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饶县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
一、企业简介 广饶县粮食储备库坐落在风景优美的黄河三角洲南大门,隶属于县粮食局管理。一期工程始建于2005年,是当年县政府“为民办的十大实事之一”,现已拥有干部职工15人,占地58亩,储存各类粮食1.8万吨。二期项目将增加仓容1.2万吨,届时总库容将达3万吨。粮库配备了计算机粮情检测、环流熏蒸、远程电子监控系统、现代物流配套器械、电子汽车衡等设备,建设了企业网站、OA办公系统,配套了职工餐厅、活动场所等,拥有粮食储存、调运、检验、消防、安保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密闭、熏蒸、通风、测控”等储粮技术,是山东省起点较高、配套较齐全的重点粮库之一。 自建库以来,企业连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东营市财务管理达标企业、东营市规范化管理示范库,从2007年起,连续保持了山东省规范化管理示范库、山东省粮食会计基础规范化先进单位等称号,于2009年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在今年6月份被授予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的荣誉。 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宣传,确保措施到位。坚持把规范化管理工作放到重要日程,严格落实了主要领导为这项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健全了规范化管理领导组织,把各项规范化活动不断细化分解,并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责任追究,为走上规范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工作中推行了“四个环节”工作法,实现了计划、安排、检查、考核四到位;坚持实行了“三级例会制度”、“三级粮情分析汇报制度”、“行为规范督查考核制度”,实现了管理创新。 (二)深化内部改革,严格全员考核。积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深入开展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和粮食储备事业相适应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按照《全员管理百分考核办法》,逐月考核,考核结果与分管领导、防保人员经济利益相挂钩。 (三)狠抓仓储管理精细化。不断完善《仓储精细化管理细则》,对储粮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量化细化,各项日常仓储工作都落实到人,从粮食采购到入库,从保管到出库,每个过程都有记录、有反馈,实现了工作流程细优化。对卫生管理、施药熏蒸、设备维护养护、器材摆放标准等指标细化量化,每个环节都明确责任人,逐步形成了“流程细、操作精、指标细、控制精”的仓储精细化管理模式。 (四)抓好档案管理标准化。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全面落实档案工作专人负责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认真规范整理归档各类资料,特别是仓储管理资料,严格落实“三卡一簿”制度,从初始装粮到储存保管中的粮情变化、气候变化、机械通风效果、熏蒸及虫害发生变化的情况都做了详实的记录,确保粮情档案系统完整,为粮食安全储存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严谨的依据。 (五)推进绿色储粮。充分利用“四合一”新技术,积极推进绿色无公害储粮,不断提高仓储管理水平,确保储粮安全。我们采用ML-128型微机粮情测控系统,并通过Web应用技术在内部网络发布,实现了对全库粮情的实时监控。同时利用软件统计分析功能,调用各历史时期数据,进行数据对比和数据定性分析,准确掌握粮情变化。加强科技创新,开展了磷化氢环流熏蒸和低温杀虫实验、离心式风机压入式机械通风实验、通风口技术改造实验的研究等,确保了储粮技术的稳步提高。 (六)持之以恒抓好日常管理。按照“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规范化储粮基本方针,在“防”字上狠下功夫,采取各种有效办法,做好防虫、防鼠、防霉、防事故工作,提高“四无粮仓”质量。在“治”字上做文章,按照规范防治,综合防治,科学防治的原则,以费用低,效果好的目的,实现治早、治了、治彻底,确保粮食储存安全。在“管”字上采取措施,一年四季有侧重点地搞好储粮管理,春抓密闭,夏抓隔热,秋抓防治,冬抓通风;认真落实环境卫生挂牌包干责任制,天天清扫,定期检查,每周五为大扫除日。仓内卫生及时扫,现场卫生随进扫,实现了库容整洁,环境优美。 (七)科学投入,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先后建立了仓储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管理核算系统、OA办公系统、出入库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巡更和红外线周界报警系统和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全面推进“数字储备库”建设,储备库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行政办公、粮食储存、出入库、检验、计量、结算、统计、财务、视频监控、仓储技术应用、机械设备维修、器材物料耗用等工作环节进行整合,实现了全面信息化管理,可对储备粮数量、质量、安全等进行动态实时监控,减少了人工流转环节、降低了人为控制因素、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管理系统与上级主管部门实现远程对接,增强了储备粮安全监管力度。从根本上保证储备粮信息的真实,达到了 “信息粮食”“数字粮食”的基本要求,从而为政府运用储备粮调控粮食市场提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八)抓素质教育,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每年初,我们就以“学习型粮库”为建设目标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做好各自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见缝插针的组织集体培训和学习,尤其是根据今年新进人员多、业务相对生疏等因素,制定了特点突出、针对性强的业务学习培训安排,并结合微机粮情检测、粮食检化验规范操作、仓储机械规范操作、知识竞赛等载体,寓教于乐,不拘泥于形式地展开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以提高职工素质为目的的活动,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掀起了学习业务、钻研技术、参与活动的热潮。 三、成效及经验 (一)管理基础日益牢固。 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企业管理实现了由“简单随意”到“精细规范”的转变,做到了决策科学化、流程规范化、操作标准化;通过建立流程控制体系,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了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实现了“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企业管理和员工日常工作行为不断规范,推动了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落实,确保了储备粮账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在接受中国方圆认证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过程中,得到了前来评审专家的称道,一次性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二)科学储粮水平逐步提高。在不断完善三项储粮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磷化氢环流熏蒸和低温杀虫实验、离心式风机压入式机械通风实验、通风口技术改造实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尤其是对通风口技术进行的改造实验,被山东省粮食部门权威杂志《齐鲁粮食》在2009年第12期上采用发表,并得到了省储备粮管理专家的好评,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 (三)企业形象得到了提升。 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规范化管理”已成为企业前进的品牌,展现了新时期现代化储备粮库的立体形象。外部形象得到了提升,规范库容库貌建设,合理划分办公、储粮、休闲区,做好每期工程之间的衔接,仓间和路面宽阔合理,便于车辆进出,整体布局满足了储粮管理流程化操作的要求。职工素质得到了提升,自主管理和主动学习意识得到发挥,操作使用现代化储粮设施设备的工作技能得到增强,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指导实践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防保人员实现了从体力劳动者向技术工人的转变,为企业发展积累了人才基础。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