮点:

  一、打造现代化粮库,追求一个“新”字

  我库拥有先进的储粮设备和现代化保粮技术,储粮率先在本地实现了“双低密闭、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仓内账卡薄悬挂规范,格式统一、一目了然。增设管理专栏,科学实用,与之遥相呼应,美观大方。三温曲线图、粮情分析精心编制,并在管理栏内展示。化验室在常规检验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具备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和粮油品质检验的能力,在同行业中具有先进的技术。“一口清”报告进一步升华,除保管员“一口清”外,粮情测控员、检化验员、药剂管理员、消防员均实行“一口清”报告,并充实了新的内容,熟知库情和本岗情况,有问必答,对答如流。药剂管理员对药剂库内各类药剂的产地、生产年度、净含量及库存量均了如指掌。药品管理实行双门双锁,严格出入库领用手续,建立药品登记台账。坚持查粮制度,严格执行《粮食储藏技术规范》,每周一次仓储例会,每月一次粮情互查,每季度一次综合评比,按工作实绩考核标准进行奖罚,真正做到“责任到人,岗位到人,任务到人”,充分体现出一个“新”字,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对储粮安全提供了科学保障。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一个“细”字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之具体化、精细化、实用化,不断地进行充实完善。目前第三版《员工手册》已正式出台,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充实了内容,增添了粮油出入库流程图、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及方案等,内容翔实,实用具体。各岗位各环节均有制度约束,责任到人,有章可循,奖罚分明,真正做到了“管理有制度,工作有标准,行为有规范,奖惩有依据”、“以制度管钱,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制度悬挂上墙,规范统一,布局一致,精细到悬挂位置也做统一要求。员工手册人手一本,做到熟知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方案并严格执行,真正达到细化岗位职责,强化岗位考核的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工作有记录,作业有方案,设备设施有台账,大到库区库房,小到一颗镙丝钉,均有记录,有账可查,无不体现一个“细”字。

  三、规范各项管理,狠抓一个“严”字

  严格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我库狠抓一个“严”字,高标准、严要求,从严治库。上班统一着装,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岗位在仓库,卫生每日打扫,做到手摸无灰,口吹无尘,粮面平如镜,走道板布局统一、整齐如线,查粮有分析,记录求精确;机械设备及时保养、维护,登记造册并建立出入领用档案;粮食入库严把质量关,实行抽样化验和保管员逐包检查双检关,履行把关签字手续,严格按照粮食出入库管理流程操作;库领导不定期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严格工作纪律,奖勤罚懒。通过不断的努力,从严入手,我库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迈出了一大步。

  四、推广科学储粮新技术,打造一个“专”字

  专业的储粮队伍,专业化的管理,是我库近几年稳步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的基础。实现科学化储粮离不开新储粮技术的应用,为此,我们不断加大仓房改造力度,进行了门窗改造,仓顶地坪改造、仓房“三防”改造、密闭防护措施改造,增设粮面密封隔热材料,安装仓库通风换气风扇,率先在本地实现了粮食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技术,实现率100%,开本地区新储粮技术应用之先河,传统的门窗密闭不严、上漏下潮、隔热性能差、降温靠天、降湿靠整晒、熏蒸扎药包、埋探管、测控靠人工等现象在我库已成为历史,储粮技术的应用体现了“专”字;走科学储粮发展道路,离不开专业的储粮队伍,我库储检专业人员占70%,仓储管理人员12人,获得省粮食局颁发的中级保管员资格11人,高级保管员资格1人,高级检验员2人,并有一人在今年刚刚举办的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荣获省粮食局颁发的技术能手称号,这一荣誉在我市尚属首次,专业性极强,职工队伍建设体现了“专”字;库存粮食五面密封,粮面有隔热材料覆盖,夏季粮温控制在20℃以下,冬季粮温掌握在10℃以下,作业有方案、定目标,严格操作规程,准确把握储粮动态,通风避免无功作业。熏蒸争取隔一年熏一次,科学的管理也体现了“专”字。

  五、勤俭持库,节能高效,营造一个“算”字

  核算成本,定额定耗,精打细算,节能高效是企业的根本。为俭省节约,我库制定出成本核算方案,明确损耗限额:保管损耗按相关规定执行,原则上控制在0.2%以内。不得有超耗现象,损耗率大于0.4%时,将给予责任人罚款处理;机械通风降温单位能耗控制在0.04%—0.08%千瓦时/吨•℃之间,低于标准,奖励责任人0.1元/吨,高于标准,给予责任人0.1元/吨的罚款;机械通风降湿单位能耗控制在1.8—2.2千瓦时/1%•吨之间,低于标准,奖励0.1元/吨,高于标准,给予责任人0.1元/吨的罚款;粮食熏蒸费用,在正常保管期间总额0.2元/吨•年,节约或保持无虫一年不熏蒸,奖励定额的50%,超出费用或一年熏蒸二次罚款定额的50%;粮食出入库和仓储日常管理器材,定仓定人,损坏赔偿;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鼓励职工自己动手,培训维修人员,成立维修小组,对机械、仪器、测控系统等一般性故障,尽可能自己处理;为美化储粮环境,职工义务整理库区的建筑垃圾、挖树坑、种花草,无偿养护、浇水、施肥,库容库貌的改变,无不洒下了所有员工的辛勤汗水,也充分体现了我库的精打细算。

  六、创建花园式单位,展示一个“美”字

  我库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构建和谐统一的建筑、空间、绿地、水面于一体自然生态体系。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办成事的原则,组织职工义务整理建筑垃圾,种植各种名贵树木和花草,形成了香樟园和桂花园,修建假山水池,水中金鱼和池边翠竹相映,形成了“不似江南,胜似江南”的美景。真正实现了库区的“五化”即绿化、白化、美化、净化、硬化,彻底改变了库容库貌和储粮环境,呈现出山水相依、绿树成荫、和谐统一、自然环保的生态景象,被利辛县人民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单位”。

  七、强化企业文化,力求一个“雅”字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上,我库力求有特色、有特点,丰富多彩,雅而不俗。积极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正确引导职工,自觉接受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使职工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团结奋斗,再创业绩的目的。为此,一方面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技术学习,从而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术水平,树立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规范职工职业道德行为,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创建学习园地,进行思想交流和政策法规学习;同时组建了阅览活动室,购置体育活动用品,建造体育运动场所,添置了家庭影院,集健身娱乐为一体,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提高了职工工作热情,提升了“员工为本,造福员工,奉献社会,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树立了“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团结拼搏,务实高效”的精神。

  利辛省级粮食储备库,通过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的创建,规章制度健全,仓储工作规范,日常管理精细,安全生产到位,企业文化丰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倍努力,相信在仓储规范化管理上会更上新台阶。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