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江苏省洪泽湖粮食储备直属库有限责任公司典型经验介绍 |
||||||||
江苏省洪泽湖粮食储备直属库有限责任公司,是原江苏洪泽国家粮食储备库,改制后与江苏省粮油商品交易市场合资组建的国有股份制企业。公司始建于2006年8月,占地面积158亩,总仓容为7.63万吨。2007年11月注册挂牌经营,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粮食的收储和省级储备粮存储任务。公司现有职工21人,均为中专以上文化,其中,大专以上文化7人。仓储保管员8人均为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以上职称6人;质检员3人,1人为中级职称,2人为高级以上职称。公司始终以科技运用为手段,以规范管理为目的,以提升素质为宗旨,不断创新思路、强化规范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运行以来,经营效益攀升,2008、2009年,分别实现粮食销售收入9000万元、12000万元,实现利润300多万元、400多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7%、63%,企业资信情况良好,被江苏省农业发展银行评定为AA级信用单位。
一、坚持规范操作,确保“一符四无” (一)严把原粮入库关。在粮食入库时做到三级质量检验,即入库初检关、进仓复检关、平仓综合检验关。检验程序规范、资料齐全,不合格粮杜绝进库入仓。对不同性质和不同质量粮分仓存放,专人保管。 (二)健全帐册。根据储粮规范要求做到仓仓有帐,笔笔入帐。建立“四簿一册”,即粮情检查记录簿、粮食熏蒸记录簿、机械通风作业记录簿、粮食检查记录簿和保管员作业手册。建立健全粮情分析会制度,规定一月两次有主要领导参加的粮情分析会,分析有记录,档案规范齐全。 (三)建立粮情检查制度。粮食入库后,坚持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风雨前后及时查,高温季节重点查,检查有记录,重点有分析、工作有措施,确保在库粮食安全。
(四)对政策性粮食实行专仓存储。对承储的地方储备粮,我们根据地方储备粮管理条例,做到专仓承储、专人保管,专卡记载,专帐结算。及时制定轮换预案,建全轮换台账。 (五)严格粮食检验制度。建立进仓必查,有粮必验,换季普检的检测制度,确保仓储管理始终符合“一符四无”的要求。
二、加强科技运用,提高仓储质量 (一)全面实施储粮三大新技术。即:地上笼通风、环流熏蒸杀虫、粮情远程检测的运用。特别是在地上笼通风运用上,我们根据各仓室的粮情实际情况,因时、因仓、因粮制宜,采取地上笼换季通风调温、收购后通风均温、特殊情况通风降温、高水分粮就仓通风降水等措施,收到较好效果。 (二)实施空调降温保鲜储粮。因我库地处淮河流域,粳稻谷入库时低温阴湿天多,造成稻谷入库水分偏高,过夏容易发热变黄。为保证在库粮品质优良,降低保管成本,我们试验推广空调降温保鲜,根据仓室面积大小确定安装一定数量的空调机,尤其是6、7、8三个月属高温季节,我们根据仓室粮情变化适时开启空调,使仓室温度始终保持在要求范围内,确保粳稻谷保鲜率始终达百分之百。
(三)开展内环流低药量熏蒸杀虫和内环流降温保鲜试验。针对室外环流熏蒸耗工多、耗材多、机械使用周期长,低温仓不便使用,会导致高温气体进入粮仓诱导粮食发热这一情况,自2009年我们采用4个廒间进行单仓内环流低药量试验,在各仓室安装一台0.75KW防爆风机,按要求在粮面下400mm布上带孔的PVC管材,并用PVC管材和地上笼、风机连接,粮面覆盖聚氯乙烯薄膜密封,风机工作使粮堆内部气体流动达到均匀渗透的目的。保证粮食的品质无变化。
三、增强创新意识、规范企业管理 (一)抓制度管理。共修订四大类、四十一项、二百一十二条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粮食安全责任制度、粮食出入库制度、粮食检查制度、粮食品质检化验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
(三)抓开明管理。主要做法是:对公司的所有岗位、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奖惩措施全部公布上墙,对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各人出现违背制度的现象全部公布在开明管理栏,分析主要原因、造成的后果和损失、产生的影响等,促进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员工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效果,营造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团结拼搏、永不满足的企业氛围。 (四)抓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上我们主要采取的是量化考核、细化核算的方法,进行了单仓耗电、单仓耗材、单仓耗工和单仓损耗的核算。 (五)抓储粮管理。在储粮管理中,严格按照省示范粮库要求进行规范,在现场管理上要求做到‘三净’一平,仓室粮形整齐、粮面平整、门窗仓壁无灰尘,在软件要求上建立一卡三簿,即仓卡、通风记录簿、环流熏蒸及虫害防治记录簿和粮情检查记录簿,在制度上要求是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风雨前后及时查,高温季节重点查,检查有记录、有分析。在仓储管理工作中严格对照省示范粮库建设的要求进行规范。
(六)抓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强化成本核算,建立健全财务帐册,规范费用的审批程序,严格执行经手人、批准人、审核人签字后再报销,杜绝不合理费用产生,实行物资集中采购,价格、质量公开招标。力求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