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已陆续展开夏粮收购工作

2009年07月21日


  6月中旬全省小麦收购工作会之后,各市粮食部门高度重视,分别召开了小麦收购动员会,并开展调查摸底、腾仓并库、准备器材、筹措资金、培训人员等准备工作。截止6月30日,运城、临汾、晋城三个市共收购2009年新产小麦11605万斤(其中国有企业收购8039万斤),比去年同期8616.2万斤多收2988.8万斤。分市情况为:运城9500万斤,临汾1990万斤,晋城泽州115万斤。收购价格(中等质量标准)运城白麦0.94-0.96元/斤;临汾白麦0.90-0.96元/斤;晋城混合麦0.94-0.98元/斤。

  从总体情况看,今年我省的小麦收购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工作扎实,准备充分。永济市粮食局4月份起就开始腾仓并库,为12个粮站安装了电子磅,并对各站保管员进行了培训。5月下旬与农发行协调,12个站有6个取得贷款资格,先后筹集收购资金5300余万元,基本满足了收购业务需求。闻喜县也积极加强和农发行沟通,12个站有5个取得贷款资格,并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确保小麦收购顺利进行。

  二是收购组织工作严密有序。各县(市)都出台了夏粮收购规定和要求,明确了不限收,不拒收,不准打白条,不准压级压价,不准收人情粮等。价格质量信息全部上墙,公开透明,让群众监督。

  三是今年夏粮减产,粮食收购存在一定难度。各县(市)粮食局首先充分发挥粮食经纪人的作用,出台激励政策。其次鼓励粮站职工改变坐等收粮作风,进村入户收粮,多购多得。

  四是各县(市)组织粮食稽查队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针对外省今年有大量出芽麦可能流入我省的情况,加强了对外来粮源的检查力度,严把质量关,防患于未然。

  五是积极提供优质服务,确保粮食质量。由于小麦受灾,严重影响小麦质量,农民出售的粮食基本都在国标3级左右,加上杂质大,影响安全储存。针对这种情况,各粮站准备了场院和清理设备,帮助农民免费卸车、免费晾晒、清杂,并准备了开水、休息场所等服务设施,简化交粮和结算手续,既提供了便民服务,又确保了入库粮食质量。

  目前,夏粮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粮食购销企业 “收粮难”。由于灾情影响,商品率下降,农民可销售的余粮不多,粮食购销企业“收粮难”问题比较突出。二是收粮贷款落实困难。三是部分基层粮站仓储设施薄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