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镇赉粮食中心库第五分库典型经验介绍



  吉林省镇赉粮食中心库第五分库始建于一九九八年,座落在吉林省镇赉县镇赉镇苇海路78号,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一、    企业基本情况

  镇赉粮食中心库第五分库地处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三省交汇处,西临207省道公路,乡镇公路网络相互连接,交通便利。南面是县政府招商引资的工业园区,我们企业就坐落在其中,生态环境非常优美,同时也孕育了无限的商机。

  我们吉林省镇赉粮食中心库第五分库的前身是镇赉县第五粮库,是我县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始建以来承担着国有粮食的收储调拨任务,是我县年收储、经营量最大的企业,企业连年被评为省级“一符四无”粮仓先进单位,市县级先进企业。

  2008年11月企业被中储粮吉林分公司吸收为协议上收库,这更给企业带来了机遇。

  二、    人员队伍及仓储设施情况

  现有职工53人,库领导6人,中层干部8人。本科2人,大专学历员工9人,中专学历员工18人, 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14人,技术人员4人,库内下设8个科室。有大型烘干塔两座,一座日产300吨,一座国家投资项目日产500吨的大型烘干塔,2009年我库又新建一栋仓容2.5万吨的房式仓,同时2010年计划在建3600平方米房式仓2栋,120吨电子汽车衡2台,砼板仓56个,输送机60余台,大小型铲车3辆,大翻斗车2辆,翻斗两用车2辆,小型拖拉机2辆。现租用1条铁路专用线,有效长度657延长米,铁路罩棚仓3000平方米,是镇赉县11家仅有铁路专用线的粮库。拥有10000平方米的办公室及其它生活辅助设施;有设备齐全的粮油检验器具和检验室,库内硬化水泥地面60000平方米。办公电脑16台,基本达到无纸化办公条件,红外线监控系统两套,增强了防火防盗安全能力。

  三、经营规模及现状

  镇赉粮食中心库第五分库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三省交汇处,又座落在工业园区内,国家重大开发项目“引嫩入白”工程,百万亩水田正在开发,到时候企业的经营量将大幅度提高,可以看出企业的潜力是无限的。

  我们企业年经营量在40万吨以上,年收储能力在20万吨以上。随着百万亩水田的开发我库的经营量将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我库正在展开粮食物流港的筹建工作,此项目已经报到国家粮食局及其他部、局。

  四、存粮油情况

  今年收购的品种主要有水稻、玉米,数量达8万多吨。

  五、企业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管理

  吉林省镇赉粮食中心库第五分库积极贯彻执行总公司、分公司的工作指示精神,牢固管理基础,强化管理手段,实现了安全储粮和科学储粮。

  (一)突出重点,严抓细管,确保储粮安全。在储备粮管理各项工作中,我们始终将确保储粮安全视为第一要务。一是强化储粮质量管理,严把入库质量关,粮食入库的好坏,是影响储粮安全的基础因素,坚持不懈地实施收购环节,领导把关制度,并对入库粮食坚决做到先整理后入库。坚决做到不整理不入库,达不到中等以上质量标准不入库。二是划岗定责,专人包仓包囤,严格执行“四定”、“五包”、“四管”责任制。定人员、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包数量、包质量、包四无、包损耗、包器材;管帐卡齐全相符、管入粮库油质量和检查、管仓内外清洁卫生到底,不换人,要求做到质量不降、数量不少、损耗不超、不霉不坏,确保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和地点四落实。明确规定若出现质量、数量问题而造成事故,要追究化验员、保管员、科室负责人及主管主任的责任。明确企业法人代表是中央储备粮管理第一责任人,并把粮食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面上有人管、科室有人抓,仓仓都有人,人人都有责的多层责任体系。

  (一)加强制度建设,夯实仓储管理的基础。建立仓储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是做好仓储工作基础,提高保粮水平的关键。一是建立了仓储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仓储工作会议,总结上月的工作安排本月任务,同时加强事中监督、事后检查。通过例会交流科技保粮经验,摆出难点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二是建立领导查仓制度和查仓签字制度,每两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都要和保管员一起进行联合检查,到仓储工作的一线,对仓储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三是严格执行粮情检查制度,认真坚持一、三、七、十五检查制度,做到检查纪录真实完整,强化粮情检查手段;四是建立健全综合防治制度,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保粮方针,突出防重于治的原则,强化防治措施。确保中央储备粮的储备安全。

  (二)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仓储人员的整体素质。先进的仓储设施和设备,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储粮技术和手段。如何保证安全储粮和新仓房、新技术、新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使用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在仓储队伍建设中我们努力做到了三抓:一是抓充实稳定,注意选拔业务精、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同志充实保粮队伍。二是抓教育和培训,把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使仓储人员充分认识到仓储工作重大意义,明确肩负的重要职责,树立从事仓储工作的荣誉感、自豪感,增强做好仓储业务的责任心。三是有组织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仓储人中专业水平。

  (三)积极开展中央储备粮仓规范化管理工作。在仓储规范化管理中严格按照总公司、分公司的要求从严从细,求真务实,狠下功夫。规范设置各类帐、卡、簿、册、记录。定期检测气温、仓温、粮温、湿度及害虫变化,准确做好粮情检查、熏蒸、通风记录,认真整理资料,如实反映库存品种、数量、质量和仓位,确保储备粮帐帐、账实相符。强化保管人员素质,使中央储备粮仓储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发展。

  (四)运用四项储粮新技术,科学储粮。一是运用粮情检测技术,做好粮情监测;二是勤总结通风经验,摸索粮情变化规律,春季抓防结露、结顶,冬季抓低温通风;三是深入钻研储粮新技术,使安全保粮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五)强化库区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的环境。我库托市稻谷储粮区内达到“九无”标准,即:无垃圾、无鼠洞、无鼠迹、无雀巢、无杂草、无积水、无粪便、无地角粮,无零散器材;仓房外观达到设置合理规整,无灰尘、无污渍、无乱涂乱画。日常工作勤交流、勤学习、勤检查、勤打扫、勤整理、勤记录。

  六、主要经验展示

  (一)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我库管理水平,打造人性化管理,做到严格制度、照章办事。对原有的各项制度基础上加以细化、量化,进一步完善《员工考核实施细则》、《仓储管理实施细则》、《财务考核实施办法》、《信息工作实施细则》,修订了《食堂管理办法》、《员工日常行为规范手册》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根据各项办法制定详细打分表,坚持每月考核打分,次月初在员工大会上公布,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把人性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制度来抓,每月末就制度执行情况、工作质量、工作效益、工作态度、安全生产及廉洁自律等内容,由全体员工无记名打分,得出总分作为年终奖金、评优、评先、末位淘汰的依据。为我库管理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二)设施、设备管理

  1、设施、设备包括生产设施、设备;辅助生产设施、设备;办公生活设施、设备;附属经营设施、设备及其他设施、设备。

  2、对设施、设备负保值增值责任。库主任要与分公司签订直属库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书。设施、设备保值增值率和净资产增长率两项指标纳入库主任任期内考核或离任审计范围。

  3、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登记制度。无论通过何种资金渠道建设或购置的,都要登记入账。

  4、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的档案制度。档案内容包括如下:
  一是库区建设规划总平面图、库区现状总平面图及工程档案资料。
  二是各子项目名称、编号及建设与投入使用时间。
  三是向上级部门、当地有关部门的申请及其批复文件。
  四是大、中、小修及技术改造等需要保存的有关资料。
  设施、设备档案的建立、保管、使用和保存年限等,按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5、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管理的统计报表制度,按规定及时上报设施、设备资产实物形态管理情况及有关统计数据。

  6、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管理责任制度。各种不同功能的设施、设备都要制定科学的使用办法,明确管理、使用者的管理和维护责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严禁破坏性使用,对违反操作规程并造成损坏的,责任人要按照损失损坏程度进行赔偿。

  7、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方式,集中采购范围内的,按有关规定执行,要按照“经济、有效”的原则进行,不得超量采购,不得采购劣质产品,不得在采购中谋取不正当利益。

  8、购置的设施、设备要及时作财务处理。同时,应如实调整有关统计报表的数字,保证统计数字的真实性。

  (三)人才队伍建设

  在输送员工参加总公司、分公司专业培训和大专院校深造的同时,继续推行员工交叉授课,培育综合型人材,提高员工岗位交叉能力,组织“中储粮人——技能篇”仓储知识技能竞赛,使全体员工深刻认识到学习是中储粮人的必备技能,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流于形式,每位员工写出心得笔记,使全体同志深受启发,一颗执着的事业心、进取心、赤诚忠心,对于中储粮人是何等重要。组织员工集中学习《宪法》、《经济法》等法律知识,进行考试。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中储粮人。

  我们的各项工作在上级部门和中储粮吉林分公司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积极的态度、务实的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推动我库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