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平良储备粮库典型经验介绍




  吉林省平良储备粮库隶属于吉林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粮库坐落在松辽平原腹地,黄金玉米带的中心。吉林省平良储备粮库2002年动工兴建,当年竣工投入使用,是一个集粮食收购、储存、调拨、销售为一体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粮食企业。粮库现有职工39人,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占80%以上,粮库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200平方米,共有大型简易库房两栋,仓容2.4万吨,平房仓8栋,仓容6.7万吨,水泥地坪5.3万平方米,日产300吨的烘干塔一座,各种大型机械设备35台(套),年收储能力15万吨。连续几年被省粮食局评为“一符四无”示范库。目前现有库存粮食10万吨,其中玉米9万吨,小麦1万吨。


  粮库成立以来,我们不断加强粮食仓储管理,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创新储粮技术,提高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水平,实现了管理科学化,设施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环境生态化,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物资基础。

  一、提高认识,把规范化管理放到突出位置来抓。

  我库自2002年投入运营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提高对做好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主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全员参与,成立了规范化管理领导机构,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仓储管理规范化水平,把规范化管理做为粮库的中心工作来抓,制定了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从粮库主任到每名员工都签订了规范化管理目标责任书,人人有任务、有目标、有考评机制,从而促进了规范化管理向纵深发展。


  二、严细管理,全面落实粮食仓储管理制度。

  安全储粮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在规范化管理工作中,我们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结合粮库的实际,对各项规章制进行完善。依据现行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对各项仓储业务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几年来,先后制定完善了粮食入库、粮食保管、粮食出库、岗位职责、环境卫生等各项制度。同时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规范化管理,我们按照制度和业务流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储备粮档案和仓储工作原始记录,安全工作记录,对储备粮的管理做到了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实相符,达到了“一符四无”、“三专四落实”的管理标准。几年来粮食数量误差都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粮食质量全部相符。
  

  三、落实责任,把规范化管理落实到实处。

  (一)落实粮食入库质量责任。在粮食收购中虽然近几年来收购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坚持严把入库质量关,对不合格的粮食坚决不准入库,保证入库粮食数量、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二)落实粮食保管责任,我们始终坚持保管员储粮工作“一、三、七、十五”检查制度。每天保管员对粮情机动抽查,三天交流查,仓储科七天一大查,每半个月库领导带队全面普查。保管员根据查仓记录,写出粮情分析,对发现的疑点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采取措施立即处理,确保粮食安全。同时库领导带头办好“示范仓”,用示范作用推动规范化管理标准的提高。


  (三)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统一采购,实行“专仓、专人、双锁、双帐”管理,严格领用手续,加大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工人作业安全员现场监管,开展经常性的隐患排查和整改。几年来未发生任何粮食储存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四)加大仓储设施投入力度。我库严格按照国家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安全、规范、合理使用仓储设施,严格做到“三不装”,同时建立设备使用维修档案,设备保管卡片,专人专机保管,责任到人,对需要维修和存在不安全隐患的仓储设施,积极进行维修,消除不安全隐患。
  

  四、规范管理,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我们粮库按照要求,坚持不懈的抓好规范化管理工作,促进了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打造学习型团队,职工素质全面提升。我们坚持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打造学习力、组织职工学习仓储业务知识,举办业务培训班,鼓励职工学技术,练硬功,干绝活,创高效的积极性。大力弘扬以库为家的主人翁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做到强化责任不放松,制度管理不放松,安全储粮不放松,技术创新不放松,培养出一个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粮食仓储管理队伍。
  

  (二)规范化管理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产品经营和产品结构调整战略积极争取储备粮指标,扩大经营量,同时根据省储备粮管理公司的基准价格要求进行轮出销售工作,把粮食销售到当地两家大型粮食深加工企业,缩短了运输里程,降低了费用,增加了销售效益。
  我们在规范化管理工作中,把管理做细、做严、做实,使企业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迹。我们将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再创佳绩。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