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粮食局第一仓库规范化管理工作经验介绍



  一、企业简介

  蚌埠市粮食局第一仓库始建于1950年,是安徽省大型粮食储备、购销企业,总仓容11.7万吨,拥有固定资产3700多万元。分为朝阳路库区、岱湖库、曹老集库三个库区。其中朝阳路库区占地63.5亩,拥有房式仓26栋,内有铁路专用线及铁路罩棚,可同时容纳15节车皮全天候作业。岱湖库区占地60.3亩,拥有7栋24米跨、75米长折线型屋架平房仓,库区选址科学,设计合理,布局规范,所有储粮仓均安装使用计算机粮情检测,环流熏蒸和机械通风系统,实现了微机测温,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双低”储存于一体的现代化仓库,达到了“五个百分之百”,即机械通风100%,微机测温100%,环流熏蒸100%,“双低”储存100%,“四无粮仓”100%。曹老集库占地面积38.9亩,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周边粮源丰富,交通运输畅通。

  我库多年来一直担负着各级储备任务,连年实现盈利,曾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百家优质服务单位、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省级示范库、市“为人民服务  树行业新风”先进单位等称号,在粮食储备方面做到了“一符,三专,四落实”,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2005年,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同志亲临我库视察;2006年,副省长赵树丛、中储粮总公司总经理林军、市长陈启涛以及省粮食局局长孙良龙等领导同志到我库视察;2008年中储粮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国家粮食局副局长郄建伟等领导深入我库视察托市收购工作。这些领导同志都对我库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

  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成立专门机构

  为确保规范化管理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我库专门成立了以企业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按照活动的基本要求,逐条对照落实。

  1、总结经验,查找存在不足。深入开展规范化活动,特别是认真总结我库创建“省级储备粮管理示范库”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新标准以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示范库活动的成果,修订和完善企业仓储管理制度,严格程序,强化管理。

  2、积极宣传新颁标准和管理制度。围绕着国家有关粮食法规和政策文件,广泛宣传、培训,使广大仓储管理人员了解政策要求,熟悉制度规定,掌握并正确理解各类粮油储藏技术和设备操作规程.我库还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保管员、化验员业务员技能大赛,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新标准、新制度宣传贯彻活动,提高广大仓储人员的素质。

  3、建立完善粮油仓储管理规章。按照新的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结合我库实际情况,抓紧对有关仓储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符合企业管理规范化要求的新型仓储管理体系,完善以提高效率和确保储粮安全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建立与新体制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4、改善粮油仓储保管条件。我库对现有的设施在2009年初进行了清资盘库,分别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对目前的设备进行了维修养护,加强对设施的维护保养,争取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年限,消除不安全机械隐患,我库还多方筹资,逐步改善仓储设施,我库在岱湖库扩建仓容8000吨,已投入使用,2009年初对曹老集进行改扩建工程,老库区“退市进园”项目已获政府批准,想尽一切方法改善粮油仓储设施条件,力求符合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5、美化库区面貌。我库干群上下齐心协力,自己动手,铲除库区杂草,清扫库区环境卫生,消灭虫害孳生源。目前消防通道、排水沟渠通畅,各种标志牌统一上墙,基本实现了库区的美化、绿化。

  6、治理不规范管理行为。针对突出问题,实施集中治理,对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我们对照落实,逐步完善和整改,通过集中整治,提高我库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和巩固“示范库”活动的成果。

  三、通过创建活动,使企业各项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规范化管理活动的开展,认真查找我库工作的缺点和不足,从企业实际出发,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杜绝各项不规范管理行为,严格库存粮食管理,使粮食一库的各项管理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一)制度建设更加完善,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力求规范、实用,具有可操作性。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体系已初具规范,目前整理成册的已有《企业规章制度汇编》、《员工手册》、《员工手册附则》,大到如何执行国家粮油法规政策,小至低值易耗品一把扫帚的管理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做到了有规可行,有章可依。

  (二)科学储粮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安全储粮是企业头等大事,我们一是坚持严把入库质量关,为安全储粮奠定基础;二是坚持查粮制度,随时掌握粮情变化,坚持周查、月评、年终考核制度,管理做到日常化,精细化;三是定期熏蒸,减少虫害损失,保证熏蒸质量,采用主体投药,动态解潮进行环境熏蒸,确保一次成功,彻底熏杀储粮害虫。四是适时进行通风降温,“双低”压盖密闭保粮。我库十分重视科学保粮的投入,仓房设施的维修改造。目前岱湖仓库实现了微机测温、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双低储存”于一体的现代化仓库,达到五个百分之百,即机械通风100%,微机测温100%,环流熏蒸100%,双低储藏100%,四无粮仓100%。

  (三)各项账务管理,设施设备管理,进一步规范,流程进一步趋于合理,明确了职责,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从管理上要效益,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四)职工综合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员工素质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为此,我们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职工队伍建设上,我们主要采取四种方式,即:走出去观摩,送出去培训,请进来指导,关上门学习,努力打照出一支作风扎实,业务精良、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我们每年都要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职工业务培训,组织大家学习仓储管理的有关技术,目前我库检化验、粮油保管人员相应取得了国家颁发的初、中、高级工资格证书,专业技术岗位工种全部做到持证上岗。

  企业多次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取经,先后到了山东荷泽、泗县等地观摩、学习,吸取其他企业好的做法和经验,受到很大启发。

  2007年12月,我库职工刘金利同志代表省粮食局参加全国举办的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一举夺得个人金奖。2007年,我库代表市粮食局参加首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全省第二名;2009年11月,我库参加市粮食局举办的第二届粮食行业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另外,我库职工刘金利、丁洪刚等多人获得了全国、全省、全市的“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为企业争得了荣誉。

  工作中,我们通过开展劳动竞赛,设立专项奖金,增强职工的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

  (五)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了阅览室、篮球场、乒乓球室,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每年组织职工的体检、旅游,积极参加市总工会举办的各项活动。2008年、2009年成功举办了两年春节晚会,邀请关心支持企业的各方面领导和企业参加,提升了企业形象,取得了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规范化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我库的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全面提升我库的仓储管理水平,具有60年悠久历史的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