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粮物流集团扎兰屯国家粮食储备库
典型经验介绍



  一、企业简介

  中国华粮物流集团扎兰屯国家粮食储备库始建于1985年,位于呼伦贝尔市南端的扎兰屯市南郊,滨洲铁路线及301、111国道贯穿市境,交通便利,属呼伦贝尔市岭东粮食集散地,经营的粮食品种主要有:大豆、玉米、小麦、杂粮等。经过“四期”建设,我库总资产8500多万元,占地面积16.4万平方米,总仓容量12万吨,配有火车散粮发放系统,铁路专用线1000延长米,站台钢罩棚1万平方米,400吨、500吨烘干塔各一座,日收购能力1500吨以上,是呼伦贝尔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粮食中转储备库。上收华粮物流集团以来,我库粮食收储、中转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规范化管理主要做法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仓储管理水平

  1、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确立新的、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

  我库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各项收入进行财务统一核算,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由过去对经营活动的事后反映转变为现在的事前预算、过程控制和事后监督,并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规定要求,不坐支,对各项支出严格按照预算规定进行审批,没有预算的坚决不予列支。支出时分轻重缓急,确立重点,统筹安排,合理支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建立以法人治理机构为核心的关联工作程序和管理体系,对各项投资做出正确的研估,规避风险,不留任何隐患,确保投资效益。

  为增强企业管理透明度,我库认真开展“库务公开”工作,通过会议、板报、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向职工群众公布库内重大决策,让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库务公开”工作是依法落实和保障职工民主权利、加强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企业的有效途径,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

  2、加强粮油仓储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为实现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

  根据《储备粮管理办法》和《中央储备粮油库存管理办法》及“一符、三专、四落实”、“一符四无”的要求,结合我库工作实际,我们制定完善了各库房、各环节、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标准,对全库每个工作岗位制定《岗位工作责任制》,使全库每个员工、每个岗位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工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其次,建立了一套适应我库粮食调入、调出、保管、轮换等工作的规范,即“三级检验、四级检查、五不走”,“三级检验”是指“发粮地初检,入库前复检,入仓前保管员筛检”;“四级检查”是指“粮食保管做到保管员日查,班组周查,职能部门随时查,库级月末联查”;“五不走”是指粮保人员“大风阴雨天气不走、现场作业不走、门窗未关不走、灯具未闭不走、卫生未清不走”,执行“谁入库、谁保管、谁出库、谁负责”的一条龙管理;第三,储粮资料实行档案式管理,对库内仓储粮食保管资料统一进行编制,将全库各仓、囤垛粮食分布及型态以图表形式,汇制成一览表,并规范各种卡片、图表的填写方法,为及时了解粮食保管情况及科学储粮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将所有的业务流程纳入计算机体系,使其更为规范化和程序化,对业务环节的控制更为精确、严密和方便快捷,通过以上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有效提高了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实施科学保粮

  近几年,结合我库实际,积极运用三项科学储粮技术,既机械通风技术、微机检测粮情分析技术及采用复合铝基反光隔热涂料喷刷平房仓仓顶,用茂金丝粮食专用膜和PEF板压盖(粮面)技术。

  1、进一步完善机械通风降温技术

  通风时机掌握不当,会使粮食损耗加大,粮食品质受到影响,同时耗电大、成本高,通风效果也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库根据气候因素施行两次通风,既秋季气温下降时,利用室外10℃左右的气温开始通风降温,把粮温降至13℃左右,第二次通风是在入冬时进行,利用室外0℃左右的气温,实施通风将粮温降至0℃——5℃,这样既达到降低粮温的目的,又节约费用。

  2、粮清测控技术得到广泛运用

  在仓储管理过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我库开发利用三套先进、稳定的粮情测控系统,随时对仓内粮食温度、湿度进行监控,准确掌握储粮情况。

  3、低温密闭实现安全绿色储粮

  我库采用薄膜密封PEF板压盖粮面,用复合铝基反光隔热涂料喷刷仓顶,分仓进行隔热控温储存粮食。通过对1号仓进行隔热密闭处理(实验仓)和8号仓未进行隔热密闭处理(常规仓),经过7个月的粮温比较分析,在夏季气温最高时节,试验仓平均仓温为23℃,平均粮温为14℃,常规仓平均仓温为27℃,平均粮温为19℃。根据数据对比,经过隔热密闭处理的粮食,平均温度明显低于未处理的常规仓粮食温度,效果十分明显。上述技术的应用即可以改变储粮生态环境,抑制虫、霉生长繁殖,延缓粮食陈化,减少化学药剂对储粮的污染,又达到降低成本费用、减轻保化人员劳动强度的目的,实现了安全储粮、绿色储粮。

  (三)加强设施、设备管理,保障仓储工作有序进行

  建立健全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维修、保管制度,对设施、设备的使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设有专人管理、专人巡视,出现故障随时进行维修。在生产淡季对所有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杜绝设施、设备带病作业,保障了仓储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对各类设施、设备、重要器材及零配件分类编号,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指定专人管理。

  (四)提高职工素质,建立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

  健全制度是基础,员工素质是关键。在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中,我库不断结合实际完善工作制度、业务流程,不断强化制度的落实,同时,我们感到,在规范化管理诸要素中,人是生产力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规范化管理的核心就是人的管理,我库结合粮油管理政策性强,业务技能要求高的特点,努力培养一支纪律严明,工作严谨,技能过硬,作风优良的“铁军”。近几年,先后选派82人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业务技术人材培训班,选派年轻有为的人员去大专院校进行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有多人参加全国自学考试,取得大专以上文凭的有46人,中级职称以上的有8人。我库每年还举办业务、技术培训班进行岗位练兵,还在单位内部开展跨岗位、跨专业交流培训,组织专业人员向全体职工介绍本专业知识,安排部分员工轮岗培训锻炼,培养综合人才。在培训学习中,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职工自学、互学尉然成风,所有技术岗位和特殊工种全部达到持证上岗。

  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我库通过规范化管理,不断夯实了企业基础工作,促进了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企业呈现出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变化。我库先后获得“中央储备粮管理先进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代储库示范库”、“呼伦贝尔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呼伦贝尔市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扎兰屯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全国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国家粮食局的要求和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提高企业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努力为粮食仓储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