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林省白城市谷丰粮库典型经验介绍 |
白城市谷丰粮库始建于2000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地区盛产优质玉米和优质水稻。粮库现有职工29人,占地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53%,年经营量21万吨。有日产300吨烘干塔一座,日产120吨大米的现代生产设备一套。是集收购、储存、加工、调运为一体的粮食综合性企业。 在粮食全面市场化的背景下,粮库始终加强粮食储藏与管理工作,适应改革的新形势,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仓储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管理,坚持科学管粮,绿色储粮、安全保粮。在具体管理措施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管理工作实施上求“严” 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没有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松松垮垮、杂乱无章的,好企业的共同特点是管理严、制度严、要求严。因此首先领导班子自律严,其次要求职工严,第三执行各项制度严。 二、在管理作风上求“实” 在抓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本着求实的路线,把求实的作风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使企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首先实实在在的抓,其次扎扎实实的管,第三踏踏实实的干。 三、在管理工作环节上求“细” (一)仓储作业流程细。根据《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健全各种仓储作业流程管理制度,细化仓储管理制度和规范化标准,量化作业标准,使每一环节合理化、最优化,保证投入产出比最大,降低企业成本费用。 (二)粮食进出关要求细。严格遵守进出入仓管理制度,组织职工下乡宣传国家粮食政策,辅导农民如何科学保粮,将粮质控制在农民家中,既增加了农民利益,又提高了企业信誉,受到了周边农民一致认可。 (三)卫生管理细。 四、在管理工作标准上求“高” 高标准的粮库是全体职工一直努力的目标,我们连续多年荣获市粮食系统先进单位称号、省级“一符四无”先进单位、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一)以制度建设夯实基础。制度是管理的依据和保证。粮库在省、市颁布的储备粮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多项行政规章制度、职责,形成了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管理两大块管理措施,涵盖了所有岗位及日常工作环节。初步形成了工作有目标,管理有制度,检查有指标,奖惩有依据的管理模式。 (二)以检查评比落实制度。制度建设关键在于落实。粮库在管理中加强检查评比、奖惩兑现,检查不流于形式,奖惩重在激励,检查和奖惩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制度的落实,推动了工作更好开展。 (三)以机制创新提升管理。在努力搞好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的同时,粮库还积极做好机制创新,建设和谐企业,促进全库的管理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五、在经营手段上求“新” (一)观念更新,发挥粮食仓储服务功能。粮食仓储业是社会大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粮食仓储业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另一方面积极拓宽渠道,开展为社会粮食仓储提供服务。我们利用仓储设施,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开展了与国外大公司购、销和代储业务,与国内其他省市进行粮食动态储备业务,各方达到了共赢。 (二)信息渠道更新,推进粮油仓储信息化进程。粮油仓储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仓储信息化可以极大地提高仓储工作的效率,促进仓储业进入社会化大物流中,我库在网上建立了本库粮食信息平台,设立了专业特色的粮油仓储栏目,大大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及时沟通了粮食信息,为电子商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技术更新,转变传统储粮方法。粮库始终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粮情检查制度,定期召开粮情分析会,把储粮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积极推广应用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低温干燥等先进成熟的科学储粮技术,逐步向绿色、生态储粮方式转变。 (四)管理更新,创建企业文化。粮库自成立起,就处在粮改和粮食市场等诸多外部条件不利的环境中,企业管理层不断更新观念,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讲诚信,识整体,顾大局,开展多方面文体活动,不断增加职工凝聚力,提升职工创造力。几年来企业效益稳定,职工待遇连年增加,职工心情稳定,没有出现职工上访现象,人均劳动效率提高了5倍。 (五)重视人才,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在仓储队伍建设中我们努力做到了三抓:一是抓充实稳定,注意选拔业务精、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同志充实保粮队伍。二是抓教育和培训,把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使仓储人员充分认识到仓储工作重大意义,明确肩负的重要职责,树立从事仓储工作的荣誉感、自豪感,增强做好仓储业务的责任心。三是有组织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全库职工专业水平。 总之,做好新形势下粮食仓储管理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又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政治任务,工作光荣而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不断探索粮食仓储管理工作新途径,努力把粮食仓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