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烟台市粮油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
烟台市粮油储备库成立于2003年,占地178亩,总仓容量10.9万吨,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设平房仓18栋 。 粮库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粮食进出输送、粮情检测、机械通风及环流熏蒸等系统。2004年以来,该库紧紧围绕“推进规范化管理,提高仓储管理水平”这一总目标,坚持以“讲科学,严管理,保安全,争一流”为总的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以管理行为规范化、业务操作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制度科学化、职工队伍专业化、库区环境园林化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管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粮食仓储管理水平。 一、深化科学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储备粮仓储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储备粮储存安全,实现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目标,烟台市粮油储备库严格执行国家粮食局《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评价暂行办法》、《山东省规范化管理示范库考核标准》、《山东省规范化储粮单位标准》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化的保粮新方法,规范化地开展了仓储管理工作。 一是狠抓制度落实。通过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仓储工作责任制、查仓制度和各项出入库手续制度,狠抓了《管理制度及全员百分考核办法》、《出入库管理暂行办法》、《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检查;通过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落实了以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三大标准体系为内容的企业管理规范化体系;通过推行全员百分考核,坚持管理要严,标准要高,措施要实,注意体现“责权对称、奖罚分明”的原则,进一步把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进行了量化、细化,对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安全生产、卫生等工作坚持定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收入挂起钩来,奖罚分明,当月兑现;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进一步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的标准化、管理手段的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考核评比的经常化,切实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是强化质量检测。为了保证入库质量,烟台市粮油储备库投资150多万元建立了高标准的检测中心,配齐了各类检化验器材,确保了粮食品质指标全面检测的需要。在出入库期间,坚持对抽样、检验、计量、卸车、验收出入库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把关,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律不准入库。在入库过程中,采取了两次检验的方法。首先是抽样检验,抽检合格后到仓库卸货时由保管员按照检验单进行二次检验入库,如发现与检验单情况不符,则坚决退回。为了防止人情粮、关系粮入库,该库还采取了编号发牌的方式,在抽样和检验两个重要环节上公开操作,接受客户监督, 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坚决做到不收购、不入库,有效地保证了入库粮食质量。2004年以来入库的小麦均是国标三等以上新小麦且质量完好。 三是加强基础管理。严格执行粮情分析报告、环流熏蒸分析报告、机械通风分析报告等制度。除了按规定每年两次抽样检验品质变化情况,还根据需要随时对储备粮进行检测。为了及时掌握粮食品质变化,建立了粮食品质及水分变化档案,定期进行跟踪检测,为科学保粮及推陈出新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是严格规范管理。加强了对储备粮的检查,规定保管员要每天检查一次,业务科每周检查一次,库领导每个月带队检查考核一次。在检查中不走过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检查考核成绩与工资挂钩,调动了保粮人员的积极性。按照规范化管理示范库的要求,该库所有粮仓外均有仓号标志,地面平整光洁,无撒漏粮粒;仓内账、卡、簿齐全规范,填写准确,美观大方,做到了“口吹无尘,手摸无灰”,“粮面平如镜,工作道直如尺”。机械设备专仓存放,摆放整齐,统一编号,并定期保养维护。保管员对每天的粮情达到了如指掌,汇报粮情“一口清”。 二、探索科学储粮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储备粮管理水平 在大力推广应用微机测温、机械通风、环流熏蒸三项新技术的同时,我们积极探索科学储粮新方法,继续推行低温储粮,绿色储粮新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保粮效果。成立了科学保粮攻关小组,有针对性的解决难题,为安全储粮创造条件。在粮情监控系统中,采用了微机粮情监控与人工定点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及准确性,弥补了测控系统的不足。通过利用冬春季空气干冷的气候特点,适时地进行了自然通风、轴流风机通风等降温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入库小麦温度偏高,水分不均匀的问题,使储备粮平均粮温均在5℃左右,水分保持在12.5%以内,为储备粮安全储存奠定了基础。为了确保储备粮低温储存,减少物理通风次数,节省电力,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对通风口及粮仓大门进行了封堵;采用塑料薄膜、管槽塑料对检查门、窗、轴流风机口进行了密封,有效地延缓了粮温上升,达到了准低温储粮的要求。通过大力开展轴流风机缓速降温通风和自然通风降温工作,年可节省电费2万多元。通过搞好仓内外卫生清洁防治,防止并杜绝了害虫危害粮食的渠道。环流熏蒸时坚持少用化学药剂,以减少粮食中的药物残留,保证了小麦品质,为绿色储粮创造了条件。自2004年7月入库以来,没有发生一起结露,发热,霉变等事故,储粮质量良好,品质稳定,科学保粮率达到100%。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储备库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烟台市粮油储备库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划,创建了储备粮信息网络管理平台,该库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涵盖了粮食入库、出库、库存、审核、收支等各个层面,实现了从粮食入库检验、检斤到资金结算、日常管理、称重出入库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确保了粮食出入库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目前,该库已实现粮食出入库、粮情检测、资金结算、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事务等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全面提升了粮食储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面对新形势和储备粮管理的新要求,我们高度重视职工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一流职工队伍的理念,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扎实、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 一是多形式地进行了职工学习培训。从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入手,近年来,先后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了粮食流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及粮食仓储管理业务知识,并要求每人每年要写出不少于2万字的学习心得笔记。通过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和推动性作用。 二是严要求地狠抓了职工行为规范。在抓好职工业务素质提高的同时,还注重强化了职工的行为规范。从最基本的着装,行为举止,文明用语,交接班,物品摆放等细节抓起,要求职工严格按照制度要求,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办公场所时刻保持卫生整洁、物品摆放规范统一,仓库内外保持清洁。通过加强学习和强化管理,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三是多样化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栏、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开展粮食业务专业技能竞赛,体育比赛,树立先进典型等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活动,为职工文明交流与展现精神风貌提供了平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激发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团结友爱、爱岗敬业精神,展示出新时期国有粮食企业的新形象。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