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营市粮食储备库典型经验介绍 |
一、企业简介 东营市粮食储备库始建于2000年,隶属东营市粮食局,位于东营市中心城区南部,北靠220国道,东临荣乌高速公路,西接淄东铁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粮库现占地面积500亩,建有标准平房仓43栋,仓容21万吨,拥有粮食储存、调运、检验、消防、安保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密闭、熏蒸、通风、测控”等储粮技术,现有职工56人,同时具有市级储备粮、中央储备糖和中央储备粮三项物资存储资格,是山东省配套设施齐全、内部管理规范、存储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储备库,连续六年保持了“山东省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山东省粮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十大粮油产业园区”、“东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50余项荣誉称号。 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以制度化推动规范化 1、建立制度约束机制。结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等新标准、新法规,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建立起一套涵盖115项管理制度、35项技术规程、47项工作标准的系统化制度体系,各项工作指标更加细化量化,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满足了新形势下粮食储备企业发展的需要。 2、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推行全员目标责任督查考核办法,把分管主任、科室、科室长、职工的考核成绩实行挂钩联动,根据考核成绩兑现绩效奖金,真正体现了“干好干差不一样,细心粗心不一样、规范随意不一样”,职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全面提高。 3、建立科学运行机制。实行班子分工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机构,科学界定各科室和各岗位工作职责,通过督查考核推动工作落实,确保了运行通畅高效。 (二)创新举措,不断优化,以技术化保障规范化 1、搭建科学储粮平台。成立科学储粮研究小组,制定科学储粮研究课题,对储粮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难题进行攻关,提高应用实效,先后完成10余项研究成果,多项经验被省市粮食局推广。 2、搭建质量监管平台。投资130余万元,购置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76台(套),能够对主要粮食品种的常规、品质、卫生指标进行全面检测。中心实验室2008年取得省级计量资格认证,2010年成为国家粮油质量监测体系成员单位。发挥检测技术优势,对储备粮品质进行全面检测控制,提高了仓储管理效益。 3、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结合储备粮管理要求,2009年开发应用了储备库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起纵向一体、即时链接、数据自动处理、信息快速传递、资料分级可视的信息网络平台,减少了人工流转环节、降低了人为控制因素、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 (三)创新模式,不断改进,以精细化促进规范化 1、加强仓房建设管理。严格施工规范,实行事前交底、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质量监管体制,对工程签证、重点部位、隐蔽工程、设计变更等随机抽取职工参与监督和工程量丈量,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把仓房建成优质工程,夯实了粮食安全储存基础。 2、加强仓储流程控制。定期开展仓储管理百分考核,推进规范化管理措施落实;严格落实“一二三四五”日常查仓流程,建立粮情书面分析制度,完善仓储标准体系,对保管费用、数量损溢、熏蒸费用、通风能耗等实行单仓核算、费用包干,杜绝了跑冒滴漏。 3、加强仓储设施维护。建立仓储设施维护长效机制。2009年以来,先后投资350万元,实施了仓顶铺设菱镁板隔热改造、无线粮情测温系统更新、仓房加设密闭隔热门窗等工程,提升仓储设施使用性能。 (四)创新内涵,不断丰富,以企业文化提升规范化 1、完善企业文化理念。十年的创业发展,让我们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设计制作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S)的视觉表达体系,延伸了企业文化载体,塑造了特色鲜明的企业形象。 2、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建立起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坚持唯才是举,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和整体素质。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我库选派的职工在国家、省、市组织的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建设了一支作风顽强、业务精干的职工队伍。 3、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实行企务公开,推进自主管理和民主管理;科学设计职工基本工资,使职工劳动价值得到合理回报;强化职业安全,定期组织职工查体,切实保证职工身心健康;实施职工民生工程,改善生活办公条件,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通过文体活动、库内宣传载体倡树积极健康的文化导向,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 三、取得成效及经验 (一)改进了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实现了从“以人管人”向“制度管人”、由“简单粗放”向“精细规范”、“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企业保持了统筹协调、健康快速、持续稳健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提升了企业形象。通过优美的库容库貌、完善的配套设施、精干的人员队伍、高效的管理机制、规范的现场管理、丰硕的创新成果、和谐的企业文化展现了新时期现代化储备粮库崭新形象。 (三)提高了职工素质。使职工的主动学习意识得到发挥,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显著提高,防保人员实现了从纯体力劳动者向蓝领技术工人的转变,为企业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四)优化了发展环境。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同时,各项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2000年以来,市政府先后投入资金7996万元,累计给予免缴或减缴各类建设规费1786万元,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赢得了国家有关部委信任,先后入储中央储备糖**万吨,每年增加效益400多万元,企业实现了科学运营。 (五)增强了企业实力。通过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储备粮轮换连续实现轮换顺差,除去经营管理费用外,企业年资金积累达到800万元,每年投入200万元资金用于仓储设施改造升级,形成了“以库养库,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〇一〇年七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