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粮食局长会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粮食局先进事迹



  2008年5月12 日下午2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瞬间将美丽的北川县城夷为平地。县粮食局也在此次地震灾害中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全县粮食系统的所有办公、仓储、供应设施设备顷刻间成为废墟,在职职工7人中3人遇难,4人受伤,下属企业粮油供应站2人遇难,2人受伤,所有公私财务物毁于一旦。但是粮食局全体幸存职工没有被灾难吓倒,没有被失去亲人、家园的痛苦击倒。在抗震救灾的第一时间,挺起了不屈的脊梁,积极参与救援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千方百计组织救灾粮油,严格粮油管理、分配和发放,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物资后勤保障,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北川粮食系统的崭新形象。

  一、冒死参与救援行动

  地震灾害袭来时,粮食局幸存的职工首先想到的是他人,是集体,想到的是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尽量多救伤员。他们冒着余震不断,瓦砾四溅,房屋垮塌的危险,冒死参加人员救援行动。他们用手挖,肩扛,用身体作支持,不惜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同时间赛跑,同死神搏弈,硬是从瓦砾和废墟中抢救出了数名被掩埋和受伤人员。副局长寇华正在白坭乡检查工作,意识到发生了地震后,他首先组织办公人员有序地撤退,他最后一个撤离,尔后,他又分别在白坭乡政府大院、学校、场镇成功组织受灾群众 400多人转移到安全地带,亲自组织参与抢救出被掩埋的6岁小女孩,而他已快累虚脱了;提前到办公室加班的魏永虎、唐俊田二人在地震发生时高呼地震了,大家快到空旷地带躲避,并在震后冒着生命危险立即对幸存人员展开搜寻,与其他人员一道对幸存人员和伤员实施救援,而他们自己的亲人却杳无音信。局机关临聘驾驶员袁志平当地震袭来时正准备出门上班,他立即抱上尚在襁褓之中的女儿,挽上年迈的丈母娘,快速撤到安全地带,同时,将正在大声啼哭的女儿交给丈母娘后,没有去寻找自己的爱妻,而是迅速参与救援队伍中去,积极开展幸存人员救援工作。

  二、不辞艰辛保粮油供应

  “5.12”地震发生后,北川出现了大批灾民和救援队伍志愿者。全县14.2万灾民和近3万救援人员的生活成为了头等大事,是抗震救灾工作的关键。粮食局在办公、仓储、供应网点全部被毁,人员遇难近半的情况下,一边积极参与救援工作,一边积极组织粮油调运,确保灾民供应。他们生活、办公、住宿均在低矮、潮湿、凹凸不平的帐篷内,中午时帐篷内最高温度达46℃以上,没有办公条件和设施,他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当粮油运到时,还要亲自卸货,当搬运工,最多时一天要接受400多吨物资,工作近20个小时,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啃块饼干或方便面,困了靠在货物上打个盹,粮油来了接着又干,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每天都很难干透,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他们共调运粮油6600余吨,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充足的物资后勤保障。  

  三、不畏艰险搞供应网点建设

  粮食局在搞好救灾粮油供应的同时,未雨绸缪,积极开展供应网点建设,以确保汛期道路中断关内灾民能吃上救灾粮油。2008年5月12日地震灾害发生至今,该局已派职工三次绕行平武—松潘—茂县行程3000余公里,深入到墩上、禹里等乡镇,查看救灾粮油发放情况,筹建粮油储存仓库,目前已建成坝底、陈家坝、桂溪、香泉、擂鼓等5个粮油仓库,总库容可达 1800吨。同时该局还挤出资金编印救灾粮油管理宣传资料3万余份,为确保汛期灾区粮油供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抗震救灾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资基础,是灾民安置的关键,粮足则(灾)民安,粮食局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积极参与人员救援工作,全力保障灾区粮油供应,用鲜血和汗水诠释了党性、职责和义务,重新塑造了北川粮食局崭新的形象。  


关闭