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万来粮库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基本情况

  吉林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万来粮库,于2000年3月经省粮食局批准成立,现有职工36人,平均年龄34.3岁,其中大中专毕业生27人,库内下设办公室、财务科、经营科、仓储科、生产科、保卫科六个科室。库区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仓储能力9万吨,年经营量5万吨。主要负责省级储备粮的收购、仓储、轮换等职能。

  粮库地址位于农安县开安镇,珲乌公路608.5公里处。北接乾安、松原、前郭;西连长岭;东临德惠、榆树等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粮源十分充足。粮库交通条件非常便利,距长春市区23公里,离长白铁路开安站10公里,南临珲乌公路,距长春绕城高速公路入口15公里,交通运输四通八达。

  万来粮库自成立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借助先进的储粮设施和完备的粮情检测手段,目前库存粮食保管状况良好,符合有关储粮技术规范要求,达到了“一符四无”仓储企业标准。

  二、企业规范化管理及典型经验介绍

  在粮食全面市场化的背景下,粮库始终加强粮食储藏与管理工作,适应改革的新形势,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健康发展。全库职工坚定信念,创新工作思路,认真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仓储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管理,坚持科学管粮,绿色储粮、安全保粮。

  几年来,随着粮食仓储设施的日益完善,通过全体职工不断摸索和学习,总结出了自己的粮食仓储管理经验,在去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中,我库粮食数量真实准确、质量优良,受到了省、市检查组的一致肯定。在实践工作中我们重点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仓储管理工作。

  自2008年以来,库内没有发生过粮油储存事故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每年都能够通过省粮食局组织的库存清查及“一符四无”验收工作。切实做到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库存粮食在罩棚仓内以包打围的形式散积存放。按照便于储存的要求,各货位呈棱台体;高大平房仓内粮食以散存的方式储存,配齐粮情检测、通风系统等设施。所有货位粮面平整,配齐消防器材,同时悬挂货位卡片及保管卡片。记录该货位形成时质量情况及自然情况以及收付情况。

  2004年经省粮食局核准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按时年检。每年都执行国家粮油收购政策,根据公司要求收购农民手中余粮。在收购过程中制定严格的收购工作流程、设立各种便民措施,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结合本库实际情况制定烘干、装仓等工作方案,合理安排货位、适时通风均衡粮温。及时检测各货位粮食质量,根据检斤记录建立各货位保管卡片、保管账。按照公司指令及推陈储新的原则合理安排出库计划,结合本库实际制定出库工作方案,及时检测各货位粮食质量,登记粮食出库数量。适时进行消毒工作。

  严格执行“一、三、七”粮情检查制度。保管、化验人员定期检查粮温、水份、害虫情况。建立粮食质量档案。在储粮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通风、熏蒸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及《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确保库存粮食质量安全。

  二是做好仓储设施管理工作。

  仓房管理,建立仓房建设档案、规范编号。配备防鼠防雀措施,配备通风、粮情检测等仓储设施、室内外爬梯具有安全防护措施。门窗开启灵活、关闭严密。墙面整洁。地面完整。仓房钢件定期做防锈处理。附属设备定期保养,状况完好。配电柜上锁。采取SBS材料铺设防水层、聚氨酯涂膜防潮隔气、苯板隔热措施。及时维修仓房。

  设备管理,建立设备使用维修档案,记录设备维修保养情况,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工、修理工完全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能。备品备件严格管理,严密领用手续、定期盘点库存。物资帐实相符。

  三是安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学习、贯彻执行省储备粮公司下发的《安全管理办法》为重点,树立常抓不懈的“四防”安全管理理念。提高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工作局面。根据库内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包保责任书,安全管理责任到人。

  (二)健全安全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基础管理。通过学习公司下发的《安全管理办法》,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达到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安全的目标。

  (三)认真贯彻执行“一、三、七”检查制度,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解决、限期整改,不留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认真贯彻消防和安全生产法规,严格执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四)组织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消防演习来锻炼队伍;组织有关科室人员及作业工人进行岗前安全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素质。签订四防安全责任书,落实责任。

  (五)对库内消防设施、设备、警示标牌合理摆布,及时检查、修理、更换,保证其完好有效。对库区监控系统定期维护。确保在出现险情时,用得上,用得好,保证库内安全。

  (六)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防汛予案,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确保了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四是抓好管理制度建设。

  随着仓储设施、储粮条件的改善,为适应企业发展库内逐渐健全、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财务规定;统计制度。严格执行吉林省粮食局下发的《吉林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并且按照公司相关部门要求及时处理帐目,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及时报送各项报表;物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吉储仓字[2000]14号文件《吉林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储粮器材管理办法(试行)》;人事工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吉储办字[2001]39号文件《吉林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人事劳资管理办法(试行)》;仓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按照《吉林省储备粮管理办法》以及“一、三、七”粮情检查制度等建立健全仓储各项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吉林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办法》,并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建立防火、防汛、安全生产等应急预案。生产作业规程。结合本库实际情况制定收购工作流程、粮食出入库工作方案、熏蒸工作方案、机械通风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各种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库内各项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账务管理。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日清月结,每月核对保管账、统计账、财务账,确保账账相符。保管总帐与保管卡片之和相符,使得账实相符。严格贯彻落实公司下发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得各项工作有据可依。

  五是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库内现取得了保管员职业资格的人员有6人,其中技师1人,中级保管员5人、从事保管工作的4人都取得了保管员职业资格。取得检验员职业资格的有3人,其中技师1人,中级检验员2人、从事检验工作的2人都取得了检验员职业资格。采用变频技术使得烘干机系统中排粮机构、热风炉排转速得以控制。保证了烘后粮食品质以及煤充分燃烧。采用多管风机降温除湿技术解决货位局部发热问题;采用紫外线杀虫灯,预测预报储粮害虫发生虫种、虫期,为防治提供依据。粮油保管员、检验员、电工、设备维修工、执行高空作业人员有相应的防护设备装备,不安全不作业。工会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乒乓球、台球比赛,建立图书室等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三、取得成效及经验

  在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中我库能够认真学习粮油仓储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一是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了企业行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是通过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规范了企业的各项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提高了工作标准。

  三是提高仓储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努力实现粮油仓储企业管理制度化、决策科学化、流程规范化、操作标准化。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做好新形势下粮食仓储管理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又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政治任务,工作光荣而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不断探索粮食仓储管理工作新途径,努力把粮食仓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