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山东滨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始建于1976年,隶属滨州市粮食局,是国有大型粮食收储企业,承担中央及地方储备粮油的储存业务。现
有干部职工9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6人。总资产2.6亿元,拥有储备仓房19栋,仓容15万吨,大型钢构仓13000平方米,储备油罐4个,2.3公里双股铁路专用线,铁路罩棚5100平方米,露天专用货场51000平方米。粮库下设顺成物流有限公司和日处理小麦500吨的现代化面粉、食品精深加工企业,已成为一家仓储设施先进、设备配套齐全、内部管理规范、发展后劲十足的现代化仓储企业。

  近年来,山东滨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在国家、省粮食局的科学领导和精心指导下,不断解放思
想,强化精细管理,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先进企业”、“全国中央储备粮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山东省职工代表大会优秀星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滨州市文明单位”、“滨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连续 七年被山东省粮食局评为“全省粮食系统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授予“全省规范化管理示范库”,被滨州市委命名为“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粮食系统和滨州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纷纷组织到粮库参观学习,粮库的管理经验引起各界关注并被广泛推广。

  一、抓“六化”、创“五型”,规范化管理上水平

  近年来,滨州国家粮食储备库通过深入推行“六化”建设,努力创建“五型”企业,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深入推进“六化”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滨州国家粮食储备库通过深入推进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产业化、科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公开透明、上下认同、系统完整和行之有效的目标。

  1.加强制度化建设,夯实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几年来,滨州粮库通过不断探索,建立了全面具体、清淅明了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来自职工、源于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强化落实、人人平等,为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完善标准化体系,为规范化管理提供考核依据。一是高起点定位,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二是按照粮油仓储企业的规范管理要求,制定了详细的企业标准。三是制定《全员百分考核办法》,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3.推行精细化管理,为制度标准的落实提供保证。2004年开始,我们从创“精品粮仓”入手,按照“建一流设施、创一流管理”的总体目标,推行“流程细、操作精、指标细、控制精”的仓储精细化管理理念,精雕细琢打造“一仓一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的理念已经深入到粮库每一位员工的心中,极大的促进了规范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4.加快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规范化管理的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管理人员提供清晰可靠的信息。一是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投资80万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二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企业知名度。三是广泛搜集信息,为轮换决策提供数字参考。四是制定了信息奖励措施,对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奖励。

  5.建设产业化园区,促进粮油仓储经济发展。以储备粮管理为核心的粮油仓储经济建设必定带来综合效益的提升,多元经济产生的效益反哺仓储设施改造建设,也必定进一步提升储粮安全保障能力。滨州粮库正在通过抓好轮换经营、搞活贸易物流、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挖潜增效,积极推进粮油仓储经济园区建设。

  6.实现科学化目标,推进规范化管理的成果转换。我库从科学保粮入手,积极推进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加大投入进行科学保粮研究,科学保粮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在科学管理上,通过开展规范化管理,实现了由随意性、粗放式、传统式管理向制度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转变;在人文方面,通过开展银企共建、警企共建和碑牌文化建设,促进了职工与企业、粮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二)努力创建“五型”企业,完善企业健康发展的文化支撑

  自2003年以来,我库不断深入创建“五型”企业,形成了独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了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发展。

  1.学习型。我库在学习型企业的创建上实现虚功实做,卓有成效。通过在全库推行全员工作日记和读书笔记制度,大大促进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并形成学习制度化、工作学习化的长效机制。

  2.节约型。我库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创建节约型企业的实施意见》。并通过设立节约箱、推广修旧利废、不搞重复建设等措施,有效地控制成本、杜绝一切浪费行为。同时利用厂务公开、民主理财等手段,巩固创建的成果。

  3.创新型。滨州粮库的每一个角落,每项事务都能体现创新。在仓储管理工作中,大力提倡发明创造。几年来,通过不断试验和改进,发明了散装卸粮平台、便携式输送机移动拖盘、多功能通风管道和轻杂综合处理器等提高工作效率和仓储管理水平的工具。最有代表性的是“人才库”管理办法,它为每一位职工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让会干事的有地位、干成事的有待遇。

  4.人本型。为每一位职工搭建一个平等互利、充分竞争、劳得互动的平台,充分体现单位的温暖,享受团队的荣誉。几年来,我们从关心职工入手,投资建设了图书室、娱乐场所;购买班车接送职工上下班;每年组织职工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组织职工参观旅游,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团队凝聚力大增。

  5.成长型。七年来,粮库一年一个台阶,持续健康发展。各种投入均获回报,一流的管理创出一流的业绩。一个集仓储、物流、贸易、工业于一体的粮食仓储经济园区已初步发展起来。

  (三)创新工作方法,适应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时代要求

  规范化管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制度化、标准化管理,虽然它最终要落实到各个制度层面上,但规范化管理的人文性、可行性等特点,对管理者思路的调整、方法的更新都有更高的要求。在滨州粮库,一是推行四种工作法,领导靠前指挥,以身示范,不做甩手掌柜的“向我看齐工作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众人拾柴工作法”;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来约束每个人,控制各个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的“以人为本工作法”;无规不圆,有矩成方,让刚性的制度在柔性管理中施行,并倡导职工个人内在要方,外表要圆,既张扬个性,又不失和谐的“外圆内方工作法”。二是做到三个到家,“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家”、“规划流程研究到家”、“绩效考评结果落实到家”。三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规范,一手抓发展。规范的目的是发展,发展时刻需要规范的管理。四是打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我们通过创建“五型”企业,争创“五型”员工活动,团队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职工个人素质显著提高。

  二、抓落实、促发展,规范化管理见成效

  滨州国家粮食储备库规范化管理起步早、立意新、抓得实,成效明显,已经实现了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     粮库建设布局合理

  滨州粮库是1976年建设的老库,既有70年代的老仓,也有新建的现代化仓储设施。几经科学规化和改造建设,已达到库区布局合理、仓储设施规范、货场吞吐流畅、安全防范便捷的目标要求。按照功能把库区划分为仓储区、办公区、生活区,各区域保持相对独立,并用栅栏和院墙隔离。几年来,硬化库区地面、晒场,架空线全部入地,办公区、生活区及库区空地都进行了绿化、美化,被人们誉称为清洁卫生的花园式单位。

  (二)     制度流程 健全可行

  不断制定完善12万字的制度、职责、流程,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这些制度不但全面、细致,而且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各项制度、标准均采取动态管理,不断完善,为企业管理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仓储设施 性能完好

  近几年,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现代化高大平房仓4.7万吨,维修改造仓容6万吨,建设大型钢构周转仓13000㎡,翻新路面30000㎡,仓房刷新40000㎡,新购置输送机、振动筛等出入仓设施60余台套。逐步实现了仓储设施先进、设备配套齐全、维修使用规范、档案卡片完整、综合功能提升的目标。

  (四)     粮油管理 严格标准

  滨州粮库的粮油仓储管理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同仁的好评,是山东省首批规范化管理的典型,被称为“一仓一品”、“精品粮仓”。通过参与国家粮食局组织的规范化管理活动,进一步规范出入库流程、方案和能耗、破碎率目标管理,建立各种管理预案,明晰各级管理责任,推广储粮科技创新,改善仓储作业条件,由表及里、由近及远地深化仓储管理体系建设,仓储管理水平又有大的提升。

  (五)安全生产 防治结合

  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工作体系;投资建设改造相关设施设备,新建标准药库、清消车间,新上覆盖全库的监控系统;改造消防栓、消防箱、消防池,备足防汛器材;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演练,并对持证上岗人员严格考核等,形成了安全生产的有效机制。

  (六)     财务统计 及时准确

  按照账实相符的标准,建立“财务、统计、保管”三账对账制度。实物、统计、财务等账务工作体系健全、帐表资料完整、审核机制科学,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几年来,滨州粮库的经济效益连年提高,年盈利能力达到500万元以上,职工收入翻了两番。2010年3月,在山东省粮食财务工作会议上,滨州粮库作了“强化职能促发展 精细管理增效益”的典型发言,又被评为“山东省粮食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

  (七)     企业文化 处处彰显

  专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按时参加业务技能培训;鼓励职工在职教育,职工素质逐年提高;提倡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并制订相应奖励机制;各岗位按标准和要求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和措施,特殊岗位均享受工作补贴;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投资建设了图书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灯光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等活动场所;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岗(示范仓)”、“三八红旗手示范岗”、“ 红旗仓”和“文化长廊”、“三严碑”、“方圆碑”、“自警自励台(牌)”等碑牌文化点,处处彰显出“精细、严实、和谐、超越”的企业精神。

  (八) 各项事业 健康发展

  以储备粮管理为中心,大力发展仓储经济。多年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了各项工作发展进步,强力推进了事业的发展。滨州粮库用自身的积累,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物流公司、日处理小麦500吨的面粉精深加工企业,按照“独立运营、协调发展”的原则,引用规范化管理的经验和做法,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将极大的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促进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天,滨州粮库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滨州粮库的发展变化诠释了老库、老仓如何提升功能、如何管理好的问题;新库、新仓怎么建设、怎样上水平的问题;粮食仓储企业如何做好仓储管理、确保真实、安全的问题,如何围绕粮食储存这一中心发展产业经济的问题。

二〇一〇年八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